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苏维埃国家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的开始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国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和反动政党不甘心失败,到处组织叛乱,密谋推翻苏维埃政权。外国垄断资本家害怕丧失贷给旧俄政府的几十亿卢布和巨额利润,更加害怕本国劳动人民学习俄国劳动人民的榜样推翻自己的统治,千方百计要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1918 年上半年,出现了以反革命叛乱为内应的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

1918 年 1 月,日本和英国的军舰开进了俄国东方的海参崴港。3 月英法美三国军队占领俄国北部港口摩尔曼斯克,8 月占领了阿尔汉格尔斯克,成立了白卫军的“俄国北方政府”。4 月日本军队在海参崴登陆,同时有英军, 不久又有美军也在该地登陆。8 月英军从伊朗侵入士尔克斯坦(今土库曼地区)和外高加索。

5 月 25 日,当运送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军用列车分散在从奔萨到海参崴一线时,该军团发动了叛乱。这个军团是十月革命前由俄国的奥匈战俘组成的。他们都是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这些战俘为参加协约国军队,反对统治他们的奥地利帝国,与苏维埃政府达成协议,准备经过西伯利亚到海参崴乘船去法国。但是中途他们受协约国的收买,举行了反苏维埃政权的叛乱。由于大批白卫军的加入,叛军增至六万名装备精良的士兵和军官。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哗变使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活跃起来,在西伯利亚、乌拉尔和伏尔加河流域,开始了富农的暴动。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协同反革命势力迅速占领了萨马拉(今古比雪夫)、喀山、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等许多城市,占领了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以及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的西部地区。这些地方的苏维埃政权被颠覆了,在萨马拉成立了由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组成的反革命政权;在鄂木斯克和叶卡特琳堡(今斯维尔德洛夫斯克) 也建立了反革命政府。

在外高加索,英军会同白卫军夺取了巴库,阿塞拜疆苏维埃政权的领导者被逮捕,以邵武勉为首的二十六名成员被英帝国主义者下令枪杀。在北高加索,以科尔尼洛夫、邓尼金(1872—1947 年)和阿列克谢也夫为首的沙皇军官组成“志愿军”,在协约国协助下,宣布讨伐苏维埃政权。

德国依然是苏维埃国家的凶恶敌人。它违背布列斯特和约,派兵进驻乌克兰,残暴地掠夺和压迫乌克兰人民。顿河流域的统治者、哥萨克军首领克拉斯诺夫(1869—1947 年)在德国支持下,纠集大量兵力,开始进攻察里津

(1925 年改名为斯大林格勒,现为伏尔加格勒)和沃罗涅什。

国内外敌人侵占了苏维埃国家四分之三的土地,包围了它的中心地区, 他们在这些地区也拼命进行反苏维埃的活动。1918 年 7 月 6 日,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在首都莫斯科发动叛乱,刺杀了德国大使米尔巴赫,阴谋挑起德国对苏俄的军事行动。但叛乱在几小时内就被镇压下去了。7 月份,社会革命党人还在雅罗斯拉夫尔、雷宾斯克等俄国中部的二十三座城市相继发动了反革命叛乱。这些叛乱虽然被平息下去了,但局势仍然十分紧张。8 月 30 日,社会革命党女党徒卡普兰暗杀列宁,列宁中了两颗毒头子弹,身受重伤。同时, 社会革命党人在彼得格勒刺杀了著名的布尔什维克沃洛达尔斯基和乌里茨

基。

苏维埃俄国正在经历一个极其艰难困苦的时期,帝国主义战争造成了工

农业生产的破坏和国民经济的凋敝。巴库和顿巴斯等燃料产地,乌克兰、伏尔加河流域和西伯利亚西部等产粮基地都落入敌人手中。苏维埃国家极端缺乏粮食、原料和燃料,许多工厂被迫停工,广大人民忍饥挨饿。

形势万分危急,人民岿然挺立。他们在俄国共产党(布)的领导下奋起投入保卫祖国的战争。工人农民响应党的“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大批加入红军。1918 年初夏,红军志愿兵达三十多万人。5 月底,红军由志愿兵制改为义务兵制,这为建立一支人数众多的正规红军创造了条件。秋天,红军人数增至八十万,到年底已近一百万人。党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军事的领导,如加速培养工农指挥员;强调政治委员对军队建设的作用;注意吸收旧军队的军官和军事专家来为红军服务,1918 年底,红军任用的旧军官计有二万二千多名,而在整个国内战争时期约有十万多名。

