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文化的基调

洞庭湖畔的船俗、渔俗,湘东丘岗地带的猪俗、牛俗,湘西山区嗜酸喜辣和吊脚楼的饮食、居住习俗,湘南地区的盘王节、敬鸟节以及“尝新”、“抬狗”等岁时节令风俗,都可使人明显地感觉到它们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非常密切。更具体地说,这是由于南方山野劳作的现实生活及劳动旋律等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一种有内在联系并且显现出共同格调的主旋律,也就是稻作文化的基调。这种南方独特的稻作文化基调,与我国北方的麦黍文化及西北的游牧文化在内容、形式、韵味方面遇然不同。

从考古发掘出来的资料表明,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东起沿海,西至云南,北达陕南,南跨海南,均属稻作文化区域。湖南以及湘、鄂、川、黔边界,正是在稻作文化范围之内,这一带雨水丰沛,土地肥沃,气候温和, 无霜期甚长,很适宜于水稻生长(许多地方一年可以生长两次——双季稻)。而且,从境内广泛流传的炎帝神农神话、鬼谷子传说、“五谷神”神话传说以及澧县三元宫新石器时代遗址(属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来看,洞庭湖及湘、资、沅、澧四大水系流域的稻作文化历史十分古老而悠久。

稻作文化的基调,不但可以囊括“芙蓉国里”现今流行和与农业生产颇为直接的许多习俗风情,而且也可解释不少古老而神奇、谲秘且荒诞的原始遗风。也就是说,它与一些巫风楚俗——楚文化以及更为旷古的风俗有着内在的、深远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