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的扇鼓、战鼓和背灯挎鼓

赵县,古称赵州,人文荟萃,史不绝书。赵州境内的城镇乡村击鼓的习俗远近驰名,赵州的鼓名类繁多,其中以扇鼓、战鼓、挎鼓较有影响。

扇鼓形似蒲扇,是用狗皮蒙的一种盘状圆扇形手鼓,带有长柄,柄下左、中、右 3 处各吊 3 个铁环,共 9 个铁环,故俗称“九环扇鼓”。其细长的鼓锤富有弹性,鼓声清脆悦耳。相传它源起于商代的巫舞。巫舞在古代是娱神的舞蹈,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前进,逐渐由娱神演变为娱人。旧社会多用于穷人乞讨,至清代始变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如今,它已成为赵县的一种比较重要的喜庆艺术形式。每逢喜庆丰收之时,农民手持扇鼓,在场院里扭起舞步,敲打着轻快活泼的鼓点,唱着民歌小调,表达欢悦的情绪,很有生活情趣。

赵州战鼓是表现古代战阵生活的一种很有气魄的民间舞蹈。据传,这种战鼓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形状好似古代战车,又近似牌楼浮雕的蚊龙柱。此种鼓以木板制作鼓腔,两面蒙以牛皮,鼓面直径 1.8 米。它原用于古代作战时击鼓进军,擂鼓助阵,后发展为民间娱乐,俗称“大鼓会”。

这种大鼓会,一般是一伙人在街头巷尾汇集一起,以架鼓为中心,由四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擂打,16 名健装的男子手持大钹,列队随着大架鼓的节奏,前后左右,上下飞舞,在鼓师的引领下统一节拍,控制速度,鼓师还常常边敲边作表演,不断变化着敲击乐器的姿态,气势磅礴,十分引人入胜。这种:“大鼓会”敲出的鼓声特点是:声调粗犷、高亢、浑厚、沉重,富于抒情,显示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本色,为节日增添了浓重的色彩。近年来, 赵州战鼓多置拖拉机或卡车上,一边敲打一边游走,与纤细、优美、抒情的扇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州挎鼓又名“背灯挎鼓”。挎鼓队阵容宏大,由一面高 1 米,直径约

1.2 米的牛皮大鼓和 16 面挎鼓组成,并有青铜乐器七八十副配合,另有背灯16 盏,适宜在街道,广场进行表演。这是一种很别致的民间舞蹈。表演者背上的背灯是一盏特制的龙灯或西瓜灯,将鼓挎在腰间,双捶击打圆鼓。时而欢腾跳跃,时而边旋转边敲打轻快有序的鼓点。每值灯节之夜。数以百计的“背灯挎鼓”涌上街头,排成一字长蛇阵、在鼓乐声中,在欢乐的人群中往来穿梭表演。表演者与观赏者融为一体,共同享受着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喜悦,热烈红火,增强了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