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庙及永州八景

沿湘桂铁路,溯湘江而上,旅游到湘南名城永州,首先就会使人想到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及其柳宗庙。因此,我们就从这里说起吧。

位于永州市潇水西岸的柳子街,这是一座三进三开的古建筑。此建筑最旱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公元 1144 年),现存的柳子庙为清光绪三年(公元

1877 年)重建,系砖木结构,有戏台,歇山殿,中殿,后殿。

这座柳子庙,是为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而建。柳宗元(公元 773~819 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贞元进士,任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公元 805 年),因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先贬为邵州刺史

(未到任),再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在永州谪居整整 10 年,为民众做过不少好事。

由于长期受政治迫害,加上悲愤忧郁的生活,使得柳宗元有机会接近和了解劳动群众,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文章和诗篇,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苦难,揭露了反动统治者对他们的残酷压迫和盘剥,同时也抒发了他抑郁不平之情。生活在永州及柳州期间,柳宗元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民众非常怀念他。千百年来,永州等地一直流传着《治染溪》、《镇火鸟》、《除蟒》、

《妙计救穷人》等赞颂柳宗元的德政的传说故事。

柳子庙前的一条小河,原名冉溪,可能是姓冉的人家住在这里。后来溪里的水呈黑色,像染料一样污浊墨黑,所以又叫染溪。柳宗元贬到永州时, 不庄城内繁华之处,却搬到这条小河的旁边来安身,并把它改名为“愚溪”。经过沿溪数十里实地查看和深入乡野了解民情,他终于弄清楚了溪水变黑的原因。于是,提出植树造林、固定水土、撒石灰、清淤泥、净化溪水并且逐段筑坝的治理方案。沿溪广大民众纷纷出款捐粮,最后把染溪治理好了,恢复了以前清澈见底的面貌。

住在遇溪之畔,柳宗元写了《八愚诗》,并纪(刻)于溪石上,可惜早已磨灭、失传。现在还能读到的,只有《愚溪诗序》这篇优秀的散文。在这篇名作中,柳宗元不但叙述了愚溪的地形景色,以及愚溪命名的由来;更重要的是在文中抒发了其抑郁不平的情感——作家为僻远地区的美景不为世人赏识鸣不平,更为自己的志仁高洁而累遭排斥打击发出无比的悲愤。

在永州贬谪期间,柳宗元还写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永州八记”。其中所记的西山、钴母潭、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等处,至今仍是永州有名的旅游景观,下面说“永州八景”及其它时还会谈到。

永州市柳子庙内,现在还保存着有名的《荔枝碑》(因碑文首句“荔枝丹兮焦黄”而获名)。此碑的碑文系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所撰,字是宋代大诗人、书法家苏轼所写,内容为有关柳宗元的事迹,均达卓绝,故称“三绝”。此外,还存有清人《重修柳司马先生庙记》等碑刻。永州柳子庙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在唐宋时代,湖南的“潇湘八景”已享盛誉。杜牧、张松龄、柳永、米芾等名家,分别留下了不少关于潇湘的题咏。北宋的宋迪在嘉祐八年(公元 1063 年)来永州,绘成潇湘风景平远山水八幅。沈括《梦溪笔谈》载:“宋迪工画,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白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 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谓之八景。”李宗澍集景成诗,题为《八景》云:“雨入潇湘阻夜游,月华空忆洞庭秋。帆扬远浦归心切,雁觑平沙

落热遒。夕照卦村渔唱起,晚钟出寺茗烟浮。晴岚山市宜沽醉,莫待江天暮雪稠。”

上述八景中的“潇湘夜雨”,既是湖南(潇湘)八景之一,也是永州八景之首。“潇湘夜雨”(又名“苹洲春涨”)是指潇水与湘水汇合之处的苹岛(又名“浮洲”)在迷蒙的雨丝中的给人以朦胧的美感。岛上古木参天, 幽静秀美,如在苹岛夜宿,可河畔观雨,卧听江声;黄叶古渡,江无风月, 渔舟唱晚;或者听当地老人娓娓不绝他讲述《浮洲的传说》,定会为渔哥与仙女守护家园而勇于牺牲的精神所深深感动。这些,都是极富诗情画意的, 令人神往。“香零烟雨”也是永州八景之一。香零山屹立于永州市城东五里许的苑江桥对面的潇水中央,为一座岩山小岛。据《水州府志》载:“山曰香零,是生香草,‘零’与‘苓’古通,故名。”零陵当地流传的《香零山上的金鹅》传说故事,讲述两只天鹅为了保护家园而永远生活在香零山上与恶龙不倦的斗争,其忘我精神同样感人甚深。柳宗元在《登蒲州石矶望江横口,潭岛深回斜香零山》中写道:“偶回故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在观赏汾河石矶(水中小石)时,犹然念念不忘远离千里的香零山之美景。”足见香零山迷人之深。清代同治年间,有人修建观音阁于香窖山上,石木结构而以石为主,且有僧居住。近年来经过维修,故阁重显神威,游人络绎不绝。此外,“永州八景”还有“山寺晚钟”(即始建于中唐的法华寺,又名高山寺),“绿天蕉影”(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出家修行种蕉练字的旧址),“朝阳旭日”(即黎明时分,于潇水西岸的朝日岩上观日,朝霞满江,山水氤氲, 激射成彩,构成永州胜景“朝阳旭日”)等处。

前述柳宗元名作“永州八记”中记述的“西山”、“钴母潭”、“小石潭”、“袁家渴”等处,现今仍为永州市游览的重要景观。如钴母潭,位于柳子庙右侧西北面,其形状似熨斗,古代称熨斗为“钴母”,故称。钴母潭内都是天然石头,凹陷深湛。柳文中描绘的“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曲折东流⋯⋯其清而平者且十余亩”的状况,今犹历历在目。在潭的北岸山脚一处悬岩下有一石泉,历冬不涸,一弘清流,直坠潭中,这就是柳文里写的“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瀑然的泉。”泉水清澈,至今仍为人们所用。又如小石城山,在愚溪以北,距离永州市城区大约 0.5 公里。柳文中写的“土断而川分”,“其上为睥睨梁之形”等旧迹,以及有“积石横其垠”的积石仍存。积石下的水井之水,清澈可饮。登山环观,依山傍水的高大建筑群(现为永州市工业区,有造纸厂,氮肥厂,酿酒厂等),公路上往来如梭的汽车, 潇水、湘江中的点点白帆,土山上面的成片茶林,水田中的金黄稻谷,不尽的动人景象尽呈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