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战争的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和苏联红军的胜利 1942 年,苏联仍然单独抗击着德国的全部军事力量,局势依然紧张。占苏联总人口 45%、工业总产量 33%、耕地面积 47%的西部广大地区,都沦陷到敌人手中;转入战时轨道的国民经济,一时还不能满足卫国战争的需要。

1942 年春夏,德国利用美英拒不开辟第二战场的时机,搜罗其在欧洲的全力,总共拼凑了一百五十万以上的兵力,发动一次空前规模的夏季攻势。在莫斯科战役时,德国指望用正面进攻一举占领莫斯科;这次,德国企图采用迂回战术,达到其占领莫斯科,迫使苏联红军投降的目的。德军统帅部的计划是:集中兵力于南线,一方面攻占斯大林格勒,然后沿伏尔加河北上, 切断莫斯科同乌拉尔后方和伏尔加河的联系;另一方面,进攻苏联的西南战区,夺取高加索油田,并切断苏联经高加索与英美联系的物资供应线。

1942 年 5 月,德军在苏联南部发动了强大的攻势,不久占领了克里木半岛大部分地方。接着,德军猛攻半岛上的要塞塞瓦斯托波尔。7 月 3 日,经过了二百五十天英勇保卫战的塞瓦斯托波尔的守军才奉最高统帅部命令撤退。守军击毁了德军几百辆坦克、几百门大炮,歼灭德军三十万人,最后才从这座英雄城市转移。德军尚有一支军队于 7 月向库班和高加索进攻,企图

夺取那里的粮食和石油。到 12 月,德军对这里的进攻被制止。

从 1942 年 7 月起,德军调动主力开始攻打斯大林格勒,于是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战役持续了半年之久,其规模之大、战斗之激烈是空前的。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位于顿河河曲以东,紧靠伏尔加河,是苏联南部的重要工业城市和南北交通枢纽。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关系着苏德双方整个战局的命运。希特勒把欧洲闻名的、由鲍卢斯元帅指挥的德国第六集团军投入了这场战役。苏联红军统帅部组织了规模巨大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德军依仗其优势兵力,经过两个月的激烈战斗,在付出重大伤亡代价后, 于 1942 年 8 月 23 日渡过了顿河河曲,开始直接攻打斯大林格勒。德军发动了持续不断的疯狂进攻。德军使用了一千五百多门大炮轰击城市,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狂轰滥炸,并投燃烧弹。德军共投下了一百多万颗总量达十万吨的炸弹,狂妄的希特勒企图把这座城市,从地图上抹掉。然而这一切都不能摧毁斯大林格勒保卫者的意志和决心,苏联军民誓死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每一寸土地。9 月中旬,德军窜入城市,激烈的巷战开始了。10 月,德军攻入城市的大部分,连接城市与伏尔加河对岸的一切渡口都处于大炮火力轰击之下。希特勒得意忘形,宣布德军攻占了斯大林格勒。事实上,斯大林格勒的每所房屋都变成了战斗的场所,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包围并歼灭德军苏联军民用手榴弹和刺刀在每层楼、每间屋和电梯井里作战。德军在这座被摧毁的城市里,为赢得每一寸土地付出了巨大伤亡。德军十二个师在这场消耗战中已经精疲力竭了,而还有三十个师被迫去掩护它们的侧翼。斯大林格勒保卫者大量消耗敌人有生力 量,为反攻创造了条件。

1942 年 11 月 19 日,红军突然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以钳形攻势突破了斯大林格勒外围德军的防线,迅速完成了一个钳形

运动,把斯大林格勒和城郊的三十三万德军全部装入“口袋”。被围德军粮食不足,又受到红军飞机、大炮的严重打击。德军统帅部调来解围的军队又被红军击溃。被围德军陷入绝境。1943 年 1 月 10 日,红军展开了歼灭被围德军的战斗。2 月 2 日,战斗终止,德军全部被歼。九万多名官兵被俘,其中包括司令鲍卢斯等二十四名将领。斯大林格勒战役以红军的全胜而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苏联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这次战役以后,红军转入战略反攻,法西斯军队节节败退,转入战略防御。 1943 年 7 月,希特勒利用英美继续拖延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机会,孤注

一掷,向苏军战线上的库尔斯克突出地带进行疯狂反扑,妄图扭转败局,重新夺取战争的主动权。苏军在这次会战中不论在兵力方面,还是在火炮、坦克和飞机方面,都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德军。在这次会战中,发生了二次大战中最大的坦克战。经过五十天的血战,苏军一举粉碎了德军三十个精锐师, 解放了奥廖尔、哈尔科夫等城市,并乘胜前进,在广阔的战线上发动大反攻。到年底,苏军解放了一半以上的国土,其中包括乌克兰首府基辅。

