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水与蔡侯祠

耒水,发源于湘赣边界的桂东县烟竹堡,流经资兴市、永兴县耒阳市、衡南县、衡阳市,在衡阳市耒河口汇入湘江。它的干流长度为 453 公里,流

域面积 11783 公里,在湘江诸支流中是最长的一条。它的流向是自湘东南透迄转向湘南。耒水的出名,似乎还是缘于蔡侯祠和杜甫。

我们先说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耒水上的一段轶事佳话。唐代宗大历九年公元 770 年四月,杜甫因避臧玠之乱,从长沙到衡阳。此时,他的舅父崔伟在郴州任录事参军,写信要他去。社甫从衡阳坐船,逆耒水而上,至方田驿(耒阳县境内)时,遇上涨大水,船被阻,在方田驿遭困好几天。船上没有食物, 杜甫也就饿了五天。后来,耒阳县令聂某(名字未留下)闻讯,派人给杜甫送去牛肉、白酒等食物,解除了饥饿的困扰。诗人非常高兴,于是写了一首五言诗。诗中除了抒发对聂县令的感激和赞美之情外,还在诗的结尾处表现出关心国事(听到问罪叛贼的消息,愁颜为之一开)、爱国忧民的情怀。

由于诗人在水困讥饿之中吃了县令送来的酒肉,后来不久就客死于长沙至岳阳途中,于是后来就出现了杜甫“饫死”(因吃酒肉而死)、“溺死”

(被河水淹死)两种说法。其实,这两种说法均不妥,都有违事实真相,有损诗人形象。著名中国文学史家、杜甫研究家肖涤非先生曾经撰文《论杜甫不“饫死于耒阳”》予以辨正。肖先生在文中列举了九点,认为“稽死”说与“溺死”说同样是“荒唐无稽之谈”。不过,从杜甫的有关资料看,杜哺在安史之乱以后,穷困潦倒,四处投奔以解决生计问题,确属不幸,更不幸的还在于诗人被水阻方田驿,饿了好几天,几乎丧命。后来县令闻讯送去酒肉,诗人破涕为笑,一饱口福(饱而已,并未致死)。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穷年忧黎元”的人民诗人,在耒阳为他筑了陵墓,还建了一匣杜陵桥。杜甫墓在今耒阳市杜陵书院(今耒阳市一中)内,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耒水之畔的耒阳(市),为蔡伦(公元?~121 年)的故乡。现今,这里还留存着蔡侯祠、蔡子池、蔡伦墓等古迹。蔡侯祠位于耒阳市城北蔡子池边,是一幢砖木结构的平房,外有围墙,古朴典雅。大门两旁镌刻着一副对联:“芳池月映,故宅风存”。堂内分前后两厅,四孔天井,檐上镶嵌着 600 年前(明初)旧祠留下的蓝色琉璃瓦档。前厅正面竖有一块两米高的白石碑, 雕花镌纹,十分雅致,上面刻着《整修蔡侯祠记》碑文,记述了蔡侯的生平和业绩。

蔡伦自幼好书,博学多才。他用树皮、麻头,鱼网等为原料,监造出一批质量较高的纸,既轻便又经济适用,被称为“蔡侯纸”。“蔡候纸”的发明,为我国及世界的文化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国汉代以前,记载文字的载体主要为龟甲、兽骨、竹简,十分笨重而且不经济。至西汉时期,我国劳动群众在蚕丝加工和沤麻过程中,制成纸状副产品,称为“赫棉”和“灞桥纸”,但未能推广。东汉明帝永平末年(公元 1 世纪中叶),在朝廷担任尚书令的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造纸方

法,获得成功。“蔡侯纸”很快就推广到全国。公元 6 世纪,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朝鲜、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蔡伦造纸比欧洲人造纸要早好几百年。适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事业和人类进步作出的伟大贡献。

蔡伦的这一卓越业绩,长期以来为人民大众所景仰和纪念,特在他的故

乡耒阳县城建庙立像。因蔡伦曾被东汉朝廷封为“龙亭侯”,故称“蔡侯寺”。千百年来,蔡侯寺虽然几经兵燹,却幸存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对此多次加以修缮,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古迹、胜地。

蔡伦墓在距蔡侯祠 100 米左右的地方。墓前的牌坊上,刻写着我国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挥毫书写的“蔡伦之墓”四个大字。蔡侯祠和蔡伦墓都是湖南省重点保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