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近代前期,英国的工场手工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所谓工场手工业,就是指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它标志着工业从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过渡。英国工场手工业发展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①工场手工业人员增长。毛织业是英国的民族工业,16 世纪时期,英国毛织业工人占全国人口总数(350 万人)的 50%,并且有上升趋势。

②手工业产品出口额扩大。16 世纪中叶,英国呢绒产品出口量为 12 万匹。17 世纪中叶,呢绒产品出口量扩大为 25 万匹。毛织品出口额占英国商品出口总额的 30%以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783 页。

③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技术提高。16 至 17 世纪,英国工场主大都建立大型手工工场,运用当代技术设备。如 1564 年,英国人斯添普建立了一个呢

绒手工业工场,雇工 2000 余名,使用现代毛织机生产。

④手工业工场类型多样化。从 16 至 17 世纪,英国的分散式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向集中式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这个时期,工场类型很多,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小型手工工场,拥有工人 150 至 200 人;二是中型手工工场,

雇佣 500 至 700 名工人;三是大型手工工场,雇佣工人 1000 名以上。此外, 在采矿、冶金、金属加工、啤酒、造纸、制盐等工业部门中也建立了各种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场。

推动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解体、殖民扩张活动、引进尼德兰及德国的工业技术和资本。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