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之乡
邯郸被誉为“冀南明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春秋未叶就作为一个地方经济中心的城邑见于史册,迄今已有 2500 多年的文字记载历史。邯郸是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赵国的国都,秦代立为邯郸郡旨府,汉代是全国最繁荣的五大都会之一,与长安、洛阳、开封、成都齐名,如今是河北省三大城市之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名胜古迹甚多,目前已发现的就有 400 多处,著名的有古赵王城,武灵丛台、回车巷、学步桥、南北响堂山石窟、磁山文化遗址、黄粱梦吕仙词等。“邯郸学步”、“胡服骑射”、“负荆请罪”、“黄粱美梦”等历史典故都发生在这里,与其相关的著名典故尚有“毛遂自荐”、“渑池之会”、“完壁归赵”、“纸上谈兵”、“利令智昏”、“排难解纷”、“河伯娶妇”、“围魏救赵”等等,因此,邯郸有成语之乡誉称,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
每一个成语典故,都有一个故事传说,都与当地的民俗风情相关联,至今这些成语仍具生命力,被广泛引用。这里以“邯郸学步”和:“负荆请罪” 为例来介绍一二。
说起“邯郸学步”,自然会联想到“学步桥”。此桥位于邯郸市内,南北横跨沁河之上。桥为三孔石拱桥,大孔券两侧有四小拱券。全长 35 米,宽
8.3 米,通高 4 米。大孔跨径 6.2 米。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长 1.7 米,高
0.8 米,雕凿人物走兽。柱头雕狮子,形态各异,制作精巧。桥名出典于《庄子·秋水篇》。传说战国时期,邯郸人以能走善行而著名。他们走起路来步
伐雄健,姿势威武而优美,别的地方的人对此十分羡慕。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少年,因慕其名,不远千里,专门前来赵国学习邯郸人步法的技巧。可是, 这几个少年学了很久,不但没有学到邯郸人优美的步履,反而把自己原来行走的步法也忘掉了。在他们回燕国时,只得爬行而归。这就是“邯郸学步” 的典故,至今人们还常常引用,用它来比喻摹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技能。唐代大诗人李白借这一典故写过“寿灵失本步,学煞邯郸人” 的诗句。
“负荆请罪”说的是“将相和”的故事。说“将相和”自然要联系到邯郸市内的“回车巷”。今邯郸市旧城南门里路西,有一条约 2 米宽的狭窄街道,巷口有碣石一通,上书“蔺相如回车巷”6 个大字。此巷虽无奇花异草, 都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游人。巷小名气大,就因为它与“负荆请罪”(或称“刎颈之交”)的出典有关。相传,战国时赵王大监家臣蔺相如极富才辩, 曾奉命出使强秦,不惧艰险,机智勇敢地完成了“完壁归赵”的使命,又在秦赵渑池之会中独具虎胆,强逼秦王以击击回答赵王鼓瑟,保全了赵国体面。由于这两次外交活动的成功,他赢得了赵王的信任,连连升迁,被赐为“上卿”,位在“左将军”廉颇之上。而廉颇因自己是屡立战功的将军,对蔺相如如此受封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他。蔺相如胸襟开阔,以大局为重, 对廉颇一再谦让。其高大气质终于使屎颇愧悟,他脱下衣袖,裸露臂膀,背上荆条,前往蔺相如府上请罪,两个人由此结成誓同生死的知交。从此,赵玉靠蔺相如和廉颇的辅佐,国势日盛抗住了强秦,保全了国家这便是后世流传为“将相和”的故事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