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空间过程
人口不仅有年龄分布,还有其空间分布。地理学中,为了描述人口的空间分布,常用劳伦兹曲线表示。如图 2.6.3,以累计人口数为纵坐标,以累计面积数为横坐标,以人口密度为序排列面积单元,则可以作出一种劳伦兹曲线。在人口均匀分布时,劳伦兹曲线与 x 轴呈 45 度曲线;当人口分布不均匀程度越大时,劳伦兹曲线对直线 y=x 的偏离越大。在 x-y 空间(0,0)
—(1,1)范围内,常用曲线与 y=x 所包的面积作为人口分布不均匀性的指标。
图 2.6.3 胶东地区人口分布的劳伦兹曲线(据丁金宏,1989)
人口的另一重要过程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人口持续一定时间的空间位移。不能把人口“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空间位移看作迁移,迁移常与居住地移动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居住地的移动还必须超出一定的地理范围,在一层居民楼内,从一楼搬到二楼,或者在一片住宅区内,从甲楼搬到
乙楼,也无迁移意义。当人口离开原定居时间超过一年或者与当地社会发生户籍、固定工作与居住等联系时,一般才被作为迁移看待。季节性的寻找工作,一般称为人口流动。当然二者的区别是很难严格标定的。
产生人口迁移的力来自两个方面,一种是迁出地的推力,这种推力常表现为资源压力,如人口密度、土地承载力、就业职位压力等。另一种是迁入地的拉力,高收入、就业机会、亲友关系等都可能成为拉力。人口迁移“推- 拉机制”已被普遍地接受,并发展了若干模型,这些模型实际上就是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在这里,推资源因子和拉资源因子替代了上节公式中的“供给”、“需求”的位置,如
Mij = Ai Bj exp(−βDij )
(2.6.4)
式中 Mij 为从 i 地方到 j 地方的迁移流,Ai,Bj 分别为推因子和拉因子, Dij 为距离,β为阻尼因子。
图 2.6.4 人口迁移模式(据 H.Sergeant 修改)
实际上人口迁移是非常复杂的,因此人们提出了所谓“迁移法则”,如:
①大多数人的迁移距离仅局限于短途内。例如从郊区迁移到附近的城市,农村人口婚嫁迁移。
②迁移呈阶段性。一群人离开某个地区,留下一定大小的空间,其后便为另一群人的移入而填补。因此,迁移是以“波”的形式发生的,并形成一个逐步迁移链。
③在发生长距离迁移的情况下,目的地往往会发展成为大城市地区,而紧靠移民产生地的小城市却不为移民所理睬。例如,50 年代我国苏北的农民并不把靠近他们自己的盐城作为迁移目标,而长途跋涉迁移到上海。目前上海城市居民中有很大一部分产业工人来自苏北。
④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易发生远距离迁移,因城市居民对远离他们的地方和环境得到的信息更多。但总的讲,农村居民迁移率高于城市居民。
⑤主要迁移方向是从农村向工商业中心(城市)。
⑥迁移方向带有地方性倾向。例如解放前河北人“闯关东”,广东、福建人“下南洋”。
⑦迁移倾向和迁移方向与社会状况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国际迁移。
⑧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⑨每次迁移都可能引起对流,迁入人口多的地方,往往迁出人口也多。
⑩一般来讲,国内迁移率女性高于男性,国际迁移则相反。
(11)随着工商业发展和交通改进,迁移强度也不断增长,并且流动性迁移的成分在增加。
图 2.6.5 人口迁移的年龄剖面(据多种来源资料综合。实线代表西方,虚线代表中国)
人口迁移与年龄有很大关系,迁移者主要是成年人。图 2.6.5 是迁移率的年龄剖面,其中第一个峰是孩子随父母的被动迁移,第二个峰是青年人外出谋职和婚嫁形成的 迁移高峰,第三个峰是退休人口返乡或向适宜休养地的迁移。在我国由于婚后夫妻不易外出谋职,老年人不愿放弃城市户口,基本上不出现第一、第三个峰。由于我国农村事实上存在的早婚现象,曲线上升
的转变点比国外略早。
图 2.6.6 人口迁移、转化模式(据Wilcon , 1978 ,并据王铮、丁金宏, 1992 修改)
人口迁移的必然后果是人口在城市地区的集聚,集聚的人口不可能再以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下去,于是发生人口的转化:非农化。其实很多人迁移的原因是向往城市的工资收入与生活。非农化使人口发生质变转移,从而改变了对资源的依赖性,改变了它的环境行为,使人口的地理性质发生变化。显然,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作人口的城市化。人口的城市化使人口迁移具有关于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图 2.6.6 是关于人口空间迁移与转化的模式,是对人口的迁移转化过程的一种说明。人口集聚带来了区域的城市化,引起复杂的 PRED 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不断地加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