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喜辣

在我国饮食风味习俗中,素有“北咸”、“西酸”、“东甜”、“南辣” 之说。西南(含湘西)一带,则嗜酸喜辣。尤其是湘西、黔东南、川东、桂北等地的苗、侗、水、瑶、土家、布依、毛难、汉等民族,嗜酸喜辣,千古成风。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名作《招魂》就对楚国宫廷中三种不同的酸食

(酸肉,酸浆,酸汤)作过出色的描绘。汉魂六朝时期,宗懔撰写《荆楚岁时记》,又对荆楚之地的“五辛盘”(就是葱、蒜、韭、蓼蒿、芥菜五种辛辣的菜)和善作酸菜有过甚为详尽的载述。

直到近现代,湘西、黔东等地苗族民众食物中仍有世代承袭的酸菜,苗胞长期以来作为“当家菜”的,也是青菜酸、辣子酸、萝卜酸、豆荚酸一类的酸菜。过去就是在老人过世葬后三天,家里请“苗老师”(巫师)举行招魂的仪式上,“苗老师”要背诵《招魂》中那份包括酸肉、酸浆、酸汤的古老“食谱”,以飨列祖列宗。

湘黔桂边界的侗族,流行着“住不离山,食不离酸”,“三天不吃酸, 走路打倒窜(腿软)”的谚谣。侗家待客的菜肴中,酸菜常占一半以上。其中酸鱼为酸菜里面的珍品;酸螺狮、酸小虾,酸螃蟹等,则是酸食中的异味。侗乡酸食,以腌制时间越长越宝贵。过去,有些侗胞生下孩子后,每年都要埋藏一坛酸鱼在地下,等到孩子成家立业(婚娶)时才取出食用。因此,有些埋在地下的酸鱼往往贮存达 20 年之久。

湘西一带嗜酸之风往往与喜辣结合起来,成为湖南菜中突出的风味—— 酸辣味。许多农村、山寨,简直是“无菜不辣”,“不辣不成菜”,“没有辣椒不待客”。其中尤以“苞谷辣”、“黄辣糊”等最为奇特,辣得遭到突然袭击(因从食物外面丝毫看不出很辣)的外地人顿时冒汗、出泪、钻心, 而本地人却哈哈大笑,忙送酸汤去“解辣”。更为有趣的是,喜辣之风乃至渗透到了婚嫁礼仪中。湘西、湘南的一些苗寨婚礼上,就有大唱“辣子歌” 的习俗,并且用它来斗智赛狠。据说,唱这种奇特的“辣子歌”还有“三部曲”:一是姑娘出嫁之前,同寨的姑娘们夜夜都要到老歌手家去学编学唱“辣子歌”,作好婚仪上“应战”的充分准备。二是在婚礼上,与男方歌手挑战对垒,充分显示女方的威力、智慧。三是婚礼结束“散客”时,客人辞谢, 主人送客,都以唱“辣子歌”来表示。婚礼自始至终,对唱“辣椒歌”成为主要仪程之一。它的进程中是:(男方)“挑战”(女方)——“应战”—

—(双方)大战若干回合——最后握手言欢,并以歌答谢。这样罕见而别致的婚礼,浓烈的辣椒味以及湖南人特有的“辣椒”性格,可以说是表现得淋漓酣畅,独树一帜。这里,不妨让我们来看看那里的男女双方是怎样以辣椒为“武器”进行“交战”的。当男方中的一位“楞头青”猛地挟上一个大辣椒丢进送亲的一个姑娘碗里——这是“点名”要她先吃辣子先唱歌。只见那位胸有成竹、落落大方的姑娘嫣然一笑,开口就唱:

辣子栽上高高向阳坡, 选择最浓最肥黑大脚, 天天挖松大脚勤浇粪, 辣子展枝散盘开花朵, 结出颗颗辣子太阳晒,

满坡满岭辣子红似火。 你家摘采辣子办喜菜, 摆出辣子炒肉几大桌, 我们吃了你家红辣子, 辣得口水流出几大钵⋯⋯

姑娘唱完辫子一甩,新郎家的小伙马上接着唱: 你把歌子唱完我来接,

看你是个头等辣子客。 我家缺肉少酒把你待, 只好上坡去把辣子摘。 炒出辣口辣嘴红辣子, 端出几碗几钵待贵客。 只怪穷山穷寨没好菜, 端出辣子待客无礼节。 我家烂肉淡酒没有味, 只有朝天辣子最出奇。 要想讨吃我家红辣子, 先要选出头等好角色⋯⋯

这样“弓拔弩张”、盘歌对答,一直唱到夜深“散客”前才罢休。但到最后,双方又握手欢容,再唱相互恭维的“辣子歌”依依告别。从湘西苗寨婚礼上大唱“辣子歌”的习俗,可以窥见西南一带嗜好辣子之风何等炽烈, 多么奇特!

湘、黔、桂一带饮食风味习俗中为什么如此嗜酸喜辣呢?大约有以下这么一些原因:第一,自然环境造成的。这一带许多人(尤其是少数民族), 长期住在深山邃谷,水泉冷涩,岚瘴蒸郁,需要常吃辛辣、开胃的食物,用以暖胃健脾,或者解热去痧。侗族等民族爱吃螺蛳汤,调以葱花、韭菜、番茄、青椒并煮开,既酸且辣,可振食欲;用作清凉饮料,则可防止中暑。第二,社会因素影响的。我国古代产盐基地主要在海、淮,作为内地的黔、湘一带,尤其是深山老林、交通险阻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严重缺盐。加上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歧视,采取“防蛮”、“困蛮”政策,即实行军事、经济封锁,不准商人把盐运进”蛮区”。因而,长期不知盐味的贫苦民众,不得不以酸菜、辣椒代“盐”作为调味。第三,便于生产和待客。山区偏僻阻隔,离开集市较远,客人到来,家里缺肉少鱼。即使托人从外买来, 天热路远也不新鲜。好客的主人常感内疚,而腌肉酸色则可解决这些困难。农忙季节,胯制荤蔬,随取随吃(不必用火煮或炒),十分便当。第四,传统风味的酷爱。饮食风味习俗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它凝结着各该民族(或地区)的智慧、技能以及民族心理素质、趣味爱好等,通过一些当地广大群众所厚爱的传统菜肴、烹调方式突出地表现出来。上述地区对酸鱼腌菜一类食物的特殊嗜好,就或多或少地保存了古代“苗蛮”、“濮越”、荆楚、巴蜀部族(民族)的饮食风味习俗。因而,尽管新中国成立以后缺盐之类的问题早已解决,但人们嗜酸喜辣之风却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