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关系的荫芽和成长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的,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①。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欧洲是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最早的地区。在 14 和 15 世纪,在欧洲国家的一些商业城市,如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米兰、尼德兰的佛兰德尔、法国的巴黎、德国的科伦、英国的伦敦等城市,都先后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萌芽,但直至 16

世纪才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所以,从 15—17 世纪,是欧洲封建制解体,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的时期,也是欧洲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制的过渡时期。它的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小农经济分化,出现了雇佣劳动

15、16 世纪,由于欧洲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小农经济的分化。大部分农民因被剥夺土地,贫困破产,沦为雇工;另一部分农民发财致富, 成为富农或租佃农场主,使用雇佣劳动从事农业生产。这样,在欧洲农村中便产生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783 页。

二是农村出现了手工工场

废除农奴制后,欧洲农村中出现了大量手工业者。开始时,他们在产品销售中同商人发生买卖关系,保持生产自主性。这就是由商人或包买商供应原料,收购产品;手工业者接受商人订货,利用商人供应的原料进行加工生产。于是,农村手工业者就成为商人控制的雇佣劳动者。为适应市场扩大和社会对产品需求增长的需要,商人实行就地收购羊毛等原料,雇佣手工业者进行生产,并将农村分散的家庭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建立集中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利用雇佣工人从事生产,支付工资。这样,在欧洲农村中便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其发展很不平衡,如:15 世纪中期,荷兰、英国的农村首先出现了手工工场;15 世纪末,法国才开始出现农村手工工场;德国农村手工工场产生于 16 世纪;17 世纪,俄国出现了农村手工工场。

三是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自 15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行会小生产者的分化,促进了城市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产生。城市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通过两个渠道: 一是城市行会内部阶级分化,一部分帮工、学徒沦为雇工;少数富裕行东控制行会,添置生产工具,扩大投资,利用雇工,将行会手工作坊发展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二是商人资本入侵城市手工业,扩大投资办工场,控制和剥削小生产者,导致了一部分商人创办的工场发展为集中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于是在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随着欧洲国家的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尼德兰等新兴阶级发动了资产阶级革命,从而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