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平衡模式
非平衡模式是源自西方的一种区域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对大区的一定区域或城市进行重点投资或实施优惠政策,这个区域会超前发展。中心区域的发展将迅速增强区域的经济实力,同时由于中心区域的激烈竞争和资源限制,必然有一些资金和熟练劳动力闲置起来,它们为了“生存”,必然“滴漏”到原来落后的邻区,宏观上形成扩散效应,与扩散同时进行但方向相反的过程是大量就业人口和产业涌入中心区域使得土地资源紧缺,从而必然地促进其空间扩张。非均衡模式的地理学基础是本章所述的“中心—腹地” 结构。
非均衡结构中的中心,一般被认为具有五个特点从而使它可能引发区域增长:(1)从事骨干性生产、贸易活动,这种活动能推进区域技术和结构专业化基础上的持续发展即形成空间特化的区域经济系统;(2)能将区域各主要产业联系成为互补互惠的交换体系;(3)在全局空间经济中处于有利的区位并可引发区域集聚;(4)本身起推动作用的主要产业和与之联系的产业可能出现足够的增长;(5)生产要素可向中心流动并且由于空间竞争等,会出
现向中心外的“滴漏”(trickle down)和中心扩展(spread)。根据近年来的发展,非均衡模式有三种亚型:
一、增长极模式
这是由法国经济学家 F.帕鲁于 1950 年提出的一种经济增长理论。增长极的最初含义是指围绕某个或若干个推进型工业而组成的工业群体,它们构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极核。推进型工业具有规模大、增长快,与其它工业投入
—产出联系广泛而密切,创新能力强,可诱导和带动其它工业发展,能产生极化和扩散效应等特点。
1966 年,法国学者保德维尔将这一理论加以空间化,提出了都市—工业增长极战略,并由此衍生出中心城市作为增长极的概念。
增长极理论强调以中心城市为极核,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帕鲁认为, 在同一时间内,增长并不是在各地都会出现,而是以不同强度发生于一定的点或极上,并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应当努力加强位于落后地区的这些“焦点”,以启动经济的自增长过程,由不平衡增长带动区域的平衡发展。
二、点轴模式
点轴模式是对增长极理论的一种发展,最初由陆大道(1988)提出。这一模式认为,经济增长除需要中心城市来推动外,还需要有增长轴或增长“脊”作为骨架。
区域经济增长轴一般是交通干线、通航河流或海岸线。以我国为例,就全国范围来看,学者们提出的增长轴有:(1)沿海岸线;(2)京广线;(3) 京沪线及京杭运河线;(4)哈大线;(5)长江干流;(6)陇海线;(7) 宝成—成昆线;(8)黄河线等等。南北向轴较多,东西向轴线少而长。从地方区域来看,一个区域能具备一二轴线已经很好,一些没有铁路、大河、海港海岸的区域,苦于缺少增长轴,往往发展较慢,比如江苏北部淮阴、盐城地区。
点轴模式中的点一般是轴上的区位优势点,特别是轴线交叉点,例如上海是海岸、长江、铁路及国道公路的交会点,区位优势无与伦比,已成为全国乃至东亚的经济中心之一。增长轴开发到一定程度后可引致横向扩展,形成“增长带”或产业带。
三、对称型非均衡模式
一般的非均衡模式隐含了人口自由扩散的假设,在类似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出于多种原因,人口扩散受到了限制。技术的传播不是靠熟练工人的迁移,而主要是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派出工人进行培训,培训的工人一般只能达到半熟练水平。同时因为资金有限,基本上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控制,地区保护主义及中国众多人口形成的就业队伍迫使地方政府尽可能投资于本地来解决就业问题,因此,资金的原始积累不是市场导向的,在发展过程中也没有资金的有效扩散。这种基本条件,将会使区域间经济差异加大, 出现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针对这种情况,王铮(1989)提出所谓“对称型的非均衡模式”,而称正常非均衡模式为非对称的。
对称型非均衡模式的要点在于对全国工业支柱区或经济发达地区重点投资,实行优惠政策,对落后的腹地选择若干重点地区建立次级发展中心。在时序上,进行增长极地区和腹地(或滞区)的交替重点扶植。关于滞区的次极选择,应为资源基地和交通枢纽。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其产业发展
的资源条件基本上只能依赖国内,加快滞区的资源开发,有利于向发达地区提供必需的资源,使增长极得到资源上的集中优惠,同时使滞区(或腹地) 的有利条件能够吸引发达地区的资金促进本地区的资金积累,从而使得自身也得到发展。如果不对滞区实行阶段性的优惠和扶植,可能最终开发不出增长极(轴)地区所需资源,出现资源涨价,进而引发产品涨价,涨价的产品又使资源区购买高价生产设备而进一步唤起资源涨价,如此出现“轮番涨价”,影响全局经济稳定、协调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