第一节 地带性
在第一章中,我们讨论过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形成了地球上的温度带。在第二章中我们知道,太阳辐射不仅给地球表层输送来热量,而且引起了大气的环流运动,大气环流引起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使得地球上不同地方得到不同的水汽,保持不同的气温,形成不同的气候。
3.1.l 纬度带系统(多种来源)
以太阳辐射为动力,气候过程、水文过程导致了地球上形成平行或近平行纬度的景观分异,这图种现象就是纬度地带性。
仅考虑太阳辐射的地球纬度地带如图 3.1.1 所示,它是地球上的基本地带。实际上由于气候过程的复杂性及地形的影响,纬度带是变形的,每个气候带也并不严格地限定在图中标定的范围内。例如,“亚热带”往往可向极地或赤道方向扩展几个纬度,并且“避开”高原地区。关于各带划分的标准, 各国科学家常有差异。高纬度国家的学者,与我国学者相比,往往把亚热带、温带(中纬度带)的位置定得较北。表 3.1.1 是地球上的气候分带与类型。尽管辐射决定了气候带沿纬度的基本分异,但是气候过程不仅取决于辐射, 而且与地貌、水文的过程与分布有关,是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低纬和高纬地区纬度地带性较明显,如图 3.1.2、3.1.10 所示非洲植被产量分布图。高纬的冰原地带、泰加林地带和低纬的热带雨林地带、萨王纳地带都表现出大致沿纬线横跨大陆的特点。在中纬度,气候景观受海陆分布、地质地貌影响较大,地带不能横跨整个大陆,且与纬线相偏离,但纬度地带性仍然是基本特征,在纬度地带内形成地带段。在中纬度大陆东岸,植被景观地带段从南到北依次为亚热带雨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在大陆西岸依次为地中海常绿硬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在大陆内部则表现为以大陆干旱区为中心的马蹄形分布,由内向外为荒漠—半荒漠地带段、温带草原地带段和森林草原地带段。
图 3.1.2 非洲植被产量分布(据 H.A.叶菲芙娃, 1977)(单位:公担/公顷) 气候、植被景观具有纬度地带性,作为气候与植被形成的土壤也具有纬
度地带性,图 3.1.3 是全球土壤地带分布模式。
图 3.l.3 欧亚土壤地带性分布(据马溶之, 1957) 图 3.1.4 世界农作系统(据 B.Knapp,1986)
由于人群圈是与地球表层其它圈层相互作用的,所以人类活动的分布特点也受到纬度地带性的调控。例如人口分布,以中纬度地区人口密度最大, 因为这一地带不象热带那样疾病类型多,又较高纬度有更好的农业生产资源,最为适合生产力水平低下时期的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从而形成人口分布的历史性局面。其它人文现象,也有纬度地带性的特点。图 3.1.4 是世界
农作系统的分布,我们可以发现它基本上受纬度地带性的调控。图 3.1.5 是世界主要农作物的纬
度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在人文因素共同作用下,农作物的分布不能不受到纬度地带性的调控。
图 3.1.5 世界主要作物的纬度分布(据 P.Sarre,1991)
地球的黄赤交角变化,或者全球气候系统的演化,可引起地带位置的变化。在第四纪时期,尽管全球的气候变化引起地带位置的变化,但纬度地带性仍然存在。在第四纪冰期,每次大陆冰盖扩张的范围控制在一定的纬度范围,植被景观带的变化也基本上沿经向迁移。远古地质时期的植被等记录, 表现了明显的偏离现代纬度地带特点。板块学说认为,这正是大陆飘移、板块运动的证据。
图 3.1.6v.v.道库恰耶夫
纬度地带性,也被称作水平地带性或地带性,最初由近代地理学奠基人德国人洪堡提出,1893 年,俄国学者道库恰耶夫总结了俄国的土壤地带分异,最终完成了纬度地带性学说。同时,道库恰耶夫还发展了垂直地带性学说。所谓垂直地带性,描述的是山地或高原地区,随高度的增加,景观结构也发生地带性变化,并且(俄国,1846—1903)在一定程度上重现纬度地带序列。在山体底部地下水位适中的平原地,一般出现相应的水平地带景观结构, 称为它的基带。基带以上,随辐射平衡的变化和水分的分异,则出现类似于从低纬景观向高纬景观过渡的现象。图 3.1.7 是乌拉尔山脉西坡垂直地带性略图。
图 3.1.7 乌拉尔山脉西坡垂直地带性略图
1.秃山; 2.高山冻土带; 3.高山桦林和草甸; 4.高山森林冻土带和疏林;
5.高山暗针叶泰加林;6.高山亮针叶泰加林,7.高山亚泰加林;8.高山阔叶 林;9.高山森林草原;10.冻土带;11.森林冻土带;12.北泰加林带;13.中 部和南部泰加林带;14.亚泰加林;15.森林草原;16.草原(取自伊萨钦科, 1971)
