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竿
冀西一带太行山区的农村,往往在每年的正月月亏之后举行独特的烟花活动——点火竿。
“点火竿”活动一般在一个多月前开始准备。每年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就要开始做花炮,作“点火竿”之用。各村点火竿的日期不一致,但都有各自的约定俗成时间,人们习惯称之为“过会”。到了“过会”日,村里的男女老少在天不亮时都要开始争先恐后地起床,准备去参加一项叫做“连竿” 的活动。连竿就是在村边广场上树旗杆。人们预先应起一根数十米高的木杆, 顶上挂红旗,绑滑轮,地上安绞磨,用大绳与杆顶滑轮相连,绳头垂下直到木杆的底部,把事先做好的木窗棂一样的格架拴在绳头上。人们抬着花炮、供品从村子里的大街小巷列队向杆下聚拢,文武花会杂在其中,边走边演, 吹吹打打,燃鞭放炮。在一些较大的村子,队伍往往要拉二三里长。人们把花炮送到杆下,烧香化纸、上供叩头之后,将花炮一个个、一把把地系在木格架上,并用药捻连缀起来。同时在木架上拴系一面面小彩旗儿、一朵朵彩纸花儿、一个个彩灯笼。连满一架,就推动绞磨,把木格架拉高,底下再续系上一个木格架并缀满花炮、彩旗等物。直到杆顶为止。这个活动就叫“连竿”。每当“连竿”时,观众往往人山人海,弦管齐奏,锣鼓齐鸣,供品齐列,香烟袅袅,喧闹而有秩序,狂热而有节制,自有一番天堂仙国的异趣。连好了火竿,高高耸立,似一座彩塔的纵剖面,花花绿绿,光彩照人。又如一位亭亭玉立于瑶台、盛妆艳抹的仙女或待嫁的皇姑。有的还有竿子的顶端拉上一只“仙鹤”,鹤肚内装“火药蛋”(俗称“仙鹤下蛋”)。点竿时, 若鹤蛋未下来,则被村民视为一年不祥的预兆。人们认为火竿是天地神,是主宰一切、至高无上的神的化身。夜幕降临时,等待了一天的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涌来,随着“啪”的一声声响,一根数十米长的导火线流星般地飞向火竿,刹时,各种花炝由下到上鱼贯燃响,小鞭噼噼叭叭,二踢脚嗵嗵嘎嘎, 起花飞散如蝗,或吱吱如笛,或似撤明珠,令人眼花缭乱。人们欢呼雀跃, 兴奋异常,久久不愿散去。
“点火竿”的习俗。据说产生于唐朝,至今在当地民间仍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唐朝中期发生了“安史”之乱,大将郭子仪护保后来的代宗李豫东闯西杀,平定叛乱;代宗十分感激郭子仪,遂将自己的女儿银屏公主嫁给其幼子郭暧。不料,自幼生长在宫中娇生惯养的银屏公主对公婆叔嫂却横行霸道,与郭子仪同殿的大臣见了,心里很抱不平,就给他出了个主意: 在城隍庙里塑造十八层地狱,告诉她生不孝公婆死后应受的惩罚。同时,还在庙外竖立了一个火竿,意在人活着应该全做好事,做一件坏事就像火竿一样一触而炸光。后来银屏公主看后,果真变好了。“点火竿”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