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赛龙舟

洞庭湖边一些地方,在每年的传统节日中,除了春节(过大年)之外, 最看重的要算“五”(端午)、”九”(中秋)“腊”(月)三大节,而最热闹的则是端午节。洞庭湖畔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插菖蒲和艾叶、吃粽子, 吃大蒜、采药、熬药洗澡、饮傩黄酒、赛龙舟。

先说插菖、艾。即在端午节的早晨,各家各户把准备好的菖蒲、艾叶(或葛藤)插在门上,用来避邪。关于这种风俗的来源,洞庭、潇湘之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为张天师出来收拾瘟疫虫毒,他以菖蒲为剑,艾叶为虎,葛藤为绳索,斩除并捆绑一切瘟疫、妖孽。湖南民间流传这样的歌谣:“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五毒化灰尘,妖邪归地府。”另一种说法与《白蛇传》传说故事有关。法海和尚告诉许仙,要他在门窗上插着菖、艾、葛来对付白蛇。据说,草蒲是斩妖剑,艾叶是打神鞭。葛藤则是捆仙绳。插上这些东西, 白蛇便无法逃脱,这些歌谣和传说自然各有自己的倾向,但蒙上了不少历史的尘垢。我们只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拭去其中迷信色调的尘垢,就会发现它们蕴藏着的光彩和魅力。

按照民间习俗,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有许多瘟疫、邪恶出现,所以要采取各种防范举措。认真分析,除芜存青也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端午节时,天气开始炎热(尤其是在南方),细菌病毒活跃起来,故而疾病甚多。所以,人们在端午节前后需要进行一次防治疾病的活动,或者采集一些常用的药物备用。此种情况的折光反映,便是一系列的防病、治病和辟除邪气的风俗习惯的出现与传承。因而端午节的另一名称叫做“天医节”。早在汉魏六朝时期,《荆楚岁时记》即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禳毒气。”《燕京炎时记》亦云:“端午日用菖蒲艾叶插于门户,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这种古老习俗在于百年后的今天,仍在岳阳、长沙、湘潭等地十分流行。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考察,菖、艾、葛等物确有药物疗效。菖蒲含挥发性芳香油,有通神、通窍、杀菌、理血、活血的作用,能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跌打损伤、疮郱肿毒等症。把菖蒲放在水缸里, 能杀灭蚊虫、孑孑以及解毒。艾叶则清香避秽,有理气祛寒、暖子宫的功效。内科常用它治腹痛、经闭、月经不调、子宫出血、胎动不安等症;外科则用它治荨麻疹、湿疹、疮癣诸病;用艾叶熬水洗澡,能去风毒;艾叶还是针灸时不可少的药物,用艾叶捣搓成艾条,放在人体穴位上点燃熏灸,是很有成效的传统疗法。葛藤有退热、止渴、透斑疹的功效,为治疗感冒头痛、项背强痛、热性病烦燥、口渴、痢疾、肠炎、小儿麻疹下透的良药。葛藤还是解酒毒的佳品,叶捣碎外敷可止外伤出血。

当然,一般人下一定具有上述这些医药知识,但是,地处卑湿、滨临湖区的岳阳、长沙一带的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着端午节插菖、艾的古老遗风, 是千古不衰、人皆效法的习俗。

再说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南北方许多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共同的风俗习惯。在湘北岳阳、澧县一带,在洞庭湖畔和汨罗江边尤其是如此。吃粽子的习俗,自然与屈原有着密切的关系。鄂东、湘北等地流传一首《粽子歌》:“有角有棱,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身熬煎。”此歌既是对粽子的描绘,更是寄托了荆楚、湖湘人民对屈原的怀念。

关于粽子与屈原的密切关联,古代典籍及近现代仍在口传的故事均有不少资料可以说明。《荆楚岁时记》载:“端午⋯⋯以菰叶裹黏米,谓之角黍⋯⋯或云亦为屈原,恐蛟龙夺之,以五彩线缠饭投水中,遂袭云。”《续齐谐记》载述更详:“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间大夫, 谓曰:‘君常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近现代长沙一带口头流传的风俗传说《端午吃粽》与《续齐谐记》载述的故事情节大体相近,而且更其接近现实生活一些(比如关于“三闾大夫”的出现——与堂屋里供奉的屈原像“一模一样”,关于粽子的原料及其包法等)。故事的结尾还特地说到:“⋯⋯此后,便一样用箬叶包糯米,成了今天的粽子⋯⋯”

