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绥靖政策的破产

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形成 在发动侵略战争的道路上,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勾结日益紧密。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过程中,德、意两国接近起来。德国支持意大利对非洲的侵略,作为报酬,意大利完全放弃在奥地利、巴尔干和多瑙河流域同德国扩张计划的对抗行动。意大利并吞了埃塞俄比亚后,德、意两国于 1936 年 10 月 24 日签订了协定,德国承认意大利占有埃塞俄比亚,双方共同承认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权,并且确定,在重要的国际问题上两国采取共同的方针。

11 月 25 日,德国和日本正式结成政治同盟,签订了所谓《反共产国际协定》,确定对于共产国际的活动相互通报,并商讨所谓“防止措施”。这个协定还有一个直接反对苏联的附件,当时秘而未宣。1947 年,在东京对日本主要战犯的审判中,该秘密附件首次公布。秘密附件规定,当一国受到“苏联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双方将讨论保护共同利益的措施;缔约国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不得同苏联缔结政治条约。一年以后,意大利也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于是德、意、日三国的军事政治集团在实际上已经形成,这便是所谓“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这个法西斯侵略集团一方面要反苏反共,另一方面借反苏反共为幌子,同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利益。

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形成及其侵略扩张,严重地损害了英、法、美的利益,但是,英、法、美三国不愿坚决反击法西斯的侵略。它们的政策, 是使西方免于战争威胁,而把法西斯侵略的矛头引向东方,与苏联发生对抗。它们幻想,让法西斯国家与苏联在战争中杀得两败俱伤,自己出来收拾残局, 独霸世界。因此,面对德、意、日的侵略扩张,它们接二连三地让步、退却, 实行了所谓“不干涉”政策。这种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德、意、日法西斯主义者利用了英、法、美“绥靖主义者”惧怕社会主义的这种心理,来实现自己的侵略目的,在欧洲、非洲和东亚建立他们的“新秩序”。

德国吞并奥地利 奥地利是法西斯德国侵略中欧的第一个牺牲品。希特勒之渴望并吞奥地利,除了在《我的奋斗》中说过他决心把所有条顿种族纳入帝国这个理由之外,他还有两个理由。如果奥地利归德国所有,就是既打开了捷克的门户,也获得了通往西南欧的宽广道路。

早在 1934 年 7 月,希特勒便企图占领奥地利。7 月 25 日,在德国策划下,奥地利纳粹党暗杀了奥首相陶尔斐斯,企图夺取政权,但被奥国政府军击溃。希特勒把德军调到奥地利边境准备采取行动。当时,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反对德奥合并,派遣四个师,开到意奥边境。希特勒受到牵制,不敢冒险。此后,德国用金钱、阴谋、暴力颠覆奥地利政府的活动,始终没有停止。奥地利境内的纳粹运动也日益猖獗。不久,意大利和德国又开始接近起来,奥地利对外依靠意大利的政策逐渐失去意义。1936 年 7 月,希特勒下令德国参谋部制订占领奥地利的军事计划(命名为“奥托计划”)。

英、法、美三国统治集团对德国侵占奥地利领土的计划十分清楚。它们有责任保证奥国的独立,因为凡尔赛和约的第八十条规定:德国应承认并确切尊重奥国的独立。圣·日耳曼条约第八十八条也规定:奥地利的独立如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的许可不得变更。但是,正当奥地利的独立遭到严重威胁时,英、法、美采取了所谓“不干涉”的绥靖政策。

1937 年 11 月,英国首相张伯伦派遣他的亲信哈里法克斯到德国与希特勒会晤。哈里法克斯宣扬英、德合作的意义,建议通过谈判来解决英、德两国间的矛盾,使两国接近起来。他向希特勒暗示,德国如果侵占奥地利和捷克,英法不会出来干涉,说“欧洲秩序变更的问题”迟早总会发生。经过这次会晤,希特勒已经明确肯定,英国为了同德国达成协议,同意把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但泽“让给”德国。与此同时,法国政府在非正式谈判中也向希特勒表示,对德奥合并表示赞同。美国政府在获悉希特勒占领奥地利的意向后,也不采取任何措施去制止侵略。它们推测,吞并奥地利是德国进攻苏联的重要步骤之一,因而采取了纵容的政策。

