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未来的粮食
使《增长的极限》刚刚发表就引起巨大影响的一个原因是,1972—1974 年的灾荒。那时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曾先后发生了大规模的旱灾,粮食的世界贮备量出现最低记录,结果导致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增长的极限》提出的预言似乎得到了证实。然而,世界未来的乐观论者却不是这样看待世界粮食的前景,卡恩等人认为,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两年期间气候的变化只是暂时性的厄运,把变化无常的气候变动和其他农业变异,说成是永久性的粮食不足的前兆,那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在 1975 年春,当世界性谷物丰收季节行将到来时,大部分粮食输出国反而开始为粮食的供给过剩和价格下降而感到惶惑不安了。“除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局部偶然变动以及政策失当、滥用资源等造成短缺以外,从长期看,粮食供应是充分的”。①这种“充分”, 意味着既要按人口平均增加粮食数量,也要提高营养成分。卡恩认为,只要下决心进行增产,在今后 200 年内,就可以使全世界人均粮食消耗量提高到
目前美国的水平(每年人均消耗 2000 磅谷物)。
西蒙通过粮食生产的历史回顾,也得出结论:粮食生产的历史与悲观论者可怕的预言相反,近几十年来人均粮食生产总的趋势不断上升。他还指出。尽管粮食生产并不是稳步增长,但绝不存在连续若干年下降的情况,从而不能得出粮食生产长期衰退的结论。此外,某些国家的粮食生产情况与世界总体趋势之间差别很大,这一般是由战争和政治因素造成的。在观察了几个国家粮食生产发展情况以后,西蒙指出,讨论粮食生产是否存在“最终”界限是没有必要的,可以肯定,未来世界能够比今天生产更多的粮食,许多产量很低的国家,如果按照目前日本和台湾的农业生产水平,世界粮食生产也会急剧增长,并可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
考察乐观派的粮食观,可以发现,一般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粮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