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之乡
“三月三,祭蒙恬。”这是流传在衡水一带的民谣。蒙恬被尊为毛笔业的始祖,衡水市的侯店村是远近闻名的“毛笔之乡”。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的东南部。汉为桃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年) 始置衡水县,1982 年建市。素以“北国毛笔之乡”著称的侯店村,位于市区南 6 公里处,隶属衡水市。这里的毛笔制作,始于明永乐年间,迄今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
《初学记》载:“秦之前有笔矣,恬更为之损益耳。”关于蒙恬的传说, 至今在侯店仍广为流传。相传秦万里长城修筑工程告成之后,秦始皇亲临巡视,蒙恬将军随行。行至某一险要关隘,秦始皇要题诗志念,但随行者未带笔,蒙恬将军急中生智,剪下一撮马尾,绑在竹杆上请秦始皇使用。这种笔果然书写流利。从此,便开了以动物尾毛为笔头,以竹为杆制作毛笔之端。相传其时正值农历三月初三。以后,人们便把蒙恬尊奉为毛笔业的始祖,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供奉祭祀他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摆宴挂鞭,相聚欢庆。这种礼俗,在侯店村世代相传,沿习迄今。侯店村中原有古庙一座, 内塑蒙恬像,凡制笔学艺者,必先到庙中向蒙恬像磕头参拜。
早在清中叶以前侯店就被誉为“毛笔之乡”了。清康熙年间,该村制笔老艺人李文魁在北京前门外珠主市开设笔庄,因其笔出类拔革,一个爱好书法的太监经常买几支带进皇宫,奉献给康熙皇帝,得到康熙的赏识。李文魁去世后,康熙为表彰李制笔的高超技艺,特下一道圣旨,诏允刻蚊龙石碑一幢,立于李文魁墓前。文官过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侯店毛笔从此也作为一方贡品而名声大振。清末民初,侯店毛笔进入繁盛时期,不仅家家制笔, 而且制笔艺入在京津广开作坊。如著名的戴月轩笔庄,经销之笔造型美观, 笔锋长劲,经久耐用,在北京学术、教育、书法界享有盛名,并远销国
侯店毛笔,讲究所谓“尖、齐、圆、健”四德,笔锋长劲而圆、蘸墨饱而下滴、起落刚柔相济。其笔头选用黄狼尾、香狸毛为笔心,南山羊毛、白马毛为笔被。用作笔心的黄狼尾,必需关外所产。因关外冬季长,气候严寒, 黄鼠狼遇寒则尾巴上翘,尾毛柔软中带着刚轫。用其制笔,笔头浑圆饱满, 弹性适度,提起来自然收拢成锋。笔杆则选用竹管为原料。在古代存世的笔管中,有宋之玉管,明之瓷管,清之象牙管等,雕刻均极精美,但因重力不匀,不如竹管适宜。侯店毛笔以竹杆为管,取其轻巧实用。而我国的竹子有200 多种,侯店所用竹管,只选用浙江、福建、广西所产的斑竹(又名“湘
妃竹”)、白面竹、凤眼竹、太阳竹,罗汉竹等 17 种名竹。用其制成笔管, 有的纤细,便于持用(白面竹);有的致密、坚韧、富于弹性(罗汉竹); 有的花点匀密、纹如兔毫(斑竹).既美观又显古朴持重。另外,还精选牙、骨、角、木等材料制成笔杆,在其上雕刻出我国传统的龙凤呈祥,双凤展翅, 凤凰戏牡丹等图案,既实用,又具有很高欣赏价值,成为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珍珠。近年来,每年都有数百万支出口,经销日本、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 10 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