希特勒了解了英法美在奥地利问题上的态度以后,便大胆行动起来。1938 年初,德国法西斯加强了德奥合并的宣传。奥地利的纳粹分子则叫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领袖”作为策应。德国二十五万大军在奥地利边境集结。形势顿时紧张起来,奥地利人忧心忡忡。处于地下状态的共产党号召奥地利人民保卫祖国的独立。工人对纳粹分子展开了斗争。奥地利政府重新禁止纳粹党,并逮捕了它的领导人。

2 月 12 日,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自己的官邸召见奥地利总理舒什尼格,向他授予书面的最后通牒。所有的条件是不容讨论的,内容包括任命奥地利纳粹党人赛斯—英夸特为奥地利内阁保安部长,释放所有在押的奥地利纳粹党人,保证纳粹党的宣传鼓动自由等等。舒什尼格接受了希特勒的全部要求。

奥地利的工人、小资产者和知识分子掀起了抗议的怒潮,许多工厂停止了工作。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舒什尼格决定于 3 月 13 日就奥地利的独立问

题进行全民投票。但是在 3 月 11 日,当希特勒要求立即取消全民投票,要求舒什尼格辞职并任命以赛斯—英夸特为首的新政府时,奥地利统治集团就慌忙地接受了这些要求。同一天,希特勒下令德国武装部队对奥地利进行军事占领,德军侵入了奥地利。在奥地利纳粹党人配合下,德军很快实现了占领。13 日,希特勒宣布解散奥地利共和国,全部领土并入德国。

希特勒对奥地利的侵略激起了全世界劳动者的愤怒。伦敦、巴黎、纽约、布鲁塞尔等城市举行了群众大会和示威游行,抗议对奥地利的占领。3 月 17 日,苏联政府建议举行国际会议商讨反侵略的措施,但是遭到英法政府的拒绝,美国政府也漠然置之。不久,英、法、美实际上承认了奥地利并入德国。德国法西斯分子为顺利占领奥地利而受到鼓舞,立即准备实施下一步的侵略计划。

慕尼黑会议和捷克斯洛伐克灭亡 德国占领奥地利以后,立刻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是德国建立欧洲霸权的重要一环。占有捷克斯洛伐克,对德国来说,意味着控制了到多瑙河流域的所有通道; 捷克斯洛伐克拥有很发达的工业,又可以充实德国的军事实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创立起来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境内,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苏台德区的德意志人,约有三百二十五万,住在捷、德交界的多山的边境地区。这个地区,形成了捷克斯洛伐克对德国的天然屏障。希特勒早就企图撤除这道屏障。苏台德区的德意志人党是听命于希特勒的法西斯党,其首领为康拉德·亨莱因。他接受法西斯德国的指示, 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各种要求,使真正的协议无法达成,制造紧张局势, 以便希特勒乘机干涉。

1938 年 4 月 24 日,亨莱因在卡罗维发利发表演说,要求所有居住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人完全“自治”,苏台德区的全部官职要由德意志人担任。亨莱因分子还公开提出要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废弃同法国和苏联的互助条约,与德国外交“协调一致”。

亨莱因分子的要求遭到了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舆论的谴责。以总统贝奈斯为首的捷克斯洛伐克资产阶级政府拒绝了亨莱因分子的要求。于是,亨莱因分子准备于 5 月间举行暴动。同时,希特勒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集结军队,

发表声明,支持“苏台德自治”的要求。形势危急,捷政府于 5 月 20 日发出了局部动员令。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抵抗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措施受到了举国一致的拥护,也得到了英法公众舆论的同情。

