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十九世纪晚期和二十世纪初的国际关系第一节 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而霸权的基础又是实力。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的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到了十九和二十世纪之交,美国和德国都先后赶上和超过了英法等国,成为世界上工业产值位居前列的国家,而英法则退居第三、四位。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与它们的殖民地霸权情况不相适应。二十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其次是俄国,法国为第三,德国居第四位。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之后,后来居上的国家对这种殖民地分配十分不满,尤其是德国强烈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因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争夺愈演愈烈。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压倒对手,建立霸权,都在积极争取英国,缔结盟约,于是,在欧洲逐步形成了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德法矛盾和三国同盟的形成 1871 年 5 月缔结的法兰克福和约结束了普法战争,但是德法两国之间的矛盾却没有因此而缓和下来。德国迫使法国割让洛林、阿尔萨斯二省,赔款五十亿法郎。这种苛刻和屈辱的条款使法国感到难以忍受,两国在旧恨之外,又添上了新仇。法国复仇主义思想从法兰克福条约签订之日起就不断增长着。国内各阶层和党派一致仇恨德国。因此, 战后法国政府积极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力,重整军备,争取盟国,准备有朝一日再同德国决一死战。

德国最怕法国的复起和结盟。它不断炫耀武力,企图迫使战败的法国屈从于它。1872 年 4 月、5 月间,德法举行谈判,德国既要求法国提前偿付三十亿法郎赔款,又不愿法国趁德军撤离国境而恢复武装力量。在外交方面, 德国极力拉拢法国可能的盟友俄奥二国。1872 年 9 月,德、俄、奥三国皇帝在柏林会晤。1873 年 6 月沙皇访奥,10 月德皇访奥。他们在维也纳附近签订的协定规定,一旦发生战争或革命危险,缔约各方应共同协商行动方针。这就是“三皇同盟”。俾斯麦企图通过它在外交上把法国孤立起来。

但是,“三皇同盟”各国从一开始就同床异梦,貌合神离。三皇当中, 除了德奥关系比较牢固之外,俄奥在巴尔干地区存在尖锐冲突,俄德对法国的政策也有分歧。1875 年德国借口法国增加军事编制,掀起战争叫嚣。俾斯麦制造战争就要爆发的气氛。参谋总长毛奇说:“德国将不得不阻止法国军事法案的实现。”俄国没有支持德国乘机慑服法国,而在 1878 年柏林会议中, 德奥又迫使俄国吐出在俄土战争中获得的很大一部分战利品,并使沙俄占领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企图化成泡影。“三皇同盟”事实上已经瓦解了。1879 年 10 月 7 日,德奥两国缔结秘密军事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受到俄国的进攻,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全部武装力量互相支援;缔约国一方受另一大国进攻,只要俄国未参加侵略国一方,缔约国双方互守善意的中立; 如有俄国参加,缔约国的每一方都必须竭力在自己的盟国一方作战。在这个军事同盟建立之后不久,德国又利用法意之间为争夺突尼斯而出现的矛盾, 把意大利拉入同盟。1882 年 5 月,意大利在维也纳同奥德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法国如进攻意大利,德奥给予意大利以军事援助;法国如进

犯德国,意大利也负有同样义务;缔约国的一方受两大国同时进攻,缔约国各方应给予军事援助。这样,三国同盟形成了。

三国同盟以德国为首,但在同盟中,奥国是依附德国的伙伴,意大利则是一个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同盟的建立宣告欧洲走上组成军事集团的开端。三国同盟使法俄产生不安全感,促使两国迅速接近,缔结同盟。从而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奠定了基础。

