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摆手”

湘西、鄂西、川东土家族聚居区的村村寨寨,每年正月新春(初三至十七)都要举行“摆手”(土家族叫“社巴”〕活动。这是土家族人纪念自己的祖先并且祈求神灵福佑的隆重的民族祀典,同时也是土家族广大群众最喜爱的大型的文化娱乐活动。因而,“摆手”可以说是土家族古老的祭仪与欢乐的游艺相结合的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

“摆手”是在土王祠的摆手堂进行。摆手堂上,陈列着丰盛的祭品,先由主持祭仪的“梯玛”(巫师,俗称“土老师”)进行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只见他身穿法衣,头戴凤冠,手执八宝铜铃,在摆手堂内念诵土话经文。次后,他带领大家行三跪九拜的大礼。再后,他拿一把竹扫把,在堂内作扫进扫出之状,口中念念有词,把“五谷丰收”、“六畜兴旺”、“四委平安”、“人寿丰年”这样的好东西扫进来;将“是非口舌”、“打牌赌钱”、“杀人放火”、“乌烟瘴气”之类的坏东西扫出去。最后,“土老师”和大家一起跳摆手舞、唱摆手歌,玩“故事帕帕”。整个摆手活动,短的一个晚上, 长的则是三、五或七个晚上。

根据时间的长短,祭仪的繁简和歌舞的多少,土家族“摆手”有“大摆手”与“小摆手”之别。湘西龙山县的马蹄寨、农车、岩冲及古丈县的田家洞等地,均以“大摆手”而出名,这些地方的“摆手”从正月初九开始,至十二日结束,整整四天三夜,热闹非凡,尽情欢乐。

整个“摆手”(自然是指“大摆手”)活动中,以唱摆手歌、跳摆手舞、表演“毛古斯”和玩“故事帕帕”等项最受广大民众热烈欢迎。摆手歌(合舞〕是土家族著名的史诗古歌,内容十分古老、丰富、深邃。它由四大部分组成,长达数千行(已整理成书,1989 年由岳麓书社出版)。其中第一、二、四部分分别为“人类来源歌”、“民族迁徙歌”、“英雄故事歌”,作为土家经典世代传诵,只有“梯玛”能唱,内容比较固定而且庄严。第三部分” 农事劳动歌”较为自由、活泼,是在祭祀之后,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到摆手坪去跳去唱,随着舞蹈和歌唱,把当地一年四季的农事生产过程全部唱完。

土家族人的“摆手”和“摆手歌”,凝结了土家民族的历史、风俗、文艺和语言等领域的精华,为该民族长期以来生产(主要为农业)和生活的“百科全书”,也被奉为本民族经典的传世瑰宝,在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文艺学、艺术史、语言学等社会科学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世代传承,千古不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在以“大摆手”而闻名遐迩的湘西土家族山寨,春节期间仍然可以观赏到“摆手”,听到摆手歌。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湘西士家族的“摆手”活动及摆手歌的宗教色彩已大大减弱,浓郁的文化娱乐气氛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