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风情
发源于山西境内的漳河,劈开太行山,流经邯郸地区数县的冀南平原, 其两岸片片的古代遗迹,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
出涉县城,溯清漳河西行约 10 公里,可见山势峻拔,峭立千仞,这里有
1400 多年前北齐人筑造的“娲皇宫”。相传上古时代天柱倾折,大地崩裂, 烈火、洪水和猛兽毁灭了人类。女娲见危奋力炼石补天,用鳌足支撑天的四极,杀死了为非作歹的黑龙和鸷鸟,扑灭了大火,止住了洪水,使人类得以再生。“娲皇宫”中供有娲皇圣母像,多少年来方圆数百里的善男信女纷至沓来,虔诚朝拜,反映出漳河两岸人民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
漳河两岸是历史上西门豹治邺除害的地方。《水经·浊漳水注》载:“魏文侯以西门豹为邺令也,引漳以溉邺,民赖其用。以威成沃壤,百姓歌之。” 西门豹会见长老,询问百姓疾苦,革除为河伯娶妇的陋习。《史记》载:“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良田,田皆溉。”为了纪念西门豹,在千年以前,人们就在这里建立了西门大夫庙和大夫村,每到农历三月初三,村民集会拜祭。
邺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曹操为魏王时,魏国都邺城分为二城,北城建有金虎、铜雀、冰井三台,南城筑于东魏初年,比北城大,是当时富庶的城市之一。最有名的铜雀台,建于建安十五年,是歌舞宴乐的场所。《邺中记》载:“高十一丈,有房一百二十间。”古人写铜雀台的诗很多,如:“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唐·张悦)。唐代诗人杜牧著名的七绝《赤壁》也有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民族遭难之际,忿然疾呼:“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在磁县南境,漳河北岸,相传有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宋俞应符题诗云: “生前欺人绝汉把,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焉有余遗到丘垄。” 民国初年,有人盗疑泵,皆有尸,一为齐王陵,一为齐献武帝第十一子高阳王湜,一题碑额曰:“公主,为齐王四妹。”而魏武帝陵寝,终无下落。
“五月十三送羊”,是漳河两岸的又一习俗。这一夭,老爷(外公)、舅舅要给小外甥送羊。早先送的是活羊,如今送的是用白面蒸熟的面羊。这一风俗由神话传说沉香劈山救母兴起。相传沉香是个孝子,他用神斧劈开华山、救出被二郎神压在华山之下的娘亲三圣母之后,就要去砍杨二郎的头。三圣母念兄妹之情,阻止了沉香。沉香要杨二郎记住教训,每年送来两只羊
(“羊”与“杨”谐音),剥它的皮,吃它的肉。此话传到杨二郎耳里,他就赶着两只活羊送给了沉香。这天是五月十三。以后这个古老的神话在当地百姓中广为流传,于是也就兴起了“送羊”的风俗。
不过,送羊的意思主要是表示外公、舅舅对小外甥的亲近,与所传神话似乎不相干。民众以为“送羊”即“送阳寿”(羊、阳谐音),希冀外甥能顺利长大成人。再就是教海外甥学羊羔跪乳,知道孝敬父母,不忘生养抚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