以首相张伯伦(1869—1940 年)为首的英国政府执行的是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换取希特勒进行反苏战争的政策。法国政府对待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法国为了巩固自己在欧洲的大国地位,需要加强自己同东欧一些国家的同盟关系。法国不仅与捷克斯洛伐克,而且与南斯拉夫、波兰等国都有同盟关系。任凭德军侵占捷克斯洛伐克,不仅意味着把捷克斯洛伐克的三十个师团和军事工业抛给德国,而且意味着抛弃法国在东欧所有的同盟国和保护国。但是另一方面,法国追随英国的挑动希特勒进行反苏战争的政策,这必然要牺牲其同盟国的利益。不过,英法政府对于希特勒能否按照它们设想的轨道行动是没有把握的,因此,面对德国法西斯的扩张威胁, 表现出政策上的摇摆。在“五月危机”时,英法两国政府对德国提出警告: 英法对于德国侵捷所引起的冲突不能无动于衷。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政府估计,德国要击败捷军,必须出动三十五个师的兵力,剩下只有五个正规师和八个后备师可用于守备西线,而法国可能动员一百个师,此外还有苏联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问题,因此,德军是不能取得胜利的。希特勒不得不暂时让步,把德军撤离捷克斯洛伐克边境。

“五月危机”之后,德国法西斯分子一方面加强武装力量,以便能以“闪电战”击溃捷军;另一方面,对英法两国加强军事讹诈。这一政策很快产生了效果。8 月初,英国政府派朗西曼勋爵为首的代表团到布拉格,表面上去进行调停,实际上去施加压力。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被迫同亨莱因分子重开谈判,并同意苏台德区实行“自治”。

但是妥协者的脚步落后了。9 月 12 日,希特勒在纽伦堡法西斯分子大会上发表演说,要求将苏台德区交给德国。次日,亨莱因分子在苏台德区举行叛乱,但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镇压下去。苏台德区的德意志人党被解散,亨莱因逃亡德国。德国宣布边境部队进入战备状态,进行威胁。局势再度紧张起来。

  1. 月 15 日,张伯伦飞往德国与希特勒会晤,建议希特勒由英法出面调停德捷冲突。希特勒提出了苏台德区归并德国的要求,并声称这是他在欧洲最后的领土要求。张伯伦向希特勒声明同意他的要求而返回伦敦。18 日,英法两国总理和外长在伦敦举行会议,决定迫使捷克斯洛伐克立即将苏台德区交给德国。19 日,贝奈斯政府接到了英法建议满足希特勒要求的联合照会。

英法帝国主义强迫贝奈斯政府割让苏台德区的消息激起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极大的愤怒。与此同时,苏联政府不断发表声明,苏联将承担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义务。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签订的互助公约规定,只有当法国援助捷克斯洛伐克时,苏联才有援助的义务,如果法国不援助时,苏联也就没

有援助的义务。9 月 19 日,苏联政府再一次通知贝奈斯政府,如果法国忠实于援捷的义务时,苏联立即援捷。苏联看到了法国统治阶级所执行的绥靖政策,为了真能援助捷克斯洛伐克,斯大林曾委托捷共领导人哥特瓦尔德转告贝奈斯说,即使法国不出兵援助,只要捷克斯洛伐克自己坚决抵抗法西斯侵略,并向苏联提出援助的请求,苏联也准备提供军事援助。由于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群众的义愤和苏联政府表示支持,贝奈斯政府拒绝了英法的联合照会。

英法统治者进一步对捷政府施加压力,向贝奈斯提出警告说,如果因拒绝英法建议而引起德捷战争,英法政府不提供任何援助;并威胁说,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接受苏联援助,则德国与苏捷联盟作战便带有反布尔什维主义的性质,英法政府将不能不支持德国。在这种压力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被迫同意将苏台德区割给德国。

根据张伯伦的建议,9 月 29 日到 30 日,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代表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会议把已经商妥的宰割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的决定确定下来,产生了可耻的慕尼黑协定。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 10