外国武装干涉、国内战争、经济破坏迫使苏维埃国家把经济转上战时轨道,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除大工业外,中型工业也收归国有,在内战快结束时,连小工业也国有化了;从 1919 年 1 月起实行余粮收集制,把农民的一切余粮都收集到国家手中,后来又把收集余粮的办法扩展到其他农产品, 国家付给农民的,一部分是工业品,一部分是日益贬值的纸币;取消自由贸易,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由国家统一配给;劳动报酬大体上是平均主义的,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所得相差无几;劳动居民根据卡片免费或按规定的低价获得粮良和工业品;资产阶级被吸收来参加强制性的体力劳动,实现了“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上述非常措施反映的经济政策,从表面看来,似乎体现了共产主义原则, 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种政策不能激起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劳动农民接受了余粮收集制,因为他们懂得,为了保全从苏维埃政权得来的土地,必须全力支持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共(布) 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应付困难的政策,它使苏维埃政权在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作用。

1918 年下半年,红军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初步胜利。9 月在东方战线上解放了喀山、辛比尔斯克。10 月解放萨马拉,肃清了伏尔加河地区的白军, 把敌人赶向乌拉尔。在南方战线,8 月和 10 月,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指挥下的红军击退了克拉斯诺夫的顿河哥萨克白军向察里津的两次进攻,保住了英雄城市,粉碎了南部和东部白卫军实行汇合的企图。在北高加索,红军对邓尼金的志愿军进行了英勇的反击战。

1918 年 11 月,帝国主义大战结束,德国爆发了革命,推翻了德皇政权。

11 月 13 日,苏维埃俄国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德国占领下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等地,都举行了武装起义, 赶走了德国压迫者,分别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

苏维埃国家粉碎三次反革命进攻 协约国打败德国后,得以集中力量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1918 年年底,协约国在俄国南部地区集结了十三万兵力,法国部队在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登陆,英国陆战队又在巴统和诺沃罗西斯克登陆。他们以自己的部队为主力,联合当地白卫军力量,妄图在俄国南部倾覆苏维埃政权。

由于布尔什维克在外国武装干涉军中的积极活动,越来越多的士兵接受了国际主义思想。1919 年 4 月,入侵塞瓦斯托波尔的法国水兵发生起义,法国政府被迫从乌克兰南部和克里木半岛撤回自己的部队。4 月底,这些地区

的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卫分子全被肃清。在北方的协约国士兵中也发生了革命骚动,拒绝同苏俄红军作战。1919 年夏,协约国开始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撤军。正像列宁所说,布尔什维克夺走了协约国的士兵,夺走了协约国在军事上和技术上的优势。

但是,1919 年春,苏维埃国家的处境是极其困难的,帝国主义者正策划白卫军的更大规模的进攻。协约国组织的第一次进攻把主要希望寄托在他们在西伯利亚鄂木斯克的傀儡高尔察克(1873—1920 年)身上。高尔察克原是沙皇的海军上将,在 1918 年的 11 月,他推翻了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在鄂木斯克的政府,夺取了政权,自称为“俄国最高执政”。1918 年的 12 月, 他占领了彼尔姆,向维亚特卡(今基洛夫)和科特拉斯挺进,妄图与俄国北方的干涉军、白卫军汇合,然后再向莫斯科进军。红军粉碎了他的企图,把他的军队从维亚特卡打退。高尔察克得到了协约国金钱和武器的援助,在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征兵扩军。1919 年 3 月初,四十万装备精良的高尔察克军队在长达二千公里的苏俄东方战线发动了全面攻势。配合他进攻的,南部有邓尼金,西部有波兰白军,彼得格勒附近有尤登尼奇(1862—1933 年),北部尚有英美法干涉军和白卫军。不久,红军东方战线的中段被高尔察克军突破。4 月,高尔察克占领乌法,逼近喀山、辛比尔斯克和萨马拉,直扑伏尔加河, 准备同邓尼金部队会合,直取莫斯科。西方报刊作出预言,说经过几个星期, “俄国的救星”将骑着白马进入克里姆林宫。

共产党发出了“一切为了东线”的号召,要求工人、农民奋起保卫祖国, 对共产党员进行了普遍动员。短期内,一万五千多名共产党员,三千多名共青团员和六万多名工人补充了东线的红军。在后方,劳动人民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1919 年 4 月 12 日(星期六)这一天,莫斯科——喀山铁路的一个机车库的十五名工人,放弃夜间的休息,彻夜不懈地义务劳动,修理好机车三台。他们还决定在战胜高尔察克之前,每星期六晚上都进行义务劳动。他们这种以忘我的精神支援国家克服困难的行动,被列宁誉之为“共产主义的实际开端”。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这一“伟大的创举”,迅速地得到全国工人的响应与效法。