法俄接近和法俄军事同盟 法国急需寻找一个强大的同盟者,以摆脱自身的孤立处境。“三皇同盟”的瓦解和德俄关系的恶化,给法国提供了一个亲近俄国的机会。1887 年,法国向俄国提议结盟。1888 年和 1889 年,法国先后向俄国提供五亿法郎和十九亿法郎贷款,帮助俄国解决财政窘境。此后法国资本源源不断输入俄国,使资金不足的俄国愈益加深了对法国财政的依赖性。1888 年,法国又同意卖给俄国五十万支步枪,法俄的亲善关系又进了一步。1890 年俾斯麦去职以后,德国改变了俾斯麦力图防止对法俄同时作战的政策。这也造成了德俄关系的恶化。1891 年,法国舰队访问俄国的喀琅施塔得要塞,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前往港口迎接,并在乐队演奏法国《马赛曲》时,破例地脱帽致敬。接着,两国缔结《谘商协定》。1892 年,两国又缔结了法俄军事条约草案,规定了双方承担的义务:一旦法国遭到德国或受德国支持的意大利攻击,俄国应用其所拥有的全部兵力进攻德国;一旦俄国遭到德国或受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攻击;法国应用其所拥有的全部兵力进攻德国。同时对德战争发生后,法国应提供一百三十万兵力,俄国应提供七十一八十万兵力,并在战争中迫使德国立即在东西两线作战。1893 年,《法俄协定》生效,法俄同盟正式形成。

法俄同盟的建立,使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加深了帝国主义争霸的矛盾。从此,欧洲沿着战争的斜坡越来越迅速地向下滑去。

英德矛盾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作为世界上头号的殖民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各个地区都和其它列强发生冲突。其中, 英俄在亚洲,英法在非洲,争夺尤其激烈。由于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野心勃勃的德国又成了它的主要竞争者,英德矛盾终于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德矛盾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从普法战争至九十年代以前,德国打败了法国,建立德意志帝国之后,开始成为国际贸易中一个新的竞争者;1883 至 1885 年间,德国夺得第一批殖民地之后,又开始成为国际殖民地舞台的一个新的竞争者。英国清楚地认识到德国已作为一个新兴强国在欧洲兴起,并且怀有问鼎欧洲的野心。但是英国对于德国的挑战并不感到特别担心。因为当时这种竞争尚未严重威胁英国。在英国某些政治家看来,德国的勃兴还有助于抑制法俄两国的霸权,使英国在亚洲对俄国和在非洲对法国的斗争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因此, 这时英德之间一般没有发生严重冲突,甚至有时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斗争中互相支持。

第二,九十年代以后,德国从争取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化。德国无论在贸易问题上,还是在殖民地问题上,都开始成为英国强有力的竞争者。

英德矛盾在经济上的表现主要是贸易竞争。德国依靠采用新的技术和压低工人的工资,生产出价廉物美的商品,冲破其它国家的关税壁垒进行倾销。1880 年至 1890 年间,德国输出额由三十亿零九千万马克增至三十四亿马克,

即大约增加 10%;而在以后的十年内,出口额增至四十六亿一千一百万马克,即增加了百分之 36%。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工业产品中,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向国外市场销售的。德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也迅速增加,1870 年只占 9.7%,到 1913 年,则上升为 12.6%,仅次于英国,居第二位。德国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日益排挤英国商品。1913 年,德国对欧洲各国的贸易占德国出口的 75%,进口的 54%。英国对于德国强大的竞争能力,不仅感到惊讶,而且简直是惊惶失措了。

在殖民地方面,德国也成为英国最危险的竞争者。德国因为发展较迟, 八十年代才开始夺取殖民地,至 1914 年,总共夺取了二百九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不及英国的十一分之一。对此,德国帝国主义是不甘心的,十九世纪末就公开叫嚷:“德国人已经看够了别人在分食那个甜包子。”德国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可是,世界已经瓜分完毕了,德国到那里去夺取“地盘”呢?当然,只能是从别的帝国主义国家手里去抢,其矛头又首先对准英国。于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虽然这时英俄和英法的矛盾仍很尖锐,可是英国同德国的斗争也同时开展了。

德国同英国争霸的一个重要行动是决定修筑“三 B 铁路”,这条铁路线从德国首都柏林开始,通过奥匈帝国及其控制下的巴尔干地区抵达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然后渡过海峡,取道安卡拉直达巴格达。1888 年,由奥匈帝国至伊斯坦布尔的铁路干线竣工。同年,德国从土耳其取得修建至安卡拉的铁路租让权。1892 年安卡拉铁路竣工。接着,德国又与土耳其谈妥修建至巴格达的铁路租让权。这个以“三 B”计划驰名于世的铁路干线建成之后, 德国的侵略势力将伸向亚洲,直达波斯湾畔,威胁着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的势力圈。英国极力破坏巴格达铁路计划的实现,加深了两国的矛盾。