月 1 日起的十天内,把苏台德区和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其他边境地区交给德

国;该地区内的防御工事、工矿企业、铁路及一切建筑一并移交,不得损坏。协定以最后通牒在幕尼黑的张伯伦(左)和希特勒(右)的方式通知捷克斯洛伐克代表。

  1. 月 1 日起,德军开进了苏台德区等地。捷克斯洛伐克丧失 1938 年德军开进苏台德区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领土,二分之一以上的经济资源,失去了天然防御工事,遭到了严重的削弱。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意味着法捷、苏捷互助条约的实际废除,为希特勒向东方侵略打开了大门。

9 月 30 日,慕尼黑协定签订之后,根据张伯伦的建议,德、英共同发表一项宣言,声称两国解决纠纷,永不兵戎相见。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到伦敦时, 手中挥舞着一张纸,并宣称“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了保证”。此后不久,12 月 6 日法德签订了类似的声明。张伯伦和达拉第以为缔结这个协定, 会使英、法避开德国的侵略,而把侵略的矛头引向东方,反对苏联。英法绥靖主义者作了法西斯的帮凶,把世界推向战争的边缘。

1939 年 3 月 14 日,希特勒强迫捷克斯洛伐克的新任总统在卖国文件上签字,把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合并于德国。第二天,德军占领了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灭亡了。

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以后,大大加强了它在战略上的和军事政治上的地位,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美国的孤立主义 国际事件的发展,使二次大战前的美国对外政策,基本上操纵在统治阶级的所谓孤立主义分子集团手里。尽管罗斯福政府的对外政策是在全世界保护垄断组织的利益免受德、意、日的侵犯,但是它长期内没有采取制止法西斯侵略的具体措施。孤立主义的政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使美国避开欧亚各国的纠纷,实际上却助长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孤立主义集团代表了美国资产阶级中一部分人的主张:把美国的竞争者拖进战争,并使它们在军事冲突的过程中彼此削弱,然后美国在有利的条件下参战,坐收渔翁之利。

孤立主义集团利用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大量散布和平主义言辞,使国

会于 1935 年 8 月 31 日通过了中立法案,宣布禁止把美国武器输往一切交战国。这个法案立即应用于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从中立法案的文字规定来看,似乎对侵略者和被侵略者都同样实行了禁运,但在实际上,这个法案完全有利于侵略者、不利于被侵略者。这是因为侵略者已经武装起来, 而被侵略者没有武装;而且中立法案并未禁止输出原料、物资,当时进行侵略的意大利,可以继续从美国输入原料、物资。

1936 年夏,西班牙内战爆发,美国和英、法一样,采取所谓“不干涉” 的绥靖政策。罗斯福公开宣布:中立法也适用于发生“内战”的国家。1937 年 5 月 1 日,美国国会依据罗斯福的上述声明,通过了新中立法,规定该法案也适用于发生“内战”国家的双方。同时,新法案还授权总统不仅有权禁止武器输入交战国,而且可以禁止任何货物输入交战国;经总统指定可以出售的其些货物,要遵循“现购自运”(以现金支付和非美国船只运载)的原则。新中立法仍然以中立姿态援助了法西斯的侵略。美国的武器装备通过德、意法西斯干涉者,源源不绝地运送给西班牙佛朗哥叛军。

在亚洲,早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前,美国就以军火、物资大量供应日本。美国政府并未援引中立法案以禁止对日本出售武器及物资。日本进行的全面侵华战争,是对美国在远东利益的严重威胁。可是,这一次美国政府也没有采取坚决的步骤制止侵略,它并没有运用中立法于中日战争,这是对日本帝国主义者有利的。此外,新中立法确立的“现购自运”原则,中断了美国对中国抗战物资的供应,因为中国既无远洋航行的舰队,又处在日本的海上封锁之中,所以这一原则为日本侵华大开方便之门。1939 年 11 月, 美国将“现购自运”原则扩大到军火,进一步牺牲中国来满足日本侵略者的要求。