苏军在前线的反攻,得到了沦陷区人民的有力配合。在沦陷区的苏联人民开展大规模的游击战争。1942—1943 年间,出现了一千多支游击队,有数十万游击战士。他们不断地袭击敌人,破坏敌人交通线,颠覆列车,烧毁仓库,惩办卖国贼。在游击战争中出现了许多英雄。克拉斯诺顿共青团员组织的“青年近卫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北非战场盟军的胜利 反法西斯盟国胜利的喜讯不仅来自冰天雪地的斯大林格勒,也来自酷热如焚的北非沙漠。

在大战初期希特勒没有在地中海、北非方面投入多少兵力,后来看到意大利在非洲节节失利之后,才派遣被人称为“非洲之狐”的隆美尔率军于 1941

年 3 月在意属的黎波里登陆,支援意军。地中海和中东是英帝国的生命线, 邱吉尔派遣大量部队支援北非。英德军队在北非沙漠中展开了拉锯战,但德军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1942 年 5、6 月间,隆美尔率领德军猛冲猛打,大败英国第八军团,俘获英军三万五千人,攻占了托卜鲁克要塞,接着把战争推进到埃及领土上。隆美尔以占领亚历山大港为目标,进而威胁苏伊士运河。6 月 30 日晨,隆美尔的部队离亚历山大只有一百英里,到晚间逼近阿拉曼英军防线,离亚历山大只有六十英里。德国法西斯妄图占领埃及,然后向东, 和进犯东南亚的日军在印度会师。由于隆美尔的军队在进攻中消耗极大,补给线又长,德军的增援远远赶不上英军的增援,因此到 7 月份战线稳定下来。

8 月初,邱吉尔亲自飞到开罗检查战局,任命蒙哥马利接任第八军团司令,整顿军务,补充装备。10 月 23 日,英军在亚历山大港西的阿拉曼防线上对德军发动大反攻。双方兵力相当,但英军在坦克方面占压倒优势。十多天的激战,沙漠上到处是打烂的坦克。由于英国海军有效地击沉德国在在阿拉曼战役中的英军地中海的货船,德军得不到充足的军火增援。德军遭受重创之后,在隆美尔这只狡猾的狐狸指挥之下,巧妙地溜出了蒙哥马利的围歼, 十五天中西撤了一千一百多公里。这次大反攻虽然未能把德军逐出非洲,但是它是英军抗德战争中第一个巨大胜利。1943 年 2 月,英军抵达利比亚和突尼斯国境上。

正当英军从阿拉曼发动反攻并在埃及、利比亚向西挺进的时候,1942 年11 月 8 日,一支由艾森豪威尔指挥的英美盟军在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各城市登陆。当时法属北非由法国维希政府管辖。登陆几乎未遇法军的抵

抗。英美联军沿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领土向东推进,势如破竹,到 11 月底, 它已越过阿尔及利亚国境,进抵比塞大城和突尼斯城的远郊。

希特勒为了应付英美军队在法属北非的登陆,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德、意军队占领了维希政府管辖下的地区。德国还企图夺取土伦的法国舰队, 但是法国水兵为了不让自己的军舰落到法西斯分子的手里,就把它们沉没在土伦港。希特勒还空运军队抢占了突尼斯的港口和空军基地,并陆续向北非增兵至二十五万人之多。

英美原来预计在 1942 年年底就结束北非战争,由于希特勒的迅速增兵, 双方争夺突尼斯之战就拖了近半年时间。但德军在北非大势已去。艾森豪威尔率领的盟军自西向东,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则自东向西,东西夹击,经过半年的苦战,终于在 1943 年 5 月,迫使北非的德意军队投降。

北非胜利是美英盟军从防御转入反攻的转折点。

意大利投降 苏军的节节胜利和英美在北非的胜利,使法西斯“轴心” 之一的意大利发生了严重的危机,不能继续作战。在苏德战场上约二十万人的意军精锐部队全军覆没,非洲的殖民地全部丧失,在地中海的舰队遭受巨大损伤。意大利国内原料缺乏,经济瘫痪,出现饥荒。人民群众和广大士兵的反战情绪迅速高涨,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罢工,并且发展为反对法西斯统治的群众运动。

1943 年 7 月 10 日,英美军队乘胜前进,登上意大利半岛“靴子”的尖端——西西里岛,意大利政局更加混乱。面临着军事、经济的全面崩溃,意大利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一些垄断资本集团企图用牺牲墨索里尼的办 法,寻求同英美停战,以挽救自己的统治。墨索里尼请求希特勒给予军火援助,以支持其国内政权,但希特勒无能为力。7 月 25 日,意大利发生宫廷政变,统治意大利二十一年的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被迫下台,并被送进了监狱。意军参谋总长巴多里奥上台组织政府。9 月 2 日,英美军队从西西里岛越过墨西拿海峡,开进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第二天,巴多里奥政府同英美签