4 月 28 日,在伏龙芝、古比雪夫指挥下的东方战线南路兵团向高尔察克

发动了反攻,很快突破阵线,向高尔察克分子盘踞的腹地挺进。从 5 月下旬

起到 6 月中旬进行了乌法战役。高尔察克分子将白河上的所有桥梁全部烧毁,红军的东线部队不得不在长达七十五公里的战线上,在没有专门渡江器材的情况下,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强渡白河。在战斗中,恰巴耶夫(1887— 1919 年)指挥的第二十五师(政治委员为富尔曼诺夫(1891—1926 年)建立了卓著的功勋。恰巴耶夫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渡河途中,头部受伤,还继续指挥战斗。恰巴耶夫师重创了高尔察克的军官突击大队,解放了乌法。东线部队乘胜前进,7 月解放乌拉尔。高尔察克军队节节溃退,又遭到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工人、农民游击队的有力打击。11 月 14 日,红军进入高尔察克的“首都”鄂木斯克。1920 年 1 月,红军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附近消灭了高尔察克的残余部队,俘虏了六万名官兵。“俄国最高执政”带着他的部长和将军们向东溃逃。在伊尔库茨克高尔察克被地方游击队逮捕,经伊尔库茨克革命军事委员会判决处死。

1919 年 5 月,正当高尔察克向乌拉尔溃退的时候,尤登尼奇的白卫军向彼得格勒发动进攻,企图把红军从东线引开。5 月中旬,他们突破了红军第

七集团军防线,扑向彼得格勒。一支由十二艘巡洋舰、二十艘驱逐舰和十二艘潜水艇组成的英国舰队从海上支援尤登尼奇。正当战斗紧张进行的时候, 由于协约国间谍的策动,彼得格勒附近的红丘、灰马和奥勃鲁切夫三个炮台发动了叛乱。在彼得格勒的资产阶级居住区,地主、资本家和白卫军官在等待武装暴动的信号。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作出决定说,“无论如何要保住彼得格勒”。斯大林被派到彼得格勒领导防御工作。6 月中旬,工人和水兵搜查资产阶级居住区,查获了无数武器和弹药。同时,红军部队攻下了三个叛乱的炮台。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英勇地从海上保卫彼得格勒,击退了试图攻取喀琅施塔得的英国舰队。6 月下旬,第七集团军全线反击。9 月初,尤登尼奇军队退往爱沙尼亚。

协约国的第一次进攻被粉碎了。

1919 年下半年,协约国组织了反苏维埃国家的第二次进攻。实际上,第一次与第二次进攻之间并没有任何间歇。第二次也象第一次一样是联合进攻,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一次的重点在东线,第二次的重点在南线。这次进攻的主力是盘踞在南方的邓尼金的三个集团军,它们基本上由沙皇军官及库班、顿河流域的富裕哥萨克组成,极端仇视苏维埃政权。帝国主义者照例供应邓尼金白卫军大量的大炮、坦克、步枪、子弹、炮弹和其他军需物资。配合邓尼金进攻的,有尚未被完全歼灭的高尔察克军队,有彼得格勒附近的尤登尼奇军队,还有在西方同苏俄红军作战的波兰白军。

1919 年 7 月初,邓尼金的部队占领了顿巴斯和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发布了“向莫斯科进军”的命令,其精锐部队“志愿军”沿库尔斯克、奥廖尔、图拉、莫斯科一线进攻。至 10 月中旬,邓尼金已占领沃罗涅什、库尔斯克和奥廖尔,逼近供应红军枪炮弹药的图拉,离莫斯科只有二百公里路,首都遭到严重威胁。在邓尼金部队直逼苏维埃共和国心脏地区的时候,顿涅茨矿区的资本家们许下诺言,将以百万巨奖赏给第一支冲进莫斯科的白卫军。

党中央和列宁向全国发出了“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号召。党再度动员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入伍,给前线补充了三万名党员和一万名团员。在这些日子里,许多共青团区委会的门上写着:“全体团员上了战场,区委停止工作。”为了增加生产支援前线,工人常常连续十二小时不出车间。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运动开展得更加广泛了。1919 年秋,党中央决定举行征收党员周。在国家困难和危险的时期,有二十多万人入党,表明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信赖和对于苏维埃政权的忠诚。斯大林、奥尔忠尼启泽、伏罗希洛夫等被调往南方方面军加强领导。适应战争形势的变化,从 1919 年

  1. 月起,红军作战的重心从邓尼金的老巢顿河和库班河地区转移到奥廖尔、沃罗涅什地区。

    1. 月中旬,红军在从奥廖尔到沃罗涅什长达三百公里的战线上转入反攻。布琼尼(1883—1973 年)指挥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在进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于 10 月 24 日解放沃罗涅什。10 月 11 月间,红军还解放了奥廖尔和

库尔斯克。11 月 12 月间,红军解放了哈尔科夫、基辅、顿巴斯。1920 年 1 月,红军进抵亚速海滨,占领罗斯托夫,进入北高加索。3 月 27 日,红军和游击队解放了诺沃罗西斯克。邓尼金军队被彻底击溃,邓尼金本人逃出俄国, 其残部逃窜到克里木半岛。

