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演化

不同的地貌过程作用于地表,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地面的坡面形态,图

2.3.10 是坡面形态示意,图中的各种坡面认为满足某现象学公式: h=H0[1-(l/L)(1-m+n)/n](3)

式中 H0 是原始坡顶顶面高度,L 是横向坡长,l 是归一化特征量,m,n 取不同值时,表征出不同地貌过程产生的坡面。 Kirkby 认为, m=0, n= 1 时,表征土层蠕动所产生的坡面; m=0,n=1.0-2.0 时,为雨滴溅蚀产生的坡面;m=1.3-1.7,n=1.3-2.0,为土壤侵蚀坡面;m=2.0-3.0,n

=2.0-3.0,为河流纵剖面。

图 2.3.10 Kirkby 的特征坡度形式剖面(据 Kirkby,1970)

雨蚀,坡面漫流是造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当坡度小于 25 度左右时,土壤侵蚀量与降水强度、漫流量、坡度、坡长的不同次方的积量成正比。图中的坡面是理想的,实际上坡面又可以分为若干段,这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地貌学中坡面是一个抽象形态,并不专指山坡坡面,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在本书第四章中的坡地系统中,坡面限于指山地、丘陵和隆起地形的坡。

图 2.3.11 地貌演化过程中坡面变化(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

(A)戴维斯学说(B)彭克学说a.幼年期 b.壮年期 c.老年期

坡面的演化在地球表层的演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试想一隆起的山体, 它的坡面不断地发生侵蚀,泥沙被搬运到坡面下部或坡脚堆积,在这个过程中,地形就不断地夷平。坡面夷平趋向的极限面就是所谓的侵蚀基准面。大陆相对海洋来说也是隆起面,因此从总的趋势上讲,大陆侵蚀、海洋沉积, 海平面是全球性的侵蚀基准面。局部地区、山体、丘陵的侵蚀夷平作用,相对于局部干流河面、湖面等具有自己局部的侵蚀基准面。地貌的总体演化规律是相对于基准面的坡面的侵蚀后退。1889 年戴维斯提出,从表象统计特征看,坡面是顶部垂直侵蚀,下部水平侵蚀,形成坡面后退、坡顶同时下降的演化趋势。这种坡面呈上凸下凹的形态,如图 2.3.11 所示。最终形成有沉积物覆盖的大致平整的“准平原”。后来彭克提出了新的坡面演化学说,他认为,最初坡顶并不下降,坡面呈平行后退,坡面呈凹曲线形。这样形成的最终夷平面不是象戴维斯的准平原,而是有一定倾斜的山麓剥蚀平原,其上残留着一些“岛山”。坡面平行后退的地貌因子主要是重力产生的块体运动, 如崩塌、滑坡和坡面水流的片状冲刷。现代研究发现,戴维斯的理论适合于湿润地区,而彭克的理论适合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图 2.3.12 反映了地貌发育的两种模式。尽管戴维斯最初建议的接近第一种模式。后来一些地理学家修改了他的模式,他们根据一些地区的情况,修改了关于青年期的特征,其基本观点是,最初抬升的是原始的平整地面,这在 A.N.Strahler 和 A.D.Strahler 的著作中推到了极点(可参见北大地理系的译本)。现在看来,第一种模式发生在两个大陆板块的碰撞带,第二种模式发生在海洋板块向大陆俯冲的地带,或者适合于描述一段时间内构造运动平息形成夷平面,下一阶段再次发生抬升。例如,我国青藏高原,从长时间的角度观察,适合于第一种模式,但是高原上升过程有间隙,形成夷平面, 从一个阶段看又适合于第二种模式戴维斯的理论称为侵蚀旋回学说。按第二模式,地貌发育一般经历三个阶段: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在青年期, 河流迅速下切,河谷深狭,谷坡陡峻,约大于等于 30°。陡坡上也发生风化和滑坡等作用,但河流以垂直下切为主,河谷呈 V 形。

图 2. 3. 12 戴维斯地貌发育的三个阶段Ⅰ.据 W.M.Marsh(1981)

Ⅱ.据 A.N.Strahler 等(1974)

但整个青年期阶段,原始地面大部保留在河间地段。随着时间的推移, 由于主、支流河谷、谷坡的侵蚀后退,以及河流向源头的侵蚀——溯源侵蚀, 原始地面的范围逐渐缩小,此时河流中有瀑布和湍滩,河床纵剖面很不规则。在壮年期,河流纵剖面逐渐变为平缓下凹的曲线,向侵蚀基准面逼近,河网已经发育并且更加完善,瀑布、湍滩已消失,大多数河流纵剖面达到动态平衡,河流的下切减缓以至停顿,河流以侧蚀为主,河间地不断地降低,坡面后退,在下游发育洪积冲积平原,河谷是宽阔张开的,河流平面上呈蜿蜒的形式。晚年期,河床比降继续下降,谷坡继续变缓,但速度变慢,地势起伏在一个基本水平线附近,形成准平原。准平原上,也可能残留一些小高地。从地面抬升到准平原形成,构成了一个侵蚀循回。如果构造运动多次抬升地面,就构成了多旋回侵蚀。一个旋回完成的时间是地质时间尺度的,它的时

间数量级是 107 年级的。值得一提的是,戴维斯的学说,是建立在早期地质理论基础上的。它正在面临板块学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