订了停战协定。9 月 8 日,英国广播公司广播了关于意大利投降的正式文告; 同时,英美军队在意大利的萨勒诺海湾登陆。

意大利投降的广播文告使德国人大吃一惊,但德军的行动是果断的。它迅速占领了罗马和意大利北部三分之二地区,并劫走了在押的墨索里尼,送到德军占领的意大利北部,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苟延残喘。意大利形成两个政权南北对峙。

10 月 13 日,意大利巴多里奥政府宣布对德宣战。轴心国侵略集团开始土崩瓦解了。但是解放意大利的战争仍然远远没有结束。德军直至投降前夕一直保持着对意大利北部的占领。

欧洲各国人民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 法西斯侵略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强烈反抗。欧洲各国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组织了武装力量, 开展抵抗运动。他们的英勇斗争,对粉碎德意法西斯起了重要作用。

南斯拉夫于 1941 年 4 月被德军占领后,广大人民在以约·布·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下,纷纷组织游击队,广泛开展了游击战争。1941 年6 月底,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游击队最高司令部成立,铁托被任命为总司令。7

月 4 日,南共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定,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很快解放了五分之一以上的国土。1941 年年底建立了第一支正规部队。人民解放军在战斗中成长壮大,打了一些大的战役,牵制了六、七十万德、意、保、匈外国侵略

军和伪军。1943 年 11 月底,建立了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解放委员会作为临时政府。1944 年 10 月 20 日,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苏联红军协同作战, 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5 年 5 月全国解放,这时南斯拉夫军队已发展到八十万人。战争期间,南斯拉夫人民献出了一百七十万人的生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阿尔巴尼亚于 1939 年 4 月被意大利法西斯占领。工人、农民、学生进行

了自发的抵抗斗争。1941 年 11 月 8 日阿尔巴尼亚成立了共产党,人民的自发斗争得到了统一的领导。就在这时,阿尔巴尼亚响起了反法西斯武装斗争的第一枪,一支游击队袭击法西斯军的司令部。1943 年 7 月党建立了民族解放军,约有一万人的队伍,给意大利占领军以沉重打击。意大利法西斯投降后,民族解放军同进入国土的德国新占领者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经受住了德军于 1944 年 1 月发动的持续三个月的冬季攻势。从这年春天开始,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军转入反攻,到秋天,解放了大部分领土,这时民族解放军发展到七万人。11 月 17 日解放军解放首都地拉那,29 日,全国获得解放。

罗马尼亚参与了希特勒德国发动的反苏战争,使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推翻安东内斯库军事独裁和反对希特勒德国而斗争。广大人民破坏敌人的武器库、兵工厂,举行罢工,开展游击战争。罗共为了联合各种反法西斯的政治力量,于 1944 年 6 月建立了民族民主同盟。这是一个以共产党为核心和领导力量的、包括一切赞同推翻法西斯军事独裁、赞同掉转罗马尼亚的枪口去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政治党派、集团和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同年 8 月 23 日,罗共领导罗马尼亚的爱国民族力量,举行全国反法西斯武装起义。安东内斯库政府被推翻,罗马尼亚武装部队掉转枪口反对希特勒德国,同游击队一道,迅速解放了首都和国内其他城市。10 月末,罗马尼亚全国获得解放。

法国被德军占领以后,法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游击战争。游击队定名为“自由射手和游击队”。在国内民族抵抗运动蓬勃兴起的同时,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也迅速发展。戴高乐竭力争夺抵抗运动的领导权,派人到法国国内联络,准备成立一个从属于自由法国运动的统一组织。法共放弃了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认定戴高乐是“法国抵抗运动的唯一领袖”。这样,1943 年 6 月 3 日就成立了以戴高乐为首的“法

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次年 6 月,该委员会改称为法国临时政府。同时,戴高乐逐步控制了抵抗运动的武装力量——内地军。1944 年 8 月,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8 月 18 日,巴黎爆发了总罢工,内地军战士和爱国民警投入了战斗,25 日德军举起白旗投降。法国人民用自己的战斗解放了首都。起义人民和内地军乘胜追击溃逃之敌,9 月中旬,解放了大部分国土。这时内地军发展到五十万人,其中,法共领导的“自由射手和游击队”占二分之一。意大利的北部和中部于 1943 年被德国占领后,意大利人民的游击运动广

泛开展起来了。1943 年 10 月,意共在北部地区建立了命名为“加里波蒂” 的游击队。1944 年 6 月,北部地区所有的游击队统一为“自由义勇军”,共二十五万人,其中意共直接领导的有十五万人。1945 年 4 月,当苏军向柏林展开总攻时,意大利北部爆发了总罢工,并转为武装起义。游击队和起义工人解放了米兰、热那亚、都灵等城市,企图逃跑国外的墨索里尼被游击队俘获处死。