垂直地带性虽然与纬度地带性有一定的对应性,但二者有显著差异。首先,山地的温度梯度约为—0.6℃/100m,这个值相当于纬度梯度的 1000 倍, 因此每一地区的垂直地带性不可能有纬度地带性丰富。再者,每个山体或高原总是位于一定的纬度,所以它的基带不可能总是从纬度带的热带雨林景观开始。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山地的屏障作用,气流发生上升,在迎风坡的一定高度,降水达到最大;在背风坡与封闭盆地内,形成了干旱的环境,出现了不同于迎风坡的以干旱为特征的垂直地带分异。在有些山间盆地,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可能出现带谱倒置的现象。事实上每一纬度地带、每一大的地貌类型区内,都有自己特定的垂直地带类型即带谱,其特点是有一定的带数
和特定的变化序列,图 3.1.8 是中国山地植被的垂直带谱。
除了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外,人们还发现从沿海向内陆,地理景观特征呈带状分布。例如,阔叶林带等地带性植被群落,仅发生于湿润的大陆东岸,而在大陆腹地出现草原和荒漠景观。在许多地方,尤其是中纬度地区, 景观序列的更替表现出近于平行经线方向。这种现象称作经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的起因在于大气环流对水汽输送的沿程分异。在迎风海岸,离海越远, 气流中水汽愈少,降水愈少,气候趋于干旱;在背风海岸,呈现相反序列。总之,景观呈现随经度的序列变化。图 3.1.8 是美洲大陆西岸自然植被类型的变化,它显示出经度地带性规律。值得一提的是,经度地带性很不规则, 受大地地貌结构(地文省)的影响很大,例如我国东北—西南向的地貌台阶与我国气候类型区关系很大,成为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分界地带,这种现象还带来了人文景观的分异,中国人口的重要分界线——胡焕庸线,基本上平行于地质地貌界线,这可解释作环境的极大差异,引起了该线两侧农业生产潜力的巨大差异,进而引起人口和民族生活方式的分异。经度地带性这种因海陆分布及大气环流原因引起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有并不平行于经度线的,因此有的学者主张称其为非地带性或干湿度地带性。为对称起见,称这种由于大气环流引起的、以水分分异为直接形式、并在世界上大多地区近平行于经线的分异为经度地带性。尽管它有时不是垂直经向的,如南亚季风引起的分异。
多数学者将非地带性用于专指经度地带规律以外的主要由大地地貌(地文省)引起的大尺
图 3.1.11 平亢地与非平亢地(据 W.M.Marsh,1981,略有修改)
度地域分异。如图 3.1.9 中澳大利亚的环境分异表现了典型的非地带性。大地貌结构作为下垫面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形,产生了非地带性。这种地带性现象形态更为复杂化。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地貌结构引起的非地带性, 可以解释作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高度地带性的复合物。青藏高原总体上看具有非地带性分异特点,然而它的年均温从南向北降低,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垂直方向依海拔变化,非地带性在三个方向上被分解(郑度, 1979)。图 3.1.9 的非地带性,实际上可分解为纬度地带性与经度地带性。
图 3.1.10 是全球植被群落的分异,你可以从中体会到每种分布都受到几种地
带性规律的作用。图 2.1.10 的气候类型分布,将有助于解释地带性分异。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几种地带性因子都不同程度地起作用。
地理现象的地带性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其起因是地理过程,但地理过程的作用是复杂的和递阶的,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异和受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形成的大气环流是地带性分异的首要因子。
值得注意的是,地带性规律是统计性规律。自然地理学约定平亢地上发育的土壤植被景观,可作为一个自然地带的标志性土壤植被景观。所谓平亢地是指那些地面高而平坦,排水良好,没有强烈侵蚀与强烈堆积,地下水距地表较深,不影响土壤发育,土壤颗粒粗细适中的地域。在平亢地上发育的
土壤植被是“显域”的。在自然带中,由于地貌、岩性差异或地下水深等影响而造成的与平亢地不同的土壤植被,称为“隐域”景观,这样的地貌部位称隐域部位。有人进而提出地带性规律包括隐域性。可以认为,地域中与基本统计特征有明显偏离的景观为隐域景观。隐域性不属于地带性现象,而属于下节将讨论的更一般的地域分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