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

上节指出,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农业和牧业分离,出现村庄。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交换范围,引起了商品生产的萌芽和发展,随之,城市作为手工业、商业集中地而出现。

英国有名的地理学家约翰斯顿(R.J.Johnston)在他的一本关于《城市和社会》的书中生动地描述了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城市产生的过程。他指出,

在早期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里,每个家庭依靠土地得到自己的衣、食、住, 与邻居很少交易。但是,在他们之中至少潜在着有一户农家逐步成为寄生统治阶级,通过宗教或家族控制其它家庭,需要其它家庭向其纳贡。寄生统治阶级还需要别人提供非农业性服务,这种非农业性服务的多少决定于寄生统治阶级的需要,而这种需要能否实现又决定于粮食的生产率,即供养统治阶级及非农业服务人员的能力。这些非农业服务人员需要聚居在统治阶级居住地的附近。随着社会发展,不仅需要行政管理、军队,还需要制造工具的手工业者,开采矿产和其它原材料的人,需要发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人员, 这些需要又依赖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永远不满足的需要,永远不停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使城市形成和发展。

约翰斯顿所描述的城市基本上属于中心地类型的小城镇,也可称为服务中心。这类小城镇随着商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物资集散和交换功能的扩大而不断产生和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稳定和加强了小城镇在整个城市体系中的地位。这类小城镇的共同特点是职能的综合性,发展的稳定性和鲜明的等级性。我国大部分小城镇属于此类,可细分为乡级镇、区级镇、县级镇、专署所在地的市镇四级。这类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发展前景如何,是否能发展成为大城市,取决于城镇的行政等级、服务范围大小以及服务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本身的发展条件。

当然,农业的影响绝对不仅仅局限于中心地型的小城镇。因为农业不仅为所有城市提供粮食和副食品,而且还要为城市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原料。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农村购买力提高,需要城市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数量不断增加,促进城市工业发展。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农村才有可能为城市输送大批剩余劳动力。因而,就整个社会来说,农村向城市提供商品粮、副食品的数量,经济作物的种类、规模,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农村对城市在提供生产、生活资料和科学文化行政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是整个城市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