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山西省临猗县崇相西初中 陈光荣

传统教学素以书本、课堂、教师三因素为中心,知识至上,知识神圣观念深入人心,以致于形成了教学只为教知识的偏差。虽然我们早已确认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明确其旨在听说读写能力的知识教学的目的,然而在实践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在课文及知识短文的教授上,好像就是教学,完成了一本书的教学,亦即完成教学任务,工具性特点及培养目标成了点缀式装饰,能力的形成与知识教学之间仅为极松散、随意的关系。教完一本书,有多少同志同时感受到切实地完成了所说读写训练任务了呢?课文一篇篇地评析,或细或粗,究竟在何种程度上促进了语文能力的形成呢?仅就“汉语知识”而言,名称有了变化,套式更为严谨,然而它们是否真正有效地使学生对语文的使用与把握更自觉,更主动呢?如此大的教学量,却扣不实中学语文教学的题旨,这实在令人费解。

应当转变知识教学的着眼点,把它的重点移到培养人,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上来,并且在实践中鲜明地体现出这一宗旨。

近几年我在教学中,力求突破教材框框,突破按篇讲授的框框,按类别处理课文与知识短文。以阅读教学为例,我试图把课文分解成“欣赏”与“写作规范”两大部分,前者让学生做“赏析”、“阅读笔记”可以讨论课上做出“口头评价”,后者则先写出范例对自己的作文的启发,然后写“仿例作文”,或列提纲。教师的精讲,仅限于文章的类型特点、评写方法以及点拨疑难,学生的实践活动占整个教学时教的五分之三强。由于是多功能的阅读训练,创造性较强,学生主动性很高,亦不感觉负担重。从初中情况来看,

这种做法的有效性并不是简单地摆脱了课文的束缚,它的作用在于阅读教学扣紧了培养能力这一环节,也正是在这一点上,知识教学的意义得到了强化, 学生在实践训练强度大的情况下,更易于接受、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容及形态特征。

课本不再是教学的中心,而是学生能力训练的一个较重要的工具。

中学语文教学,既有育人的宝贵传统,亦有开阔学生胸襟,陶冶其情操, 弘扬其精神的学科优势。实践已经证明了,在中学时期,语文学科对学生世界观、心理品质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

怎样采用有效方式挖掘中学语文教学育人的学科优热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主张让学生“透过”课文同作者对话。每一篇记叙、抒情或议论的文章中都有作者活生生的影子,是其思想、情绪乃至于性格的外化,要使学生受作品感染,光靠教师的分析或对中心的阐发是远远不够的。在阅读时,我要求学生思考其观点,体察其情绪,品味其行文的风格,就作品中的一些问题, 同作者展开想象中的讨论。有时他们根据作品本身的线索以及其它背景材料来自释其难。或质疑、或争论,形式多样而活泼。无形之中,相互的影响与作用就会形成。这是一种自觉的接受,它既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成长与成熟,反过来又作用于其听说读写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