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落子
落子是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它流传于沧州地区,尤以沧县、南皮县为盛,据考查已有 260 年左右的历史。冬季农闲时排练,正月十五前后演出,以表达辞旧迎新、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落子是一种秧歌型的民间舞蹈,内容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人民生活的,如《茉莉花》、《放风筝》、
《叹情郎》、《绣手绢》、《尼姑思凡》等。其表演形式灵活,演员的增减, 服装头饰的更换,完全根据人物、内容的需要而定。传统的落子,女的脚踩寸跷(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其舞蹈特点: 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线美,讲究韵味儿,扇舞的风格潇洒,板舞的动作幅度大,节奏变化多,非常明快。落子有文武之分。文落子以歌为主, 舞的成份少一些,往往把几支民歌联起来表演。在道具的配备上,是鞭、板、扇穿插,也有只用扇表演的。当地人民称之谓文落子或小风流。辛亥革命以后,妇女缠足开始得到解放,落子舞中男扮女装的踩寸子也开始被淘汰。因而,落子舞的动作相应的得到了丰富的发展,在文落子的基础上,适当的吸收了一些戏曲中的动作和技巧,与落子舞的动作相糅合,增添了热烈、健壮、欢快、豪爽的气氛,加强了舞和武的成份,使歌的成份相应减少。在道具配备上,只用鞭、板,不用扇,当地人民称之为武落子或风秧歌。
沧州落子有两大流派。一派以南皮县杨八庄子的梅盛林老先生为代表, 称为杨派落子。据传,约在 260 年前的 1730 年左右就有了杨派落子。那时只有四鞭表演。后来改为四鞭、四板。1903 年,传到第四代梅盛林等人时,又增加了扇子的表演,分为五鞭、三板、二扇。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每代艺人都对杨派落子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发展,使其日臻完美。另一派以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帽圈村的于老先生为代表,称为帽派落子。约在 1738 年,帽派落子就已经活跃在该村及其周围的村庄。那时只有武场伴奏,其后到 1808 年传到王关祥等人时,加进了文场伴奏。帽派落子不用扇子表演,只用二鞭、八板。孟村回族自治县是回、汉两族杂居的地方。因此,可以认为它是由回、汉两族兄弟共同努力、逐渐发展完善而形成其独特风格的。
沧州人民喜练武术,长期受武术熏陶,因而,在落子舞中也有明显反映。落子舞中男性演员的其本动作,主要来源于武术中的单刀式。如:“虚步持鞭”,它是男性演员最基本的动作;“虚步”是三角形的行进路线,老艺人谓之“三角铆”就是说步伐的稳健,就像铆在地上一样。女性演员的动作“抽板”、“绕头板”、“蹬步”、“虚步”等,也接近于武术的动作。无论男女演员的表演,均动作有力,节奏感强,为群众所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