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吊脚楼

湘西、黔东苗族、侗族、土家族等民族大都住在靠山面水的地方,因此造房时往往利用山坡倾斜度较大或者濒临水、沟的一侧,使屋的前半部分临空悬出,从而盖起比比皆是、大同小异的吊脚楼来。这种吊脚楼,是干栏屋中的一种,朴实轻灵,古色古香,与楚建筑或巴建筑有着渊源关系。

湘西苗家吊脚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干,栏干上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悬柱有八棱形和四方形, 下垂底端常雕绣球和金瓜等各种装饰。吊脚楼结构一般为两层:上层为居室或待客;下层作贮藏粮食或存放杂物之用,旧时还饲养牲口。上层室外为走廊,多为妇女女红劳作(绣花,挑纱,织锦)场所,或者观花赏月之处。黔东苗族吊脚楼的走廊上安有“美人靠”(苗语为“安息”),站在“美人靠” 凭栏远眺,就能赏览山区风光,家乡胜色,这与屈原《招魂》中描绘的“高屋邃宇,槛层轩些。层台累榭,临高山些”(这里是高堂深宇,有栏干的几层高屋。层层的平台,叠叠的水榭,面对高山。)何其相似,楚宫之台高峻, 可以纵目远眺;楚宫之榭空灵,宜于游目四顾。楚建筑的这些民族(地方) 特色,在苗族吊脚楼的“美人靠”和走廊上体现得相当鲜明。

湘西、黔东苗族吊脚楼历史悠久。据有关史籍载述:“苗族初迁湘西,多居山洞,结草为庐,以蔽风雨。事起即建造岩墙木屋,耸以吊楼⋯⋯”可见苗家吊脚楼由来甚久。后来经过历代苗族能工巧匠的精心设计,不断加工装饰,使建构更为古朴而实用,美观又大方,给苗乡山寨增添了绚丽色彩。湘西土家族也有吊脚楼(多表现在正屋左右前侧的厢房上面),但不如

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的典型。鄂西、鄂东吊脚楼的独具一格在于它的厢房和” 签子”。土家民居的厢房,必定是吊脚楼,因为即使是在平地上起屋,厢房一侧多向外扩展,因而临空悬起,建成了“吊脚”(湘鄂两省丘陵山区的一些汉族地区亦如此)。厢房的三面(或两面)兜转的“签子”或者走廊,以及复盖走廊的“丝檐”,往往是人们重点装饰的地方,显得阿娜多姿,十分美观。这种别出心裁的建筑形式,显然是与楚建筑、巴建筑有着一定的传承的渊源关系。

在湘西、黔东诸民族的吊脚楼中,以通道县一带的侗族吊脚楼保存得最为古朴、完整。这一带的吊脚楼保持了百越民族古老的干栏式建筑特色。它们大多是三层以上的“吊脚”木楼,人住楼上(二层和三层);木楼有走廊伸出,饰以栏干,栏干边备有固定的长凳(类似苗族的“美人靠”)供人休息,楼下(底层)则为猪牛牲口杂屋。这种木楼,高的甚至有五六层。结构严谨,样式美观,全部工程不用一颗钉子,全是卯榫嵌合,充分显示出侗族建筑工艺的高超。

侗族吊脚楼室内的布局大体是:二层楼的中间为堂屋,有火塘,为做饭和待客的场所。侗家保存了越人“坐者蹲踞”的古俗,饮食时用的是矮脚几案。火塘旁边,则是妇女们纺纱和姑娘们与男青年“坐夜”(谈情说爱)的地方。堂屋两侧一般是父母或兄嫂居住。三层楼(及三楼以上)为未婚子女的住室。

湘西的古风异俗尚多(如巫教摊俗,“洗三”、“过关”——成年礼俗, 银饰、蜡染,猪俗牛俗⋯⋯),限于篇幅,不得不割爱,其中有些奇风异俗, 则留到湘南、湘北旅游民俗区有关的地方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