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的意义
- 经济增长与发展
区域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增长,它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区域生产,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在严格的意义上,一些经济学家把发展概括为几个基本方面:收入持续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化、资本积累、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和扩大、需求结构的变化、制度结构的变革和人们价值观的改变。
经济发展首先是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在作为经济学主流派的凯恩斯经济学中,首先对资本给予了高度重视。凯恩斯在 30 年代出版的著作中就论述了投资、储蓄和国民收入决定的关系,之后他的追随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导出了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于储蓄率除以资本投入的增长方程,被称之为哈罗德-多马模型:
△Y=△I/S(6.1.1)式中 Y 和 I 分别表示产出或收入和储蓄投资,其实, 除了储蓄外,还可以吸收其它资本,储蓄的分配和有效利用也是一个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资本积累,增长则难以实现,所以它是 增长的必要条件。
现代经济增长分析表明,除资本投入的增加因素外,增长还取决于劳动、技术进步等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这时产出与投入间的关系可用柯布-道格拉斯
(Cobb-Douglas)生产函数表示: Y=AKaLβ
α+β=1( 6.1.2)式中 Y 代表产出量,K 和 L 分别为资本和劳动投入量,A 代表一定的技术状况,这时为正常数,α,β为小于 1 的正数,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实际上,技术条件总是发生变化的,对于时间 t 是连续的情况,t 时期的技术水平 At 可表示成:
At=A0ert (6.1. 3)
r 是技术进步率,假定为不变的,则生产函数为:
Y=A0ertKaLβ (6.1.4)
对上式求全微分即可得出:
dY = α dK + β dL + rdt
(6.1.5)
Y K L
这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率 dY/Y 由三个因素组成;( 1)资本增长率 dK/K;(2)劳动增长率 dL/L;(3)技术进步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从美国的实例中清楚地看出。美国 1909-1949 年的四十年间,私营非农业企业产值增长 216%,其中劳动投入增长 54%, 资本投入增长 102%,而技术进步增长率达 146%,其在产值增长中的贡献占68%。更有甚者,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技术进步的作用高达 90%。
技术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除了使土地和资本等物质生产要素的质量发生改变之外,还特别地增进了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质量,使劳动者的工作技能、技术水平、熟练程度不断地得到提高,如果把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支出视为一种投资的话,那么由此形成的具有一定工作技能、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劳动力,就是一种资本,一种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最耐用的资本,舒尔兹称之为人力资本。一些南美国家只重视物质资本投入,而人力资本短缺造成了其过高估计的经济发展能力难以实现。相反,亚洲的韩国、菲律宾和我国台湾地区,大力投资教育,形成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相对优势。
增长中存在着两种重要的增长概念,一种是均衡增长,即每一个时期的产量增量,恰好等于该时期的生产能力产量增量。另一种是同步增长,即保持产量增量与消费增量的同步发展。均衡增长的目的是保持生产的持续发展,而同步增长的目的在于保持市场供需平衡,不至于生产过剩而引起经济危机。保持同步、均衡增长通常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增长,众多的学者发现了经济增长存在周期性现象。现代经济学把经济周期理解为两种类型,一是古典的,生产水平存在周期性波动;二是增长的,经济增长速度存在周期性波动。1949—1970 年资本主义国家共经历了四次古典周期,七次增长周期。增长周期比古典周期更为常见。发展的意义就是要把握经济周期赐予的机会,使区域在经济的上升半周期上有迅速的提高,并能抗拒经济衰退可能带来的冲击。关于经济增长的详尽理论可参阅有关的宏观经济学著作。
较早研究经济(区域)发展问题的是美国人罗斯托(W.Rostow),他主要以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为依据,吸收历史学派的观点,将人类社会
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前准备阶段,“起飞”阶段,趋于成熟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其中的核心是“起飞”。罗斯托的“起飞”是指在工业化初期较短的时间内(20—30 年)实现基本经济和生产方法上的根本转变,突破不发达经济的“恶性贫困循环”困境和停滞状态。实现“起飞”,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二是必须建立主导产业部门,这个产业发展快,又能带动其它产业,形成主导产业部门的综合体系。
另一个开创性的发展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提出的两部门模型。刘易斯认为,由于不发达经济是依赖建立在土地等非再生性资源基础上的传统农业,因而持续增加的人口趋势必对其经济形成不可逆转的巨大压力,造成整个经济收益的递减趋势。因此,贫困乃在于不发达经济内部劳动力相对于土地等资源的过剩,部分的劳动力处于隐蔽失业或不充分就业状态。与此不同,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现代经济,大量使用的是诸如厂房、设备等可更新资源,其规模随资本积累而扩大的速度可以远远超过人口增长。因此,经济发展就是要扩大现代经济部门,实现经济活动由农业到工业、人口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即工业化过程。
经济发展过程的结构变化还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规律演替。通常经济学家将经济活动分为三个产业部门。第一产业是对自然界存在的劳动对象进行收集和初步加工的部门,如农业、牧业、狩猎、渔业、井业和矿业;第二产业是对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进行加工的部门,又称制造业;第三产业是为前两个产业部门提供生活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的部门。克拉克(C.G.Clark)整理了若干国家按年代顺序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间转移的资料后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胡兆量在分析 1970 年世界各国就业类型后,将此进一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六种类型。若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以 P、S、T( Primqry、Secondary 、Tertiaryindustry)代表,则
第一阶段,P 占首位
-
P>T>S 如印度、埃及
-
P>S>T 如伊朗、保加利亚。第二阶段,S 占首位。
-
S>P>T 如波兰
-
S>T>P 如捷克第三阶段,T 占首位
-
T>P>S 如古巴
-
T>S>P 如美国、日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