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与瓷城(醴陵市)

在湘江诸支流中,渌水的名气远不如侧阳河和满水。但是,由于它与湖南著名瓷城——醴陵市关联,又是我国现代烟花爆竹生产的主要产地,还拥有渌江桥(状元洲)、渌江书院等名胜古迹,对游览湘东风景名胜区和了解湘东文化发展的轨迹颇有帮助,所以需介绍一下。

渌水,发源于江西萍乡市千拉岭南麓,西流经过醴陵市、株洲县,在渌口汇入湘江。它的流域面积 5675 平方公里,于流长度 166 公里,在湘江中下游支流里面也只能算是“小弟弟”。

渌水流经醴陵城区(市)时,在这里留下了状元洲、渌江桥及渌江书院等名胜。清嘉庆年间《一统志》载:“洲过县门前,醴陵出状元。”故名“状元芳洲。”此洲状如纺锤,长 510 米,宽 90 术。明时为菜园,清时辟为桑园。

1930 年,红军回师赣南,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就设在“状元洲”。近年来,洲上旧房多已拆掉,新建了市文化局、图书馆、文化馆、露天电影院等,成为醴陵市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之一。

渌江桥初为九墩十孔石拱桥,长 170 多米。宽 75 米,始建于南宋宝佑年

间(公元 13 世纪中叶),后累遭水害而毁。公元 1925 年改建成功,造引桥与状元洲相连接。洲桥相联,景观宏伟,成为贯通醴陵市及渌水南北(北达株洲、长沙、南抵攸县、炎陵)的交通要津。

渌江书院原在醴陵县城东正街青云山下,为宋、明学宫故址。南宋诗人吕本中(公元 1084~1145 年)曾讲学于此。吕本中,人称“东渌水与瓷城(醴陵市) - 图1先生”, 官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因杵秦桧罢官。吕曾作《江西诗社余派图》,著有“东渌水与瓷城(醴陵市) - 图2左生诗集”。清乾隆十八年(公元 1753 年),学宫正式命名为“渌江书院”。道光五年(公元 1825 年),书院从东正街迁至西山东腰,环境甚为幽静。左宗棠在此任山长(院长,校长)。清光绪年间废科举,该书院改为学堂,成为醴陵高等小学;1919 年又改为县立中学,1939 年再改为醴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我国著名人物李立三、程潜、陈明仁、左权、宁调元(均为醴陵人)等,青少年时期都在此就学。现在,改为教师进修学校。“书院” 至今仍然保持原状的有:前关门讲堂、内厅、日新斋、又新斋以及一些名人留下的篆刻碑文。

醴陵市以产瓷器而闻名,素有“瓷城”之称。全城(含城郊、村、镇) 瓷窑密布,各种瓷器摆满街衢、商店,绚丽多彩,目不暇接,一片兴旺繁荣景象。不愧为我国“八大瓷器产地”之“亚军”(仅次于“瓷都”——江西景德镇)。

醴陵瓷业,创始于清雍正七年(公元 1729 年),至今已有 200 余年历史。这里的瓷器,以釉下彩瓷最负盛誉。所谓“釉下彩瓷”,是指瓷器生产过程中一种独特的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方法。瓷器制作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不同的方法。釉上彩,是在做好了的土坯上,盖上一层釉料,烧成白瓷以后, 再在白瓷的上面画上各种图案,然后经过 800°左右的高温煅烧而成。花纹因画在釉层的上面,故称“釉上彩瓷”。

“釉下彩瓷”的制作方法有所不同,它是用精选的高岭土、石英、长石做原料制成坯于,用金属发色元素作颜料,把花纹图案绘在瓷坯上,再盖上一层透明的釉料,最后放进窑里去烧。烧釉下彩的温度要比釉上彩高得多,

通常达到 1300℃~1400℃的高温方可煅烧而成。这样烧制出来的瓷器,不含有毒矿物质,耐酸碱,永不脱落,永不变色;瓷面洁白细腻,晶莹亮泽,像珠宝玉器一般;花纹图案从薄纱一样的釉层底下显现出来,色彩斑斓,栩栩如生。釉下彩瓷,质地优良。只要用指头轻轻地弹敲,就会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因而,人们称赞它“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总之,醴陵釉下彩工艺,不论瓷质、造型,还是色彩,图案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精华”。

早在 1907~1915 年,醴陵的五彩釉下彩瓷就曾多次参加国内、海外展览,在意大利,美国等地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均荣获金奖。现在,醴陵釉下彩瓷的生产已经基本上机械化,并正向电子控制进军。绘制釉下彩瓷的颜料,己由解放前的 5 种基本颜色增加到 10 多种颜色,还可以配成 100 多种各色各样的复色,使釉下彩瓷呈现出电为绚丽璀灿的景象。目前,醴陵釉下彩瓷不但畅销全国 20 多个省市及各大宾馆,辽远销到香港、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在瓷城醴陵,走进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瓷器商店,就可赏览各种各样的釉下彩瓷。这里,既有纹饰大方、配套齐全的中西餐具、茶具、酒具、咖啡具,也有造型新奇、色泽占雅的陈设艺术品;既有玲珑剔透的高级薄胎细瓷,又有平常用的日常生活用瓷。这些产品,从造型、图案到色调,都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深爱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欢迎。因此,渌水之畔的瓷城,也就成了中外旅游者观光、购物的比较理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