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体系的一般性质

城镇体系是以若干城镇作为主要组成要素的地理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不同规模等级、职能分工明确、相互联系紧密、空间分布有序的

城镇群体。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系统,城镇体系具有明显的特点:

首先,城镇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区域范畴。城镇是区域的缩影,城镇体系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区域的资源、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及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布局状况,并作为经济区的一个基本骨架,构成某一等级的经济区结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镇体系,其范围相当于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或腹地,我们把这一范围又称为城市经济区。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体系构成 了

(经济)区域。城镇体系的地域完整性并不是说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每个城镇和整个城镇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存在和发展,所以,它是一个开放系统。

其次,城镇体系具有明确的递阶结构。城镇体系的递阶反映在城镇的规模和职能两个方面。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城镇体系中,不同规模的城镇总是按一定的规模分布组合,其规模等级的高低与城镇的数量具有一定的关系;同样,城镇职能等级的差异,也决定着其影响范围和作用的大小,例如首都、省会城市和地方中心城市,虽然都是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政治中心”,但职能层次相差甚远。

城镇体系间也具有多种层次,级别较低的城镇体系总是包含在高一级的体系之中,例如,济宁市域城镇体系是山东省城镇体系的一部分,而后者又从属于全国的城镇体系。在 5.3.2 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城镇体系的递阶性质。

最后,有地理学意义的是,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具有有序性。作为一个地理系统,城镇体系的各要素必然要分布于一定的地理区位,在人们经济行为的导引下,并受城镇间联系的重要影响,由不同类型区位构成的城镇空间地域结构总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具体地说,城镇的空间分布受人口、工业、交通运输、科技文化、商业金融和信息等生产力要素分布的制约,而后者又取决于资源、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等,这些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连续性和不均匀性,形成了城镇网络的基本构架。一般而言,位置适中的交通枢纽区位往往成为城市的生长点,而城镇间职能分工和腹地的非重叠性,使之在空间上既要便于联系又要保持一定距离。例如在资源和人口比较均一的地区, 往往形成中心地结构,而在有主要交通干线或河流的地区,地域结构变得复杂化,形成沿交通线集中分布的形式,呈点轴结构。

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格局对区域具有重要意义,它对区域的结构及其演化起着主导作用。它导致了区域的空间范围和复杂结构。

城镇体系产生于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中,作为主要社会经济活动交聚点的城镇,则成为这一区域的主宰,特别是处于最高等级的中心城市,不仅具有政治、科技、文化等多种职能,也是这一区域内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场所,通过经常性的直接和间接联系,对这一区域的其它城镇和乡村经济活动起到组织和领导作用,我们把这一空间范围称为中心城市的腹地(hinterland)或城市经济区。因此,可以说城镇体系的空间范围相当于同等级别的城市经济区。

由于中心城市具有多种职能,必然与其腹地间发生多方面的联系,有经济的,社会的,也有科技、文化和信息方面的,又可以分为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动,原料、产品及资金的流通等。每个中心城市的这些联系在空间上可以延伸很远,它的一些产品甚至销往全国,乃至其它国家,但这并不是该市的腹地范围,在上述各种联系的综合叠加形成的复合联系中,只有其作用占主导的地域才是中心城市的腹地。

决定城市腹地大小的因素主要有:(1)中心城市经济活动能力。一般来说,城市经济实力愈大,其直接影响并起主导作用的区域也愈大。城市经济能力不仅表现为社会总产值或国民收入,更集中地表现为对市场的影响,经济技术水平和对区域的投资能力等;(2)空间距离。中心城市的影响作用也随距离衰减,这不但是因为运行路程加长和城乡联系代价的提高,而且由于可达性降低,时间拖长等,使城市与周围区域之间的物质流和信息流等联系明显减少;(3)中心间的竞争。当两个以上城市对毗邻地区同时产生影响时,同级城市间各自形成其势力范围,由于经济联系的共享,限制了各中心在相对方向上的推进。如在京津之间,北京腹地至今向东未能延伸至渤海之滨, 天津向西的影响也难以越过廊房市。城市腹地与城市等级一样,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低级别城市的腹地,可以包含在高一级城市的腹地之中。北京与天津位于同一层次,所以地域竞争表现出稳定的结构。在第三章图 3.2.3 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层次城市之间腹地复合的理论解说。

在现实世界,城镇体系的空间范围或中心城市腹地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既有现实的和历史的社会经济联系状况,也有交通网络的格局和运输联系的合理性,甚至行政区域的界线也影响到这个范围。在实际工作时,首先通过调查分析周围地区与中心城市相互联系的强度,按照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影响的主导作用范围,即可划定这一地域单元。

必须强调,城镇体系是一个动态系统,受区域经济发展和其它原因(如城市、政治、瘟疫)的影响,城镇体系的空间范围、等级规模、内部递阶结构都可能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会引起区域的变化,改变区域的空间分布、职能,尤其是经济职能。城镇体系的演化,主导着区域的演化,区域的其它结构演化,也必然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化。

城镇体系的形成,象城镇本身一样是历史过程的产物,最初城市“种子” 由某种原因聚集而成,此后区域的经济活动、军事活动等引导着城镇体系的发展。城镇体系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这是区域历史继承性的一种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