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欧洲的流传和影响

从 19 世纪开始,欧洲人对东方文化的兴趣,从多方面发展起来。在佛教方面,突出地表现在对各种文本佛典的搜集、整理、刊行和研究上。如德国对佛教的研究就形成著名的维也纳学派,出版了许多介绍和研究佛教的著作。

汉文佛典在 19 世纪已引起西方的重视,S·比尔于 1871—1878 年间,开始翻译介绍。但由于文字上的困难,只能是零打碎敲,始终不成系统。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中亚细亚,中国新疆、甘肃以及西藏地区,引起了西方各国的特殊兴趣,尤其是来自英、俄、法等国以各种身份出现的学者络绎不绝。他们在这里发现了大量佛典、除梵、藏、汉文者以外,还有吐火罗文、栗特文、突厥文、回鹘文与和阗文等佛教文献。其中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1862

—1943 年)在 1900—1916 年间,三次进入新疆、甘肃地带,非法搜集文献资料,特别是发现了敦煌石窟,并盗走了大量佛籍写本和佛教绘画及版画, 由此开创了西方敦煌学一科。列强在中亚细亚和中国掠取的佛教文献和文物,大都保藏在巴黎、伦敦、柏林、列宁格勒(前苏联城市)和东京的图书馆或博物馆中。在近现代,佛教哲学对欧洲产生了影响,其中对存在主义的影响相当明显。他们把人的现实品格规定为恐怖、厌烦、失败、绝望以及生老病死等痛苦,与佛教如出一辙。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1905—1980 年)发挥的存在主义著名原理“存在先于本质”,与佛教的业报思想在“人创造人本身”这点上,就是完全相通的。

作为一种信仰,佛教在西方流传,受到日渐增多的东方移民和侨民的影响。从 19 世纪末,东方文化主动加强了向西方的传播,佛教起着主导作用。斯里兰卡达摩波罗发起的摩诃菩提学会,先后在英、德、美、澳和非洲等地设置分会或传教中心,出版多种语文的佛典和刊物,创办佛学院等,影响很大。马拉拉塞克拉(1899—1973 年)曾去英国留学,后被前苏联莫斯科大学授予名誉哲学博士,是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发起人之一,并任首届主席。他主编的英文《佛教百科全书》,在推动佛教向全球发展上起过重要作用。日本净土宗南条文雄(1849—1927 年),在英人马克思·缪勒的支持下,译《大

明三藏圣教目录》为英文,向西方介绍汉文佛典概貌;又译梵本《无量寿》、

《金刚》等经,传播大乘佛教。铃木大拙(1870—1966 年)译《起信论》、

《楞伽经》为英文,并将佛教禅法介绍到了西方。中国的杨仁山致力于向西方传播佛教事业,1894 年,与英人李提摩太合作,首先译《起信论》为英文; 此后又培养梵语、英语和中西兼通的佛教人才,为佛教西渐作准备。太虚在英、法等国学者协助下筹建世界佛学苑,进一步开拓了汉地佛教的西传事业。19 世纪末,出生于康居的甘珠尔活佛在印度创建乌金贡桑却林寺,弘扬藏传佛教宁玛派教法,为西方世界培养出首批藏传佛徒,先后在布鲁塞尔和雅典建造了乌金贡桑却林寺,宁玛派的瑜伽得到流行。

德裔英人马克思·缪勒,从 1875 年起,主持编辑出版了《东方圣书》共

51 册,包含许多重要的佛教经典。伦敦大学著名的佛学学者李斯·戴维斯

(1843—1922 年)于 1881 年创立了巴利圣典协会,出版和翻译巴利语三藏; 1908 年又在伦敦建立佛教协会,自任会长,著有《佛教》、《印度佛教》、

《早期佛教》等。德国赫尔曼·奥登堡从 1897 年起,在俄国科学院开始主持校订出版《佛教文库》的梵文经典,这套丛书中收进了英国人本多尔的《大乘集菩萨学论》(1897 年)、法国人蒲山的《月称中论释》(1903—1913 年)、日本人南条文雄的《法华经》(1980—1912 年)、俄国人谢尔巴茨基的《辩中边论安慧释》(1936 年)等。他的名著《佛陀生平、教义及僧团》, 主要是依据已刊行的巴利文献研究成果写成的。由此形成佛教研究中的维也纳学派,带动了许多德国学者,或从巴利文,或从梵文,间或也从汉文和藏文中研究佛教经典和历史。俄国人谢尔巴茨基(1866—1942 年)是前苏联科学院院士,最有成就的佛教学者,曾在奥登堡指挥下参加中亚“探险队”, 发现许多梵语和藏语文献,由此开始对北传佛教,特别是对陈那和法称的研究。他称法称是“印度的康德”,整理出版了法称的《正理一滴论》梵文本和藏文本,及陈那的《集量论》。对于瑜伽行派的其它著作如《俱舍论·称支释》、《辩中边》、《晚句论》等也有英译本出版。从 1897 年起,他参加了奥登堡的《佛教文库》编纂工作。从李斯·戴维斯、奥登堡到谢尔巴茨基, 他们的研究主要是学术的、历史的,而不是信仰的。这些研究,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哲学和人生观方面。

神智学的积极活动家、俄国的贵妇海伦娜·布拉沃茨基夫人,曾游历东方许多地方,到过西藏受法,后入美国籍。从 1880 年起,在欧洲开展了积极活动。1897 年,德国成立了由弗朗茨·哈尔特曼创建的神智学分会。奥尔考特著有《佛教教理问答》,1881 年出版,在欧美的影响颇大,曾多次再版, 并译成许多种文字。英国诗人埃德文·阿诺尔德于 1879 年出版《亚洲之光》, 以诗的形式介绍了佛陀的一生与思想,在西方流传甚广。

这批神智学者对佛教有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佛教并不主张人格神,因之它是最高形态的完全的神学体系;但是人类精神深处确有不朽的灵魂,并在转世,人们应该了解、发展这一灵魂及其转世中的精神能力。神智学对于佛教在欧洲的传播,起了催化作用,尤其是在英国与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