从以上三则资料获悉,千百年粽子大体上经历了三次较大的演变:开始为角黍,即“以煎叶裹黏米”;稍后出现筒粽,就是“以竹筒贮米”并“以楝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用的什么米虽未明说,似乎沿袭下来的仍是黏米);再后才是粽子,系“用箬叶包糯米,成了今天的棕子。”征之于史籍, 也大体如此。据东汉应助《风俗通义》记载,端午节前一天(五月初四), 用菰叶裹黏米和枣栗,用灰汁煮熟的角黍,此种节日食品为“取阴阳包裹之象也⋯⋯所以赞时也。”可见角黍之出现甚早。西晋周处《风土记》及南朝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述的均为“角黍”,乃是先秦两汉端午节日饮食习俗的延续,但到比宗懔稍后的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里却有了筒粽。再后的《事物始原》记载的粽子,已是制法各异,品种繁茂,有角粽(角黍)、筒粽、菱粽、锥粽、九子粽、秤锤粽等。唐明皇吃了九子粽后赞不绝口,还赋诗纪事。宋代的“艾香粽子”,陆游也为之写诗。明代弘治年间(公元 1488 年以后)粽子的花样,品种更多。清代乾隆年间(公元 1736 年以后) 的“火腿粽”流传至今。

今天,岳阳、长沙等地的粽子丰富多彩,应有尽有。从粽馅来说,有肉棕、火腿粽、鸭丁粽、豆沙粽、枣泥粽、栗粽、什锦粽、冬菇粽、碱水粽⋯⋯ 反映出人们的嗜好多样和对美食的不断追求。

从上面引用《荆楚岁时记》、《续齐谐记》和《端午吃粽》三则资料已经知道,端午佳节赛尼舟的习俗同样与屈原有关。然而,赛龙舟的风俗却并不是从屈原开始的。

根据闻一多先生研究,龙舟的制作和使用,原是经常与水打交道的民族

(氏族、部族)把龙的文身扩展到了身体以外的器物用具上面,从图腾文化而演变为民族节日。因此,闻一多先生指出:“端午(节)是个龙的节日, 或者干脆叫做“龙子节”。因而,在屈原之前,民间早已流传了赛龙舟(或称“龙舟竞渡”)的习俗风情和传说故事;而龙舟所拯救的对象则分别是曹娥或伍子胥等孝女、贤臣之类的人物。战国时期,楚国人民为了怀念忠贞爱国的屈原,又把这一古老风俗附会到了“三闾大夫”身上。至南北朝及晋代, 由于爱国诗人屈原的巨大影响较之曹娥、伍子胥及越王勾践更为深入人心, 因而,吃粽子及赛龙舟的“缘起”均归之于屈原一人,并且迅速成为“定论” 而直流扩布。经过唐、宋、明、清历代诗家文人的吟唱,著述(其中最突出的如《岳阳风土记》、《武陵竞渡略》等书),屈原与赛龙舟习俗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限于篇幅,古代楚湘之赛龙舟,我们就这么“一笔带过”吧。下面,主要说说近现代洞庭湖畔赛龙舟的情况,特别是岳阳——汨罗江“国际龙舟节” 的盛况。

先说汨罗江边的赛龙舟和“做故事”,作为屈原怀沙自沉,龙舟竞渡故乡的汨罗江,赛龙舟的风俗及其传说自然会更多。更吸引人一些。比如《汨罗江上水倒流》、《汨罗江龙舟凤尾的由来》、《五月初五划龙船的来历》、

《回龙门的来由》、《黄狗恋坡》等(均见《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岳阳市分卷》),都是十分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据说,每年端午节前后,在涨“端午水”时,洞庭湖的大水会倒流到汨罗江里。这种“西水倒流”的罕见景象,传说是洞庭龙王爷护送屈原尸体返回汨罗江边玉笥山下。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当地民众闻讯纷纷划船去抢救。人们在汨罗江上打捞了三天三夜, 也没有找到”三闾大夫”的遗体——原来已经漂流到洞庭湖里去了。根据虾兵蟹将的禀报,洞庭龙君派去的“人马”很快发现了屈大夫尸体。然而,怎样才能送回汨罗江边的玉笥山下呢?洞庭龙君只好去向杨子江龙君求援。杨子江龙君一听要送忠臣返回定居之地安息,赶忙连夜之间化雪山之水,涨起漫江激流。这样,随着倒流的西水,屈大夫的遗体也就安然到达目的地,被渔民们捞起葬于玉笥山下。