在非洲殖民地政策上,德国也和英国发生冲突。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当中,德国想沿赤道两旁向外扩张,从西南非和东非斜断非洲,建立一个殖民帝国;英国则想从埃及南下,以及由好望角北上,纵贯非洲,建立一个殖民帝国。并且计划修建由开普敦至开罗,再连通至加尔各答的铁路,把英属的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连成一片。这就是英国的所谓“三 C 计划”但是,德国抢先于 1890 年占领坦噶尼喀,挡住了英国的去路;当英国企图经过比属刚果修筑铁路时,德国又压迫比利时拒绝让英国铁路过境,破坏了英国修建纵贯非洲铁路线的计划。德国还极力破坏英国在非洲南部的扩张,最明显的表现是支持布尔人抵抗英国。1896 年,布尔人粉碎了英国南非公司经理詹森所组织的偷袭,德皇威廉二世特地发出示威性的贺电,并给布尔人以军事物资的援助。以后英国提出了瓜分葡萄牙殖民地的诱饵,于 1898 年 9 月 26 日与德国签订条约,德国才没有卷入英布战争。

第三,德国加紧扩充海军,准备与英国争夺海洋霸权,1898 年,德国帝国议会通过海军法案。威廉二世野心勃勃地说:“德国的未来在海上”,“三叉戟(海洋霸权的标志)一定要掌握在我们手里。”

1899 年 10 月,威廉二世写给首相毕洛夫的信上说:“(现在)英国舰队可以不怕任何联盟,因为现在德国实际上还没有舰队⋯⋯,等到二十年以后,当舰队已建造完毕,那时我将用另一种语言讲话。”

英国非常了解德国建立强大的海军意味着什么。因为,在没有海军的情况下,德国只能通过外交手段对抗英国,海军建成以后便能直接对英伦三岛

和海外殖民地使用武力了。而且既然德国已在经济方面赶上和超过了英国, 那么,在海军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也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英国的政治家们都在惶惶不安地谈到德国是英国未来的主要敌人, 要保持霸权,必须打垮德国。1897 年出版的英国《星期六评论》指出,“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到了二十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了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德之间战争的阴影已经出现了。于是,英国被迫放弃长期奉行的“光荣孤立”政策, 开始在欧洲寻找同盟者。当时,由于法俄集团与德奥集团之间的矛盾也十分尖锐,而英法、英俄争夺的高潮又逐渐过去,双方便产生了调整关系,联合对抗德国的想法。1904 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法国放弃二十多年来反对英国占领埃及的态度,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则同意法国夺取摩洛哥。从此,两国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1907 年,英俄两国又在波斯、阿富汗和西藏问题上达成妥协,缔结英俄协约。协约规定,波斯分为三个部分,北部是俄国的势力范围,南部是英国势力范围,中部是中立地带,两国均可自由进入。协约还确定阿富汗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关于我国西藏,协约规定:英俄互相承认对方在西藏的既得利益,同意维持西藏现状,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等等。英俄协约和英法协约一样, 是背着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签订的,是地地道道的强盗分赃的协约。

1904 年和 1907 年两个协约的签定,意味着英法俄三国联盟的成立。这样,两大军事集团终于最后形成了。

军备竞赛 十九世纪晚期,欧洲掀起一股扩军狂潮,其来势迅猛,竞争激烈。恩格斯曾在 1893 年这样写过:“整个欧洲以空前未有的规模进行武装,已经有二十五年了。每一个大国都力求在军事威力和战争准备方面超过另一个大国。”

军备竞赛首先表现在军费增长上面。自 1874 年至 1896 年,欧洲大国的军费大约平均增长 50%以上。其中,德国增长为 79%;俄国为 75%;英国为 47%;法国为 43%;奥匈为 21%。到了二十世纪初,军费又持续上升。1900 年至 1913 年间,英、法、俄和德、奥、意六大强国海军军费从三亿九千万美元增至七亿二千万美元。陆军军费由七亿四千五百万美元,增长至十一亿九千万美元。

