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革新

清末,佛教一如中国的社会,衰落而面临生存的危机。佛教衰颓的原因,

除社会方面外,其自身的堕落是一个主要因素。据太虚《整理僧伽制度论》统计,清末民初全国共有僧尼约 80 万人,但多是徒有其表。印光法师批评清代佛教有“三滥”: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挂海单。佛教对现世人生采取消极态度,其关于死后问题的神秘主义理论,成了统治者愚弄人民的工具。佛教的教理荒芜,教制松弛,教产被攘夺。面对威胁寺院存在的庙产兴学运动,佛教界终于被迫团结起来进行抗争。

佛教组织的兴起:佛教教育的普及是与佛教组织的兴起密切相关的。1912 年,第一个全国性的佛教组织“中华佛教总会”成立于上海,敬安和尚任会长,旨在团结全国僧尼,保护和弘扬佛法。敬安初步提出了保护寺产、振兴佛教的口号。但成立后不久,敬安被当时极端排佛运动气死。1915 年该会遭到袁世凯政府取缔。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居士为中心的佛教会。

代表人物:当时,活跃于中国佛教革新运动的僧人,有敬安、太虚、谛闲、圆瑛等人,最著名的是南京毗卢寺太虚(1890—1947 年)。太虚是近代佛教史上闻名中外的高僧和佛教学者,他一生致力于中国佛教革新运动,主张改革僧制,培育僧才,提倡人间佛教,在中国近代佛教文化发展史上起有重大作用。

20 世纪初,太虚法师有感于现存佛教的不合理和排佛危机,发愿革新、振兴中国佛教。他通过办学和办刊物等,发起“佛教复兴运动”,并发表《整理僧伽制度论》。倡议进行佛教改革,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913 年,太虚在他的老师敬安和尚的追悼会上发表演说,提出了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的主张,号召重视人生、社会,复兴佛教。所谓“三大革命”,即:一、教理革命。就是革除以往专为帝王愚民政策服务、充当鬼神祸福说教工具的旧佛教,反对专作死后问题探讨,而注重研究人生,发扬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精神,以五戒十善为人生基本道德行为,以此去改善国家社会的政治经济,建设人类互敬互爱的社会制度;二、教制革命。就是改革僧众生活制度,以适应时势而合理的现代僧伽制度取代以往的丛林制度; 三、教产革命。就是打破深受世俗宗法制度污染的剃度、法派继承遗产的私有私占制,使佛教财产不为少数住持独霸,而使之成为十方僧众公有,以为供养有德长老,培养青年僧伽及兴办佛学教育之用。

“三种革命”的重点是整顿僧制。太虚说:“志在整兴佛教僧会,行在瑜伽菩萨戒本。”他建议,在国家设立佛教总会和“佛法僧园”,在地方设置“持教院”、“行教院”和“教所”,负责掌管佛教事务。各宗依山立寺, 并象日本那样,分本寺和支寺。一切寺院、教团和正信会皆订制法规,民主推戴住持。太虚还主张教产多用以办学,鼓励研究佛学与现实的关系。

1915 年,太虚撰写《整理僧伽制度论》,宣传佛教改革运动。太虚目睹当时佛教寺院的衰落,便打算对于现行的寺僧制度改革,提出整顿僧伽制度的主张,力图补偏救弊,重新统筹全局。他在《整理僧伽制度论》中正式提出了他的有关改革寺僧制度的主张。当时,中国的佛教寺院的一般情况是: 较小寺院,基于剃度而形成的师徒关系;大的丛林,基于传法制度而形成的法派关系。这两者,实际上都是一种宗教化了的封建宗法制度。佛教寺院便为这种封建宗法势力所把持。

1918 年,太虚等人在上海创立“觉社”,目的是出版图书,编发丛刊《觉社丛书》(后改名《海潮音》月刊),宣传佛学思想。

为了整顿佛教,针对中国佛教宗派林立、争论纷起、难以融合的局面,

太虚写了《佛教各宗派源流》一书,合论大乘各派,将各宗教疏而通之。 他发起的佛教革新运动,确也曾感化了不少僧侣居士。近代佛教经太虚

等大力倡导略有转机。

佛教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是一个革命的时代,一方面,在民族危难、社会动乱之际,有不少僧人参加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斗争。大乘佛教的慈悲济世,普度众生的思想,也激发不少佛教界人士投身社会进步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辛亥革命前后,有不少僧侣参与或支持了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早期民主革命领袖也充分信任和借助了这一股特殊的革命力量。孙中山曾十分赞赏宗仰上人等慷慨资助革命,并常常与他们共商革命大计。另一方面,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救国以振兴中华。当时的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纷纷向各种思想领域(包括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寻找思想武器。其中有些人认为中国佛学中的一些思想可以救中国,就提倡佛学,宣扬佛学,大力发展佛教文化。在五光十色纷至沓来的近代思想中,佛学不失为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

近代的民主维新运动发展就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和章太炎等,都曾以佛学思想作为他们进行变法的理论武器,用以激励人们去进行变法斗争,发奋图强。近代中国佛教曾打出“人间佛教”的旗帜,而近代第一个把“清淡”佛教变为“人间佛教”的实践者是谭嗣同(1865—1898)。他曾师从杨仁山学佛,后又受康有为、梁启超影响而“大服”佛教。他的思想核心是“佛学社会主义”,其代表作为《仁学》。他从佛学中引申出反对专制、要求民主的思想,要求发展近代自由经济。他在中国戊戍变法维新失败时,用生命写就觉悟即佛生死一如的涅槃那种舍身成仁的精神,可以说是人间佛教的实践。他以信奉并最终实践佛教“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度世救人精神,为维新运动谱写了悲壮的一幕。章太炎(1869—1936),是处于新旧思想交接点上的一位“博大精深、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资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宗教观很快就从中国传统的无神论转向“建立宗教论”。因为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来临,他们需要宗教信仰“发起信心”,“增进道德”, 激发热情,鼓舞英雄行为。他提出建立宗教论,在 1906 年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面临极端困难时,对于唤起革命勇气,无疑有积极的意义。他的佛学思想突出了“平等”、“独立”(自贵其心)、“自由”(依自不依他)、“民主”

(众生皆佛)等观念,要求破“人我”“法我”,敢于赴汤蹈火与封建专制抗争,表现了民族民主革命的精神。

佛学佛法研究,是中国近百年来我国学术界一种新风气。章太炎等一班主张革新的仁人志士,他们那种勇猛精进、大雄无畏的精神,悲天悯人、仁民爱物的胸怀,不少是从学佛中得来的;就是他们治学方法的精严,也可说是得力于《因明》的研习。这些都和杨仁山的佛教学术活动开风气之先、创有利的条件有关。所以杨仁山不仅在佛教中重振义学之风,也对我国民主维新运动,起过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