这些充满幻想浪漫情调的传说故事,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畔民众对他们无限景仰的忠臣、诗人的厚爱。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渔民们在汨罗江上竞相打捞屈原的尸体,正是龙舟竞渡(赛龙舟)风俗的滥觞。

正是缘于上述原因,汨罗江也不但世世代代、年年岁岁赛龙舟,而且有关的习俗、制度长期流存,甚至出现了一些为外地所无的“绝招”。从制造龙船的“送红”到龙舟下水,从龙膛的“朝庙”(往屈子祠祭奠)到操练、竞渡以及“胜归”,汨罗江畔赛龙舟的风俗独具特色,而且井井有条。其中特别是“做故事”,可以说是汨罗江边的一个”绝招”。当然,“做故事” 并非湘北独有,亦非赛龙舟的特产。从湘北看,端午、中秋和腊月(即“五、八、腊”)都有这类活动。不过,缘于气候等原因,似乎中秋节和腊月“做故事”更酣畅、更壮观,端午节“做故事”只是偶尔出现。

所谓“做故事”,是一种戏剧造型。就是选择一些传说故事中有代表性的场面,以真人扮演剧中人物,并把它固定在一个特别平台的铁支架上,伴随着锣鼓、鞭炮声,由人们抬着游行。这种别致的、很有吸引力的游艺民俗, 在湘北、湘中一带颇为流行,尤其是汨罗江边的归义、新市、长乐等集镇最负盛誉。

根据扮演人物的多少,演员能否在台上活动等情景的不同,“做故事” 一般分为高故事、低故事和走故事三种类型。常见的剧目为《女媭抚琴》、

《断机教子》、《青河桥比剑》、《蒋世隆抢伞》、《韩湘子化斋》等。“做故事”走街串村时,前前后后还有虾子、四不像、彩龙船(旱船)、渔翁戏蚌之类的民间歌舞,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再说湘江之畔的端午节与划龙船。端午赛龙舟,在湘中的长沙、湘潭、益阳、娄底等地也很流行。不过,这些地方关于划龙船来历的传说与汨罗江边的传说并不尽相同。长沙,望城县的梨、东湖、梨丘、坪塘、高塘、日泉、铜官、靖港一带流传着划龙船是为了纪念金角老龙的传说故事。它的故事梗概大致是这样的:很久以前旱灾严重,老百姓天天求雨而无济于事。一天, 掌雨的金角老龙变作人形私访京城,且与鬼谷子仙师就何时下雨、下多少雨

赌输赢。为了获胜,金角老龙竟然私改风雨簿。玉皇大帝怪罪下来,决定五月初五午时要斩金角老龙的头。金角老龙托梦给唐朝皇帝求救,唐太宗应允, 但监斩的丞相魏征届时还是在睡梦中斩了金角老龙的头。龙头滚落皇宫,冤魂(因原答应救,却仍被杀,故成冤魂)闹得京城不得安宁。唐太宗只好敕封金角老龙“每年正月连头十五日,五月脱头五天。”也就是黎民百姓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仿制连头金龙耍十五天(即舞龙灯半月);五月初一至初五, 把龙头放在船头(即划龙船)竞渡五日。显然,这一风俗传说内容颇为驳杂, 其中既有与龙图腾有关的一些初民信仰的故事片断,又有唐朝皇帝、丞相关于监斩金角老龙的仙凡纠葛的传奇逸闻,也就是史前图腾文化残余与封建帝王传说轶事混杂一起。对此,限于体例与篇幅,姑且不拟深

长沙、望城县的梨、靖港等地划龙船及舞龙灯中至今仍然残存着遥远古代的龙图腾的某些余痕。比如,划龙船唱的某些龙船歌,舞龙灯时抓米打龙头,舞龙后的“斩龙”仪式等都是。流传在浏阳河畔梨镇划龙船时唱的《谢茶酒歌》,其中唱道:

⋯⋯

多谢又多怜(啦),

多谢香花宝烛谢神龙(啦), 信神者龙神保佑,

作田者五谷丰登,

⋯⋯

明显地体现出祭龙祈年的主旨。它与远古时期农耕氏族(部族)共同的一种生产礼仪——在氏族神灵面前歌舞娱乐并占卜农业收获是遥遥相通的; 与明代《武陵竞渡略》记载的“划船⋯⋯以卜岁”则是一脉相承的。至于湘江下游舞龙灯时抓糯米打龙头的习俗,其渊源亦甚古老,当与古代祭龙投食有关联。现今的糯米,即是远古时期祀神用的精米,即“糈”。《山海经》及屈赋中多次出现“糈”,系祭龙飨神的重要食物。舞龙灯时抓糯米打龙头, 当然是意味着把糯米投给金角老龙吃,以讨其欢心,从而祈求赐福地方、五谷丰登。它与《荆楚岁时记》、《续齐谐记》等典籍载述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龙,是有传承关系的。

