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业文明是怎样从昌盛繁荣走向衰落和毁灭的

人类农业生产带来的最严重问题是森林植被破坏和随后造成的土地破坏。

“刀耕火种”是人类最早的农业技术。为了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人们砍伐和焚烧森林,开垦土地和草原,把焚烧山林的草木灰作为土地的肥料。这样耕种土地,总是力求获得最高的产量。但是,常常是过分利用地力,耕种几年之后,天然肥力用尽,收成开始下降,继而被迫弃耕,转移到有森林的另一个地方去。这时由于土地未被根本破坏,植被可以在休耕地重新恢复, 腐烂的落叶使休耕地再度肥沃起来,这样的土地可以被再度开垦。但是,随着人口增加,在越来越多的绿地上建设城邦和乡村,越来越多的土地上森林被砍伐变成农田和牧场,反复地进行刀耕火种,反复地弃耕,特别是在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古代农业文明又主要在这些地区兴起)过分利用地力, 导致土地破坏,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肥沃的土地变为不毛之地。

恩格斯指出:“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

①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别的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耕

地,毁灭了森林,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因为他们在这些地方剥夺了森林,也就剥夺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存器。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北坡得到精心培育的枞树林滥用个精光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山区牧畜业的根基挖掉;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来。”②

①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 311 页。

② 同上书,第 305 页。

历史学家在研究这些古代文明毁灭的原因时,虽然看到了它的复杂性, 例如外族侵入引起的战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腐败或无能,思想僵化和陈旧,已没有能力提供新的、强有力的社会发展思想,无力组织公众行动等;但是它的根本的原因是,破坏森林,过分强化使用土地,导致千里沃野变为山穷水尽的荒凉土地,失去生命支持能力造成的恶果。它源于“生态灾难”。

历史学家在研究文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时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越是悠久,它对自然的开发越是深入,从而对它所在地区的环境破坏也就愈加严重。因而,“文明越是灿烂,它持续存在的时间就越短。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了这些文明的故乡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踏或者毁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①因为人类在自然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文明,但是, “人类最光辉的成就大多导致了奠定文明基础的自然资源的毁灭”。②人类借助改善了的工具与提高了的技术,在无意中毁坏了土地的生产力,乃至“文明人跨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③一旦环境迅速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了。

所有古代文明发展的前提是,在文明发展的土地上生产者们生产出足够多的剩余产品。因而一般地说,每一种文明在诞生它的土地上兴旺与繁荣几百年,然后原有的土地生产剩余产品的能力下降,甚至不能再养育他们,于是便开始征服和夺取邻近地区的土地,并利用掠得的土地使他们的文明持续几个世纪。接着,当耗尽为他们提供食物并支持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地力之后, 文明也就开始衰落了。最后,他们被周边野蛮部族所吞没,并随之出现一个黑暗时期。这是古代文明从兴盛到毁灭的模式。此后,可能有新的文明在这里重新开始,并重复上述模式,直至土地被根本破坏,文明遗迹被掩埋在沙土之中。大多数古代文明都这样衰落和毁灭了,唯有中华文明的发展延绵5000 多年,至今还在发扬光大。因为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天地人和”、“阴阳调合”、“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勤劳节俭的美德,以及热爱自然保护土地的优良传统。而且,中华民族生存在亚洲东方广阔的土地上,虽然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的黄河流域土地遭到严重破坏,如今已呈现处处荒山秃岭、茫茫荒原的悲凉景象;但是,中华文明转移到长江流域和华北平原发展,以后向南方、北方和沿海扩散,有极大的回旋余地。虽然也经历无数次的外族野蛮入侵,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和剥削,饱受欺负和凌辱; 但是中国仍然以统一的国家、统一的民族、优秀的文化屹立在世界东方,不断地强大起来,成为世界上不能被忽视的力量。

当今的中国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乃至有人提出要警惕中国被开除“(地)球籍”的问题。古代农业文明衰落了,它被更为先进的工业文明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