美国的进步力量要求与其他国家联合,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但是政府对这些呼吁无意听从。美国政府默认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占,正式承认了佛朗哥政权,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并吞,支持了英、法同德、意签订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协定,实际援助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在英、法、美的绥靖政策纵容下,德、意、日三国在欧、亚、非三洲的侵略扩展很快,这就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迅速增长起来。美国资产阶级的一些人开始比较坚决地要求放弃中立,主张支持英、法,反对德、意、日。

美国资产阶级阵营内出现了两大集团的斗争。1939 年国会讨论修改中立法提案时,发生了冗长而激烈的辩论。6 月 30 日,众议院的孤立主义分子集团以二百票对一百八十八票的多数通过了对交战国维持军火禁运的议案。由此可见,直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政府仍在执行纵容法西斯侵略的“中立”政策。

莫斯科谈判失败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1939 年春,在欧洲,战祸已经迫在眉睫。英法政府继续执行纵容纳粹德国进行侵略的政策。但是为了躲避人民群众憎恶法西斯的压力,也为了加强对法西斯德国的压力,英法政府表现出愿与苏联结盟制止侵略的姿态。在英法等国,不仅广大人民,而且一些资产阶级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如英国的劳合-乔治、邱吉尔,法国的赫里欧都主张同苏联缔结互助条约,以遏制法西斯的侵略。

从 1939 年 4 月中旬到 8 月下旬,英、法、苏三国进行了关于缔结互助条

约的谈判。在谈判过程中,英法要求苏联,当英法两国提供安全保证的国家, 即波兰、罗马尼亚、希腊、土耳其、比利时、荷兰和瑞士遭到侵略的时候, 向它们提供军事援助。苏联提出订立苏、英、法三国互助条约,即三国有任何一国遭到德国进攻时,彼此必须立即提供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各种援助; 同时,三国还承担义务,不仅对英法有义务保护的国家,而且对与苏联毗邻的波罗的海诸国家给予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各种援助。苏联的建议遭到了英法的拒绝。英法不愿意同苏联一起向毗邻苏联的国家提供安全保证,实际上是给希特勒指出了一条进攻苏联的道路。英法的缺乏诚意和片面要求,导致了谈判的中断。

7 月,苏联建议进行关于缔结军事公约的谈判。英法表示同意,但是, 派到莫斯科的代表都是次要人物,无权签订任何协定。谈判中,苏联代表提出,苏德并不毗邻,一旦发生战争,苏军只有借道波兰,才能直接同德国作战,援助英法和波兰。英法不但不要求波兰同意苏军过境,反而支持波兰拒绝苏联的建议。军事代表团的谈判又中断了。

英法根本不想同苏联达成协议。就在英、法、苏三国举行公开谈判的同时,6、7 月间,英国与德国在伦敦举行了秘密会谈。英国政府制定了英德协议的具体计划,其内容有:英国放弃集体安全以及同苏联结盟的政策,同德国缔结互不侵略条约;英国答应解除对波兰承担的义务,同意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英国甚至建议希特勒召开英、德、法、意、波五国会议, 讨论将但泽(格但斯克)归并德国、满足希特勒要求的问题。英国政府策划新的慕尼黑事件的阴谋,终于使英、法、苏三国的政治、军事谈判归于破裂。

为了打击英法孤立苏联并唆使德国进攻苏联的阴谋,苏联接受了德国的建议,于 8 月 23 日同德国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互不侵犯, 一方同他国交战,另一方保持中立;条约有效期为十年。苏联知道,德国并没有放弃侵略苏联的计划,只是借这个条约避免同英法和苏联两线作战的危险。苏联的目的在于借这个条约提供的一个时期的和平,加强国防,为日后的反侵略战争作更充分的准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缔结,粉碎了英法等国际反动资产阶级“绥靖”希特勒德国,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往后的局面, 就不得不变成英法和德意两大帝国主义集团直接冲突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