最后,说说洞庭湖滨国际龙舟节。世代相承的赛龙舟风俗,不但在我国大陆盛行,在台湾、港、澳也颇流行;在范围甚广的东南亚汉人社会以及越南一带,亦可见到龙舟竞渡活动;日本冲绳、长崎等地的“爬龙”(或称“排龙”、“哈利”),也与中国的龙舟竞渡有关。这些,表明端午节赛龙舟早已成为世界性的民俗文化现象和国际体育竞赛活动。

80 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国许多城市、地区都利用本地(或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或名特产作为契机,纷纷举办××国际文化节。即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使这个地区或城市走向世界,也使世界了解这个地区(或民族)或城市,以深化改革开放,加速经济、文化发展。正是基于上述情况, 1991 年 6 月 16 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当年行吟过的、也是诗人第二家乡的湖南岳阳市举行了首届国际龙舟节。

据统计,’91 中国湖南汨罗江国际龙舟节,参加龙舟竞赛、经贸洽谈、旅游观光、学术交流(第一次屈原国际学术讨论会同时举行)等活动的境外、境内宾客约 10000 人,赛场、交易会场及联欢活动的参加者多达 60 万人。汨罗江边。洞庭湖畔的龙舟竞渡如此盛大、隆重,确实是史所未有。

首届国际龙舟节不但盛况空前,而且传统色彩很浓。整个龙舟节期间(历时两周),“龙舟文化”的气氛十分浓烈。汨罗江、洞庭湖本来就是“龙船的故乡”、“龙舟文化”的孕育地(故岳阳有“龙城”之称)。今天,在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异彩纷呈的龙船和“龙舟文化”使得岳阳(巴陵)这座古老的城市显得朝气蓬勃而又诗意盎然。此次国际龙舟节,是“以舟为媒,以文促贸,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其主旨。围绕着主旨·开展了一系列的“龙船文化”活动,诸如“龙头祭”、赛龙舟, 由于姿百态的巨龙及迎风招展的“龙旗”组成“龙的世界”——”龙城一条街”;举办“相会在龙城”的文艺晚会;评选“屈原杯”粽子;编辑出版诗词楹联专集《屈原颂》;拍摄电视剧《屈原魂归故里》等等。而贯穿这些内容丰富、色彩绚烂的节日活动的主旋律,则是此次国际龙舟节的主题歌《龙舟歌》、竞渡曲《赛龙舟》和迎宾曲《等你来盼你来》。所有这些,把“龙舟文化”的浪潮从一个高潮推向另一个高潮,紧紧地攫住着直接参与或者场外关切的每一个人的心。

篇幅有限,这里只能以“尤头祭”为例,说说此次盛大节日的“龙舟文化”的浓烈气氛。祭尤是龙舟竞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赛龙舟的“序幕” 的传统仪式,更是召唤以身殉国的屈原忠魂的古老礼仪。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之前,仍然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因素的“龙头祭”。1991 年端午节上午,祭龙队伍经过“骚坛”等地,到达屈子祠门前。“龙头”被抬进祠里,安放在“故三间大夫之神位”下面。一位台湾运动员和一位香港运动员受来自世界各地的 27 支龙舟队的委托,给龙头“上红”——把一条红带披在龙头上面。中国龙舟协会负责人王天佑等向龙头敬献了花篮。当地民众代表献上对联,赫然大字展现在人们眼前:

浪卷旗飞五月龙舟争竞渡; 天荒地老千秋百姓哭忠魂。

接着,主祭人宣读了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睛”)。尔后, 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往汨罗江,奔向洞庭湖(岳阳市南湖龙舟赛场),这一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迅速传往世界各地,特别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栖息之处,泛起多少人心灵的激荡,引起多少礼赞和祝福。

1993 年,湖南岳阳、江西九江、北京及香港,又有分有合地再一次举办了国际龙舟节,进行的时间更长,异彩更为纷呈(如从陕西黄陵县、湖南炎陵县分别取来黄帝、炎帝“圣火”,汇合于岳阳南湖龙舟赛场等),场面更为宏伟。今后,在南方江河湖海、长江沿岸、洞庭湖滨、汨罗江边,还会有更多的不同类型的龙舟节出现,龙的传人和“龙舟文化”将永远盛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