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圆锥体

廖士对六边形市场区的形成作了严密的经济论证,他提出了需求圆锥体的概念。需求圆锥体本来是以啤酒的销售状况为例,在此我们转化为一般的货物 G。如果其它条件不变,消费者购买某种货物的数量,取决于他准备为之付出的实际价格。这个实际价格,就是货物的销售价格加上运费。很明显, 实际价格随货物提供点的距离长短而变化。距离越远,运费越高,货物的实际价格越高,结果对该货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图 8-16(a)说明了这种关系。在货物 G 的产地(或供应点)B,它的价格为 P(B),居住在 B 地及周围的消费者将购买 x 单位的货物,即货物 G 在 B 的销售量为 x。距 B 点 c 千米处 C 点的消费者,必须付出 cr(r 为每千米交通费)的额外费用到 B 点去购买货物 G,这样 C 点的消费者对货物 G 的需求降为 y 单位。再远些,到 F 点,额外的交通费为 fr,由于实际价格过高,致使货物 G 在 F 点的销售为零。所以BF 是货物 G 的最大销售半径。如果把原来表示价格的 BF 轴转为表示距离, 并将 BxF 三角形绕 Bx 轴旋转,就可得到一个货物 G 的需求圆锥体(图 8-16

(b)),圆锥体的体积等于 货物 G 的总销售量。

从图 8-16(b)中可看到,对货物 G 需求的最高点在产地 B,随着距离的增加,对货物 G 的需求量向四周渐减,至 F 点等于零。因此,BF 也就是克里斯塔勒模型中的最大销售距离。以 BF 为半径作圆,是货物 G 的最大销售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