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近现代年俗

上述过年的许多古老的楚俗(或更为古老的百越风俗),千百年后的今天仍在湘中等地保存下来了。请看 80 年代采录的宁乡、长沙一带的湘中流行的大年初一的一些风俗吧:开门炮:大清早起,即开门鸣放爆竹、三眼镜, 谓之“开门炮”。出天行:开门炮后,即具香、烛、椿钱、果品、酒醴,敬献路神,由男子长者择吉利方向奠酒三巡,作揖三次,谓之“出天行”。拜年:出天行后,全家大小梳洗完毕,于堂屋齐向祖先礼拜。然后,请年尊长辈立于上首,全家依辈份高低,年龄大小依次向长辈四揖四拜。最后互相拜见。俗称全家拜年,又谓之团拜。上述年俗,与《荆楚岁时记》记载的有关部分几乎如出一辙。此外,宁乡县等地还有迎春礼仪,立春竖蛋,元宵节照鼠耗及迎紫姑诸习俗,也与《荆楚岁时记》中所述甚为酷似。宁乡流行的照鼠耗风俗是:元宵节晚上以香蘸茶油,点燃后插于屋内各个角落,使老鼠不敢出洞耗粮毁物;有的地方还边插香边念咒语,把“客虫”(老鼠)驱逐出屋。《荆楚岁时记》则云:“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先以杨柳插门,随杨柳所指,仍以酒脯饮食乃至粥插箸而祭之。”其用意亦是以之逐鼠护蚕。湘中一带流存的许多过年的风俗,不但古老、朴素,而且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游艺娱乐方面,百艺竞献,异彩纷呈。举其大者,诸如舞龙灯,耍狮子,赞土地(也称“赞春歌”),舞春牛,送财神,打花鼓⋯⋯ 限于篇幅,只谈前二者。在湖南,特别是长沙、宁乡、湘潭等地,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旧时均属春节期间),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的。

舞龙灯,先要“接龙”。由组织舞龙的“执年”挨家挨户去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大多是在傍晚时分,人们敲着锣鼓,举着四盏长方形的牌灯,上面清清楚楚映出祝词,诸如“五谷丰登”,“万事如意”等,簇拥着明亮的龙灯来到屋前禾场或空坪里,主人家站在堂屋门口呜放鞭炮,舞龙头的便把龙头摇进堂屋,从屋中方桌左边绕去, 尔后整条龙灯随着进去,停立在四方之首的东方位置,主人家则站在西边迎候。“执年”满面笑容地拱手向主人家恭贺新年,主人家笑着用双手把“包封”递上。这“包封”是主人家先将钱放在红纸里包好,作为谢礼的。“执年”收了“包封”,“龙”就从方桌右边“摆出堂屋门来。然后,龙大多从粮仓、猪栏边穿过,祝愿主人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如果主人家有人生病, “龙”即从有病的人住的房里穿过,保佑他(她)吉祥平安。至此,“接龙” 的礼仪才算结束。“接龙”之后,舞龙人稍事休息(整条“龙”都搁在屋前空坪里,舞龙灯的人被请去吃茶点或歇息)。然后,开始舞龙。在锣鼓声中, 龙头先摆动起来,龙身、龙尾跟随蜿蜒起舞,绕成灯明烛亮的圆形,以祝福主家团圆。次后,是“开四门”。龙欢跃地扭动于东南西北四方,再舞至堂门前,龙昂首于门正中,这叫作“四通八达,财源广进。”再后,舞龙转为“高式”,即龙头绕着龙尾晃动,首尾相顾,从低向高摆去。其意为从年头到年尾,步步高升。最后,分别出现“挖式”和“困式”,这是舞得最神气的时候,也是舞龙灯的高潮所在。只见龙头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龙尾随着螺旋似地翻动,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此时,锣鼓喧天,人们鼓掌喝彩,主人家则大放鞭炮,热闹和硝烟的气浪混合弥漫,把农村里一年到头的辛劳,疲倦倾泻到“爪哇国里”去了——抛弃得

一干二净。

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而且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比如上述“接龙” 礼仪、舞龙招式以及“收水”、“挂红”等习俗)。但是,舞龙灯并非湖南所独有,湖北武昌的“弄龙”,四川成都的“摆龙”、“双龙”(白天玩) 和“火龙”(夜里出动),贵州贵阳的“长龙”(龙的眼睛比碗还大,须氏三尺,吐出龙舌),广东侨乡和台湾客籍的“金龙”、“银斗”等,也都是舞龙,这些世代承袭的地域,都在我国南方稻作文化区。南方稻作——栽种水稻,最为重要的是水。正如农谚里说的:“有收无收在于水。”早在远古时期,生产落后,人们知识匮乏,认为水是由龙主管着的,龙兴云就会降雨, 田里禾苗得了雨水滋润便长得好;否则,禾苗枯萎,收成不好。因此,人们虔减地信奉龙神,甚至超过自己的祖先神。所以,最早的舞龙灯原是一种“祀年”的祭典,并非娱乐;即使是后人的舞龙灯,也蕴含着祈求“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的内涵。长沙县圫梨、梨圫、高塘、靖港、白泉、坪塘等乡镇至今流传着金角老龙的传说故事及舞龙灯的习俗,完全可以证实这一点。至于舞龙灯成为游艺民俗中的娱乐活动,那是汉唐以后的事了。到了近现代,舞龙灯的宗教因素大大削弱,娱乐成分不断增加,成为湘中等地春节期间一项重要的民间文化活动。

