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彩帏”
“帏子”又称“彩帏”,是流传在邯郸南部磁县、临漳、武安一带的民间舞蹈。它源于宫庭的祭祀和出征的仪式,相传距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
“帏”即帏盖,为古代王室贵族乘坐的车辇的帐慢和篷。古代的舆服制, 对王室的大祭和出征仪式中各种车舆的帏盖,均作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如帏盖的花纹,有的是“圆盖华虫,金鸡树羽,蛟龙游苏”,有的是“天阶云伞”、“山村云气”或“仙圣贤明”。帏盖的色彩,有的“紫盖朱裹”,有的“皂盖朱裹”。遇有最高仪式“大驾”,这些华丽的车乘一齐出动,“轻车介士, 千乘万骑,鱼丽雁行”,“五色车骑各处其方”,其风貌真可谓“华饰典丽, 客观壮美”,魏晋南北朝时期,邯郸南部的磁县、临漳、武安一带是当时皇室贵族的基地或佛教圣地。同时,由于地理环境的险要,这一带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每逢皇室大祭或军戎仪式,五彩缤纷的车舆队伍浩浩荡荡, 颇为壮观。这种宫庭最隆重的祭祀仪式和军戎仪式。逐渐流传到民间。成为寄托人民的意愿,象征吉祥如意的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帏子”,因舞者所持道具帏伞而得名。舞者均为男性,每人双手持一高达两米的“帏子”,顶端有一圆盖,下面垂着帏慢,上纹各种花纹,装点各种饰物,五彩缤纷,耀人眼目。“帏子”以讶鼓伴奏,舞者依讶鼓的节拍变换,跑出各种不同的队形,如同摆布战阵,最后摆成表示吉祥如意的字样。
这种舞蹈形式千百年来在冀南地区世代流传不衰,这是因为它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人民群众的民俗活动密不可分。人们逢年过节,或大旱求雨,或民间祭祀活动,都要舞“帏子”。如磁县一带的大型民间祭祀活动“府君爷出城”中,“帏子”就是其中的主要形式。据史书记载,府君姓崔名珏,为唐代的地方官,因有德政,死后葬于滏阳,为当地人民所奉祀。每逢佳节或庙会期间,村民都从四面八方赶到崔府君庙,将庙内崔府君塑像抬出来祭祀,浩浩荡荡如皇室大祭的仪仗队伍,后遂成为当地民间花会。
“帏子”这种民间舞蹈形式,作为当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欢笑、愿望和意志,在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中流金溢彩。新中国成立后,“帏子”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人们不仅要在新春佳节舞帏子,而且每逢送子参军、交公粮卖余粮等喜庆日子,也要舞帏子以示庆贺。近几年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帏子”在冀南一带的节日花会中更加大显身手,为千姿百态的民间舞蹈增添了新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