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技术上的考虑
要增加粮食产量,除了扩大耕地面积外,还需要提高土地生产率。这包括提高作物生产率和家畜生产率在内。有的人推算出:如果农产品年平均增长率要达到 5%,那么“土地生产率”至少需增加 3 倍。在今后 30 年内大幅
度提高土地生产率,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是不乏先例。与 1941—1945 年相比,1971—1975 年美国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 80%,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90%,而同时期玉米产量增加了 2.8 倍。日本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已经很高了, 但在过去 30 年中仍然增加了 30%。东南亚国家单位面积产量的绝对水平较低,菲律宾和泰国在 1960—1970 年的十年间,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 50%, 这些增长数字就相当于 30 年中增产 3.4 倍。小麦的增产记录也是惊人的,绿色革命的创始国墨西哥,在 1960—1970 年间,小麦的产量增加了 2.2 倍,同期,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 50%。以上例子证明,至少在主要粮食作物方面提高“土地生产率”两倍或三倍是可能的,畜产品也是如此。众所周知,在发展中国家,作物的单产和牲畜的生产率通常较低,因此,如果使这些地区的土地生产率增加到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的现有
水平,对于增产粮食也将是极为重要的。
提高土地生产率,其中一个主要手段是提高农业技术进步水平。里昂惕夫认为,利用适当的外援来提高粮食产量、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等,对增加世界人口增长不断需要的粮食供应是有利的。
卡恩等人针对粮食生产方面的技术,提出了三种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