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渡船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本课,知道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是我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要提倡发扬,教育学生要时时处处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2. 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搞清作者是怎样把事情交代清楚的。

  3. 自学生字新词。

重点理解:搭脉、愁眉不展、噙着、茫然若失、神采奕奕、鹤发童颜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引导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学习课文。教学难点

自己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片、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

一、交代本节课学习任务

这课书是阅读课文,按照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学习。运用“边读边想”的学法弄懂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扫清障碍

(一)个人读书:想想船上的人因为什么事议论纷纷,是怎样议论的, 事情的结果怎样。

(二)自学生字新词。1.画出生字新词。

2.运用工具书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意。三、根据思考题,细读课文

(一)出示思考题。

  1. 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归纳出每段段意。
  1. 孩子病重;

  2. 人们议论;

  3. 陈大夫到来;

  4. 人们高兴。

  1. 渡船上的人对孩子的病是怎样议论的?

  2. 渡船过了河心,发生了什么事?人们的心情怎样?

  3. 渡船靠岸以后,人们又有哪些表现?

(二)同座位之间议论解答。四、汇报自学互学情况

(一)认读生字词的卡片。

(二)提出不懂的词语,相互解答。

搭脉:中医看病的一种方法,也叫号脉。噙着:是指眼里含着泪的意思。

茫然若失:好像丢掉什么的样子,有不知怎样是好的意思。若:好像。

神采奕奕: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的样子。

鹤发童颜:白发红脸。形容老年人气色好,身体健康。

(三)全班议论分段、概括段意。

(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按着事情的发展全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 1~3 自然段):段意是渡船上的人们从年轻妈妈的神情及奶奶的语言中知道孩子生了急病。

第二段(第 4~9 自然段):段意是渡船上的人虽彼此不相识,但纷纷出主意,想办法,非常关心这个重病的孩子。

第三段(第 10~13 自然段):段意是渡船上的人望见陈大夫时的喜悦心情。

第四段(第 14~15 自然段):段意是人们为孩子得救而十分高兴。五、辅导点拨,读议结合

(一)指名读课文(4~9 自然段)。

(二)提问:

  1. 渡船上的人都相互认识吗?从哪里看出来?(除年轻妈妈与老奶奶相识外,其他人都素不相识,课文没有一个有真名实姓的人,如“年轻妈妈”、“大约是奶奶”、“干部模样”、“这个人”、“那个人”等。)

  2. 渡船上的人对孩子的病是怎样议论的?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人们关心孩子的病情?

(人们议论孩子的病情和陈大夫的医术,从“有的⋯⋯有的⋯⋯有的⋯⋯、嚷起来、叫起来”等词中能看出人们对孩子的病情十分关注。

(三)个人读课文(10~13 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渡船过了河心,发生了什么事,人们的心情怎样?划出描写人们心情的有关词语。

(四)分小组议论解答。

从“高兴地叫,同声欢呼”这些词中看出人们热心关切孩子的病情。关心到什么程度呢?(比自己干完了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还高兴)为什么这么比喻呢?说明高兴的心情无法形容,反映出渡船上的人急别人之所急,帮别人之所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五)提问:渡船靠岸以后,人们又有哪些表现呢?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

(从“还没⋯⋯就一个箭步跳上河滩,赶紧扶住⋯⋯,还没⋯⋯已经⋯⋯”和“上岸时的两次回头望”的描写中,看出渡船上的人为人分忧的急切心情,进一步突出人们对病孩的关心。)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反映年轻妈妈心情和神态的语句,让同学们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是文章的一条暗线,年轻妈妈的那种心情和神态的变化是随着人们对她孩子的关心和孩子的病情得到救治而变化的)。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七、教师总结

本课的故事发生地点是渡船上。课文通过描写渡船上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对病孩子的关心,颁扬了人们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作者把渡船行进时人们的表现,妈妈的心情变化融在一起写,主题突出,内容真切感人。

板书设计

8.*渡船 - 图1

(周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