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的兴衰演变

14—15 世纪,是德国工商业的大变动时期,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是手工业的发展从兴旺走向衰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德国的手工业也蓬勃地发展起来。15 世纪末以前,德国的农村家庭手工业和城市的行会手工业,如纺织业、采矿业、玻璃制造业、雕刻业、印刷业、武器制造业等行业都很发达,一度驰名欧洲各国。其中,毛织业和麻织业等行业更为发展。它的产品在德国和欧洲都享有声誉, 有些产品远销世界市场。工业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代役租制(实物和货币地租)的普遍实行,加速了农奴制的瓦解过程。

自从 16 世纪以来,由于农奴制的复活等原因,使德国的手工业生产日益

衰落、萎缩。例如,德国的奥格斯堡市,在 16 世纪初期,计有手工业织工

6000 多人,至 17 世纪初,仅有织工 500 多人了。各个城市手工业的织布产量亦减少了 90%左右。

另一方面是商业的发展从繁荣转向萧条。

15 世纪期间,德国的商业兴旺繁荣,是仅次于英国的欧洲商业最发达的国家。国内商店林立,商品交易活跃,市场购销两旺,对外贸易也有很大的发展。德王查理等人通过建立各种城市同盟,如莱茵同盟、士瓦本同盟、汉萨同盟等组织来发展对外贸易,其中汉萨同盟名震欧洲。所谓汉萨同盟,就是指 1358 年的德国北部各城市商人为保护商业贸易活动而共同组成的城市

同盟,计有 160 个城市参加同盟。在布鲁日等城市设有商站、货栈及专职商业人员。卢卑克城是汉萨同盟的盟主,经营的商品有粮食、毛皮、木材、呢绒、葡萄酒、金属制品、奢侈品和农产品等。15 世纪期间,它控制了 50%的欧洲大陆贸易,全部掌握了北海和波罗的海的海上贸易。它成为南北欧之间的贸易中介和桥梁。汉萨同盟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德国经济和工农业的发展。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因地理大发现,世界商路和商业中心转移,使德

国南北部各城市在欧洲贸易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汉萨同盟也日益衰落。1669 年,汉萨同盟解体后,德国商业也随着衰落,一蹶不振了。大量德国商人地位下降,变为荷兰、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商业资本家的业务代办。从此, 德国商业失去了昔日的繁荣昌盛和自主经营的面貌。

再一方面是工商业行会获得了连续的发展。

德国的行会象英、法等西欧国家的行会一样,都是封建社会城市中的行业组织形式。近代前期,德国行会组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其特点是行会组织数量增长,会员人数扩大。德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建立了各种行会组织, 它一般分为手工业行会和商业行会两种。在 15 世纪后期,德国的汉堡、卢贝

克、法兰克福、吕纳堡四城市计有行会 114 个,17 世纪扩大到 166 个。参加行会的人数约占城市居民总数的 50%左右。这个时期,行会在反对封建领主压迫和发展工商业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自 16 世纪以后,当英国等西欧国家控制行会发展的时候,德国的行会仍不断发展,行会控制着工商业活动,维护原有行规。一些行会组织的关门主义和排外倾向不断增长。有的行会组织利用各种手段对行会组织以外的手工业者和商人进行排挤、打击和迫害。各个行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范围的争执和矛盾,也日益激化。所以,行会的封建垄断性,开始影响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制约着德国经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