耍狮子,也称“舞狮”或“狮灯”,主要流行于湖南、四川、江西、福建、台湾和北京、河北等地。湖南的耍狮子以湘中的宁乡、湘潭一带最有名气。正月初一到十五及二月花朝节,是宁乡耍狮子的季节,其热闹场面、丰富多彩以及淳朴的民俗风情,都可与前述舞龙灯并驾齐驱,但却又别有一番风趣。耍狮子是一种大型的民间游艺活动,是集舞蹈、音乐、诗歌、体育、杂技、美术、造型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民间文化活动。宁乡县的舞狮,大体上有三种样式:文狮、武狮和手提金毛狮子。

文狮的突出特点在于赞狮子和“耍故事”。在打击乐器“小开台”的伴奏下,耍狮子的人引狮来到主人家门口,让狮子进屋向神龛鞠躬。鼓乐暂停, 开始逗狮子,即赞狮。一首赞狮子歌唱完,狮子就照着歌的内容“耍故事”

——表演舞蹈。狮子是由两个人藏在被子内配合舞蹈,摹拟狮子的各种动作。一个“故事”耍罢,再敲打一遍乐器,再唱另一首赞狮歌,再耍另一个故事。每到一家,一般要耍 3~4 个故事,“大船撑宝”、“肥猪吃食”、“赵公数钱”等故事为常“耍”的保留节目。如果主人家放鞭炮、敬烟,或者小锣内放钱较多,就要多“耍”几个故事。文狮多在白天活动,晚上出动则多随龙灯一道。进入主人家堂屋以后,即与龙灯分开活动。

武狮突出之处在于带着刀、枪、耙、虎钗等器具,“耍”时以表演武术为主;同时,讲究对打,战斗气氛十分浓烈。当然,它也要赞狮,有时还兼“耍故事”。

手提金毛狮子也叫“讨米狮子”,多由贫苦的老汉或者香火不旺盛的道观中的师公道人单独活动。他们分别提着带有铃铎的樟木小狮,四季沿门耍狮、求乞。一般只赞狮,不耍故事。赞狮时摇动狮身,铃铎叮叮当当,充作节拍,同赞狮歌相应合。

不论是文狮、武狮还是手提金毛狮子,它们的舞蹈动作多为虚拟性的。比如表演“大船撑宝”时,狮被撑起四角,拉作长方形船状,尔后前后不断摆动,表示“船”在行驶。又如扮演“鲁班上梁”,耍头者头顶狮头,表演砍树,掮树、量木、弹墨及上梁等一系列摹拟动作。

耍狮子中的赞狮歌词,文学色彩比较浓厚,这在湘潭的赞狮歌里表现得颇为突出。湘潭的赞狮歌,大体上分为《狮神来历歌》,《狮于进门歌》,

《要同贵府立起招财山》,《赞盘根》,《摇钱树,聚宝盆》,《狮子告辞歌》以及《舞狮讽刺歌》等多种,每种若干首。兹录“狮子进门歌”一首, 以见一斑:

金鸡飞过凤凰山, 金丝鲤鱼弄沙滩, 今日到此非为别, 一道喜来二问安。人随春意喜堪夸, 天降麒麟要发家; 万里荷花生绿叶, 武陵春色荫桃花。山前山后丰花香, 溪南溪北水满塘, 桃红柳绿春光好, 城市农村喜呈祥。

湘中耍狮子明显地呈现出巫风楚俗。比如舞文狮时,有些主人家特备“三牲”(鸡,鱼,肉)敬狮神;还有的主人家要请“狮神”去猪栏走一下,以便“收瘟摄毒”,六畜兴旺。迎接手提金毛狮子,主人家也要装香化纸,敬之以酒与“三牲”;也有把小孩帽子、妇女三色线缀于狮身的,祈求清泰平安。对于专供敬奉祭把用的大狮头,更如奉若神明,常置神龛内,受到百姓常年祭把,称之为“狮王”、“狮王大圣”、“狮王大帝”,与堂上祖宗神同位供奉。湘中舞狮活动中的巫风楚俗,其虔诚、庄严显然与四川“狮灯” 的诙谐、滑稽(扮作笑头和尚、孙猴子等)形成鲜明对照;与北京“单狮”、河北“双狮”的威武、勇猛也是迥然不同的。

舞狮(耍狮子)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尚书·皋陶谟》记载, 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就有摹仿各种兽类(包括狮子在内)姿势起舞的“百兽齐舞”,以表示兴旺、吉祥。汉代列为“百戏之一”,在民间流行,唐代的狮子舞更是大发展,不论民间、宫廷或军队,都喜舞狮。一直传承到今天, 更因地(或民族)而异,丰富绚烂,在舞狮的百花园里,以宁乡、湘潭为代表的湘中一带的耍狮子,不过是其中的一朵鲜花罢了。自然,它不是一般的花卉,而是很有特色的奇葩:其样式的繁茂,舞蹈的多样,文学色彩的浓郁, 戏剧性之强(包括“耍故事”以及表演花鼓戏中一些传统剧目的某些动作), 社会功能及其价值的多方面,区域文化(楚文化)色调的斑斓等方面,都是十分突出的。

关于湘中一带(汉族)的古朴年俗,暂时说到这里。湖南少数民族的一些奇特的年俗,在下一部分淬西旅游民俗区还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