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由于彼得梁诺夫院士指出的,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所依据的观念带有荒谬性。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只是地球上千百万物种中的一种。虽然人类处于自然进化序列的最顶端,但也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依赖于自然界生活,因而不能以自然界主宰者和统治者自居。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上要是没有人类,地球生态过程将照常运转下去;但是,要是没有绿色植物,或者要是没有那些非常不起眼的昆虫和微生物,人类至多只能存活几个月。因此, 人类不要试图去统治地球上其他千百万物种,不要试图去主宰自然;需要使人类行为所依据的观念从“统治”自然,转向“尊重”自然,人类对待自然

① M.B.序什科娃:《人和自然:生态伦理学的若干探索》,载《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41—145 页。

从傲慢转向谦虚,需要把地球上其他千百万物种作为自己的伙伴和朋友,同它们和谐相处,学习其他生命形式和大自然的“智慧”。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合理利用”自然,摆脱“悲剧英雄”的可怜地位,谋求自己的持续发展。

也就是说,人类统治自然或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有片面性,它应该被“尊重自然”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所代替。这是其一。

其二,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大自然的行为所依据的具体观念的片面性。例如:(1)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自然资源没有经济价值。人们利用自然资源,这是大自然对人的恩赐。(3) 自然资源无主。人们开发自然资源,谁采谁有。

依据这样的观念,人们对自然界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行为。一是把大自然看作是贮存资源的仓库,不断地向自然索取。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国家、地区、社会集团和家庭,全部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以向自然索取为前提,竟相开发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并以谁向自然索取更多从而成为富有者,表示他的社会地位和价值,从而使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呈几何级数不断增长。二是把大自然看作是排放废物的垃圾场,不断地向自然环境排放数量越来越多、成分越来越复杂、对自然环境的损害越来越严重的废弃物。

人类这两方面的行为都引起自然界的巨大变化。同人类加剧向自然索取有关,随着自然资源库存量减少,引起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特别是植被减少,土地破坏,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草地和水产资源退化等等,引起自然界生物结构变化,形成对生物圈的严重冲击,自然状态的变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同时,与人类活动增加对自然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相关, 随着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日益增加,损害了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降低了环境质量,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生物污染等现象,特别是人类活动向环境排放大量化学物质,其中许多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原有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是不存在的,或者只有少量存在,当人类把它们制造出来并释放到环境之后,改变了地球表面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形成新的生物地球化学平衡。但是,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生物, 经过漫长时间的历史进化,只适应原有的生物地球化学平衡,对于最近 200 多年这极短的时间内急剧地形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并不能适应,从而形成生态危机的严重形势。例如地球增温、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现象, 表明对人和其他生命生存至关重要的碳平衡、氧平衡,以及酸碱平衡和水平衡等受到破坏。特别是大量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中许多是有毒有害的, 它们通过食物链和呼吸过程进入人和生物体内,对生命过程造成微观毒害, 引起遗传物质(基困)变性,已经影响到物种繁衍。

也就是说,现在地球上人类生存有了危险。这种危险来自人类自己,因为人类依赖自然界生存。但是,人类活动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料并对自然环境排放废弃物的过程,引起自然界变化,损害了地球表面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条件。

应当说,人类今天面临这种局面具有必然性,因为人类以文化的方式生存。但是,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是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方向。人类依据这样的价值观念去实现自己的利益,一方面向自然界无度地索取;另一方面向自然界随意排放废弃物。在地球上人口数量比较少、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在规模和深度上

比较有限,这时地球承载能力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当地球上人口增加,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使人类拥有巨大力量的情况下,人类对自然的作用,在规模和深度上加剧了,这时人类活动超越了地球的承载能力, 已经没有能力满足人类的需要,因而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传统文化的性质是“反自然”的。人以反自然的方式生存,通过文化向自然索取,积聚社会的有序,推动社会进步;但是又把过多的熵留给环境,引起自然环境衰败,威胁了人类生存。这是新的环境压力。

这种环境压力使人类文化走向一个分叉口,导致文化选择。在这里,坚持传统文化是一种选择。但是,这种选择是一种危险的选择。因为按照那条老路,环境问题不仅不能获得解决,而且会越来越严重,而问题又不能久拖不决,否则代价越来越大,可供选择的途径越来越窄,最终还是得作出改变。这里需要一种新的选择,这是文化转向,或文化性质的革命。正是在这个分叉口上,需要告别传统文化,走向新文化,即生态文化,需要建设新的生态文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