1941 年,希腊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民族解放阵线和人民解放

军,与德国占领者进行了三年的武装斗争,终于在 1944 年秋赶走了侵略者, 解放了希腊的全部领土。

欧洲其他的被侵略被占领国家的人民也与法西斯展开了英勇斗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亚洲各国人民的对日战争 亚洲各国人民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斗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是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国家。在中国战场上,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丧失了大片国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在东北的抗日联军,开展了大规模的抗日游击战争,在敌人后方开辟了广大的游击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成了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到 1943 年,它抗击了侵华日军的 64%和伪军的 95%。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使大批日本侵略军陷于中国战场,从而有力地支援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朝鲜人民在金日成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934 年,金日成把在我国东北中朝边境活动的朝鲜游击队改组为朝鲜人民革命军。1936 年成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祖国光复会”,会长为金日成。祖国光复会制定了《十大纲领》,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1937 年 6

月 4 日,朝鲜人民革命军取得了奇袭普天堡的胜利,鼓舞了朝鲜人民的胜利信心。1937—1939 年间,朝鲜人民革命军进行了三千九百多次大小战斗。从1942 年起,它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活动,打击日本侵略者。

在印度支那,自 1940 年 9 月日军侵入北越后,越南人民就开展了抗日斗争。1941 年 5 月,在以胡志明为首的印度支那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越南独立同盟。在党和越盟的领导下,游击队以北部山区为依托,建立根据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越南游击队由小到大,到 1944 年 12 月改编为解放军,解放了一部分国土。

在菲律宾,1942 年 3 月,组成了由共产党、社会党、工会、农会等共同参加的武装力量——人民抗日军,其中有一支由华侨组成的“四八支队”(取名于八路军、新四军)。民抗军在吕宋岛中部及一些岛屿上建立了解放区。1945 年初,配合美军登陆,菲律宾人民的武装斗争日益加强。

在缅甸、马来亚和印度尼西亚,反对日本占领者的人民武装力量,也迅速发展起来,给法西斯以沉重打击。

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 在战争的根本转折时期,中国在西方列强制定的远东战略计划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加强。美国政府为了推行有利于本国垄断资本的远东政策,便大力扶植蒋介石国民党。美国向蒋介石提供贷款和武器装备,还要提高他的政治声誊,藉此加强他的地位。1942 年 9 月,英、美宣布放弃它们在中国享有的治外法权和其他不平等权利,并于第二年 1 月用条约形式确定下来。

1943 年 11 月下半月,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和中国蒋介石在开罗开会,讨论与远东战争有关的问题。军事会谈在表面上议定了一个在缅甸南北夹击日军的作战计划,目的在于把日本驱逐出缅甸和重新开辟长期关闭的通往中国的陆上交通线。但是由于英美之间的战略利益不同,计划没有付诸实施,因为在邱吉尔看来,东南亚最重要的目标在于重建英国在新加坡和香港的权力,而缅甸不是一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地区。

会议唯一的政治成果,就是 1943 年 12 月 1 日公布的中美英三国开罗宣

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宣言还指出,三国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此外, 宣言又宣布剥夺日本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夺得的一切岛屿。

德黑兰会议 为了讨论加速击溃希特勒德国采取什么措施的问题,1943 年 11 月 28 日到 12 月 1 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亲自率领代表团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

会议的中心问题是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邱吉尔竭力回避这个问题,但是连罗斯福也不支持他的作法。美国为了阻止苏联红军进入西欧,期望和英国一起通过攻击德国西北部来占领大部分欧洲并第一个占领柏林,因此提出了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远征计划。这计划被称为“霸王”战役。英国为了阻止苏联红军进入奥地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等中欧、东欧国家,再次企图坚持“地中海战略”、即主张英美军队从巴尔干攻入德国。英国的计划遭到苏联的坚决反击,斯大林指出,在巴尔干开辟第二战场对加速德国的崩溃没有意义。斯大林同意美国的“霸王”战役计划,并且出于尽快消灭敌人的愿望,希望最好能同时发动两个战役——“霸王”战役和作为这次战役的支援——在法国南部登陆。会议最后决定英美军队不迟于 1944 年 5 月 1 日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会议发表的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指出, 三国已经商定了消灭德军的计划。

三国首脑会议对如何处理战后德国的问题交换了意见。美英两国各有自己分裂德国的计划。美国建议把德国分成五部分;英国建议割取一些德国领土并入所谓“多瑙河联邦”。苏联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民主的爱好和平的德国。这个问题的讨论没有得出肯定结果。

会议还讨论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苏联抱着巩固反希特勒联盟和消灭亚洲的侵略策源地的愿望,响应英美的多次请求,初步同意于欧战结束半年之后参加对日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