正当南线进行决战的时候,1919 年 9 月,尤登尼奇白卫军窜抵彼得格勒郊区,离城只有几公里。尤登尼奇在对外国记者谈话时声称,他认为占领彼

得格勒的任务已经完成。当有人建议一位俄国将军用望远镜看看这座城市 时,他得意地说:“为什么?我明天要在涅瓦大街上散步呢!”但是白卫分子高兴的太早了,就在 10 月下旬,红军开始了反攻,11 月尤登尼奇军队被彻底打垮,残部溃不成军,逃往爱沙尼亚去了。

1919 年秋天,在俄国北方的协约国干涉军开始瓦解,被迫撤退,白卫军

也大批倒向红军。1920 年 2 月 3 月间,红军解放了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

高尔察克、邓尼金和尤登尼奇溃败后,苏维埃国家得到了三个月的和平喘息时机,从事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

1920 年春,协约国组织了第三次进攻。这次进攻的主力,一是当时在资产阶级地主集团统治下的波兰,二是盘踞在克里木半岛、搜罗了邓尼金残部的弗兰格尔(1878—1928 年)白卫军。

在十八世纪末丧失独立的波兰在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获得了独立和统一,但是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和地主手中。波兰的统治者企图占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建立一个“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大波兰”,波兰国家首脑毕尔苏茨基拒绝了莫斯科关于缔结和约的建议。协约国帮助波兰武装了七十四万人的军队。1920 年 4 月 25 日,波兰白军侵入乌克兰,5 月 6 日,攻陷基辅。以图哈切夫斯基为司令的红军西方方面军牵制了大量敌军,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指挥的骑兵第一集团军突破了敌人防线。6 月 2 日红军收复基辅, 继续西进。7 月收复明斯克和维尔纽斯。8 月,红军逼近华沙,引起了帝国主义阵营的惊慌。不久,波军在协约国大力支持下站稳了脚跟,苏维埃军队受到挫折,被迫后退。但是,波军的反攻没有持续多久,就被红军挡住。10 月, 苏波在里加签订了停战协定。1921 年 3 月 18 日,双方签订了和约。根据和约,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被划入波兰版图。

1920 年 6 月,弗兰格尔也发动了攻势,从克里木向北窜犯。他的军队约有十五万人。7 月,弗兰格尔占领了乌克兰南部,秋天,迫近顿巴斯。8 月 7 日,红军强渡到第聂伯河左岸,占领了卡霍夫卡,在这儿建立桥头堡牵制敌人的行动。从 8 月到 10 月,弗兰格尔投入精锐部队,配有坦克和大炮进行掩护,多次猛攻卡霍夫卡桥头堡,但都被红军击退。卡霍夫卡成了红军战士英雄主义的象征。为了与弗兰格尔作战,苏维埃政府建立了由伏龙芝指挥的南方战线。由于对波兰的战争的结束,红军得以集中全力对付弗兰格尔。10 月底,红军转入反攻。弗兰格尔退守克里木,凭借彼列科普地峡的坚固要塞, 负隅顽抗。红军经过艰苦的战斗,付出重大伤亡,攻占要塞,通过地峡,歼灭了弗兰格尔军队。11 月 16 日,克里木半岛解放。

协约国的第三次进攻又破产了。1920 年底,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基本上结束了。

但是俄国远东地区仍被日本干涉军和白卫军所占领。远东的劳动人民为争取解放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20 年 1 月海参崴的工人在游击队协助下举行了起义,推翻了白卫政权,建立了以拉佐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临时政府。4 月 4 日夜晚,日军及白卫军袭击海参崴,逮捕了拉佐等领导人,白匪把他们放进机车车厢里活活烧死了。

在西伯利亚的红军粉碎了高尔察克以后,进抵滨海地区,与日本军队接触。那时红军主力正忙于同波兰的战争,因此,根据列宁的指示,在西伯利亚东部的解放区成立了远东共和国。日本在保持滨海地区驻军的条件下承认

了远东共和国。远东共和国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组为人民革命军。日本占领者把高尔察克残部组织成“白卫起义军”,由它在 1921 年年底进攻远东共和国, 占领了伯力,并向共和国首都赤塔推进。人民革命军给“白卫起义军”一系列沉重的打击,1922 年 2 月进行了激烈的沃洛恰耶夫卡战役,打退了敌人, 解放了伯力,接着肃清了滨海地区的白军。1922 年 10 月 25 日,人民革命军攻占了海参崴,日本武装干涉者最后被赶出苏维埃领土。1922 年 11 月,远东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合并。

苏维埃国家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联合进攻,保卫住了自己的国家独立和自由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