俄、法、德、奥四国的陆军竞争非常激烈。俄国陆军 1871 年为七十六万

人,到 1914 年,已发展为拥有一百零七个师,一百四十四万人。法国 1871

年常备军为四十三万人,到 1914 年已拥有五十四个师,七十六万七千人。德

国 1870 年军队为三十一万人,到 1914 年,已拥有五十一个师,七十五万人。

奥匈 1912 年,军队扩充到二十万人。

在大战爆发后,各国进行总动员,军队又迅速扩充。俄国共一百四十三个师,四百八十万人;法国共九十三个师,三百五十八万人;德国共一百零七个师,三百八十二万人;奥匈共六十三个师,二百五十万人。

海军的竞争主要在英德两国间进行。英国素以举世无匹的海军称霸世界,在军备竞赛中,它按照“海军两强标准”原则,加紧扩充海军。德国觊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企图从英国手中夺取海军优势,英德海军竞争非常激烈。1883 年至 1908 年,德国海军军费从四千六百万法郎上升为四亿三千六

百万法郎,增加了九倍之多;而英国从二亿七千万法郎上升为八亿一千一百万法郎,也增加了三倍多。1905 年,英国开始制造一种巨型的新战列舰—

—无畏舰。德国知道这一消息后,就在 1906 年修改海军法案,对原计划修造的大军舰一律改造无畏舰。而英国则决定,德国每造一艘军舰,它就添造二艘。1908 年,英国造出无畏舰十二艘,德国造好九艘,另有三艘在制造中。1914 年大战爆发时,英国有大小军舰六百八十八艘,海军人员二十万零一千人;德国共三百九十一艘,七万九千人;俄国三百零六艘,五万零九百人; 法国三百十五艘,五万零九百人;奥匈二百零二艘,一万八千人。德国虽然尚未赶上英国,但已一跃而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个海军强国。

海牙和平会议 两大军事集团各自加紧进行疯狂的扩军备战活动,却又要耍弄假和平的伎俩来掩盖它。1898 年 8 月 24 日和 1899 年 1 月 11 日,沙皇政府连续二次向各国发出通知,倡导举行和平会议。并且大吹大擂说:“这次会议可能成为即将来临的世纪的美好预兆。”作出响应的两大军事集团的成员国心怀鬼胎,各打算盘。

1899 年 5 月 18 日至 7 月 29 日,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在荷兰海牙举行, 参加的有二十七个国家。与会各国代表清谈空论,假惺惺地大谈裁军,但是, 却没有就裁军问题作出任何实质性决议,仅仅在一个公约中表示“希望限制陆海军军力及军事预算”。此外,会议签订了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陆战法规等三项公约,以及禁止从汽球上投掷炸弹和爆炸物等三项宣言。还决定成立“常设仲裁法庭”。第一次海牙和会,就在这种空洞虚伪的喧嚣声中结束。会后,帝国主义各国加紧扩军,力求在未来大战中一决雌雄。

1907 年 6 月 15 日至 10 月 18 日,又举行了第二次海牙会议,有五大洲的四十四个国家参加。会议承认,1899 年以来,各国非但没有实行裁军,相反,“环球各国整饬武器,耗费之款,较诸当年,几乎无不增加倍蓰。” 但是,会议却把限制军备的问题丢到一边,而专门讨论制定陆、海战争的种种法规,通过了陆战和海战的法规达十项之多,充分说明这不是什么和平会, 而是战争的预备会,是帝国主义战争即将来临的征兆。

两次海牙和平会议后,国际气氛愈来愈紧张。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开完不久,老沙皇就和英王爱德华在勒佛尔(今爱沙尼亚的塔林)举行会谈,决定扩充俄国的海陆军以对付德国。1907 年,俄国的军费为四亿九千三百万卢布。1908 年陡增为六亿一千二百万卢布,1913 年又增为九亿四千四百万卢布。事实证明,“海牙和会”完全是一个骗局。它除了使日益成熟的冲突更加尖锐以外,并没有什么良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