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家鼓楼

在湘西、黔东侗族地区,许多侗寨都矗立着高高的、美观的鼓楼。到侗家寨子去,在山屏水绕的寨外,远远的最先看到的就是鼓楼。走近去,在寨子入口处即是高大宽敞的鼓楼(又称“荆门”)。鼓楼的旁边为芦笙坪,地坪的旁边设“先母坛”(即“萨坛”,为祭祀侗族女始祖萨神之所在),地坪对面有小舞台。在这组公共建筑物的后面,才是各家各户的住屋。这种以鼓楼为中心的村寨格局,在侗族地区非常普遍。它把原始遗风(鼓楼为侗族祖先最早的公共场地,并且一直传承下来)以及干栏式建筑融为一体,从而保存了越、楚古老建筑、居住的风俗及特色。

侗族鼓楼以宝塔式鼓楼最为常见。鼓楼底座宽大,成四方形;顶部锋锐, 呈铁尖状;它一般为三、五层或九层;也有一层、七层的,以及十一、十三、十五层的,最高的达十七层。侗族鼓楼的层数均为奇数,与汉族宫殿式、层数多为偶数的鼓楼显然不同,这可能与某些少数民族的哲学中的“一分为三” 的观念有关。

侗族鼓楼建筑时,以一根 10 多米长的红杉作顶天柱,立在斗拱角层的中心;在柱尖上穿上两口俯仰相扣的铁锅,加五口陶瓷杯,逐层收小,留出一米长的铁尖向上,形成锋锐的顶峰。鼓楼内部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柱、枋的横穿、斜挂、直撑,一律采取榫与悬柱结构。顶阁下面各层梁上用竹钉钉上橡皮,以大小羊桃棰烂与石灰拌合架瓦。这种古老建筑既严谨又牢固, 古朴美观。檐角下面绘上龙、凤、鱼、虾等动物图案,画栋雕梁,飞檐翘角, 显得美丽壮观。

鼓楼的底层宽阔,由 8 根或 16 根圆柱支托,四周设长凳,中间安火塘。寨子里的人们(尤其是寨老、“款老”等)常在鼓楼里面宣讲乡规民约或保护生产的古老款词;商议围猎、烧山(开辟林牧场)、兴修水利、修桥补路等事宜;传播生产经验,调解民众纠纷;接待外寨来客或研究抵御外敌措施; 弹唱琵琶,传授歌艺;商量祭祀祖先活动,安排若干年一度的祀“萨”事宜等等。因此,鼓楼乃是侗族进行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其实用价值是多方面而独特的。

把宝培的形状与干栏的建筑(如基本上下两大层,鼓楼内部全为卯榫嵌合)结合起来,把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结合起来,充分显示出自己民族的鲜明民族特色和高超的建筑工艺,这正是侗家鼓楼突出的特点,也是侗族传统文化高度发展的鲜明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