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第一节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920 年底红军歼灭了弗兰格尔军队之后,国内外反

革命势力的主力全都被粉碎了。日本支持的白卫军,到 1922 年 10 月也被击溃了。1921 年开始,苏维埃俄国进入恢复经济的新时期。

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在内战中夺得了举世瞩目的胜利,但是在转向和平建设后,又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四年的帝国主义大战和三年的国内战争使国家满目疮痍,经济濒于破产。1921 年初,大工业的产量只有战前的五分之一,燃料、冶金、机器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完全遭到破坏,棉织品的产量降到二十分之一。农业的收获量仅及战前的五分之三。人民生活非常困苦。连面包、衣服、肥皂这样最起码的物品都极感缺乏。

政治情况同样严重。由于经济破坏、工厂停工和饥荒流行,许多工人被迫改行,或是转而从事手工业、作小买卖,或是流向农村。产业工人人数大量减少。1913 年,大工业中有二百五十五万名工人,而到 1921 年只剩下一百四十万人。在部分工人中还出现了悲观失望和不满情绪。

在革命的风暴时期,俄国农村发生很大变化。苏维埃社会人数最多的阶级还是农民,他们约占全国人口的 80%。但是农民的结构和农村的阶级状况同革命前大不一样了。地主阶级已被消灭,富农的力量削弱很多,户数减少了三分之二。革命前贫农是大多数,现在占优势的是中农。广大农民为了保护分得的土地,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曾接受了余粮收集制。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和外国干涉军入侵威胁的消失,农民就不肯再接受这一政策,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同他们的切身利益是相互抵触的。部分中农甚至卷入反苏维埃的活动。1921 年在坦波夫省、沃罗涅日省和萨拉托夫省,在乌克兰、顿河和西伯利亚的富农叛乱中,就有不少中农参加。农民的不满在军队中也有反映。1921 年 2 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发动叛乱。他们公开反对党的政策,提出“拥护苏维埃,但是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口号。这都说明,广大农民和部分工人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情绪相当强烈。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基础在不断削弱。苏维埃国家遇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列宁深刻理解当时的形势。他指出,农民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让我们改善工人同农民的关系吧。”

为了克服这一危机,首先要恢复经济。这一点,党内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在如何恢复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托洛茨基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恢复经济主要应该依靠工人群众。因此,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将是关于工会的作用及其工作方法的问题”。1920 年 11 月,托洛茨基挑起工会问题的争论。他要求“把工会整刷一下”,实行“工会国家化”, 使工会和行政干部互相结合。他还主张把内战时期的军事命令和行政强制的办法搬到工会里来,要“拧紧螺丝钉”,实行“劳动军事化”,每个工人应象士兵一样,命令作什么就作什么,否则就被认为是逃兵,就要受到惩罚。托洛茨基认为,只有采取这些办法,才能恢复经济。“工人反对派”(施略普尼可夫、柯仑泰)则持另一种态度。他们提议“把国民经济交给工会去管理,实行“国家工会化”。

列宁认为,上面两种看法都不正确。托洛茨基的军事强制办法会破坏党

同工人群众的密切关系,他在对待群众的问题上犯有原则错误。而“工人反对派”则否定了党和国家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作用。布哈林企图调和分歧, 他说列宁是从政治上看问题的,托洛茨基是从经济上考虑的。列宁批驳了布哈林的折衷主义论调,指出,只有正确处理了阶级关系,才能解决生产任务。

按照列宁的意见,恢复经济必须调动工农的生产积极性,特别是农民的积极性。俄国是一个小农占人口多数的国家,没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恢复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列宁非常重视农民的不满情绪,他提议重新修订对农民的政策。列宁多次接见农民代表团,与各地来的农民交谈,探讨改善同农民关系的途径。

1921 年 3 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列宁的建议,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1921 年 4 月,政府正式宣布,1921—1922 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二亿四千万普特。这个数字比 1920—1921 年度收集的四亿二千万普特低了很多。超过税额的余粮归农民所有。1921 年 5 月,苏维埃政权通过了“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农民应通过合作社把手里的农产品换成工业品。但是,当时国家手里既没有足够的工业品,又缺乏有效的办事机构。几个月后,政府就不得不放弃产品交换的作法,允许私人买卖、自由贸易。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尽快恢复经济,政府还决定实行租让制,把一些中小企业和商店租给私人或合作社开业,并允许外国承租者开办大企业,开采北部的森林和东部的矿藏。国营企业和合作社的管理体制也作了改变,经济核算制成为管理的基础。改革了工资制度,废除了配给制和劳动义务制。

新经济政策实施不久,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它受到农民的欢迎,使工农联盟在新的基础上得到巩固。它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21 年, 苏俄遭遇大干旱,受灾地区达三十四个省,三千万人口。但是,政府在农民的积极支持下,比较顺利地渡过了灾荒,到第二年就消除了它的后果。

实行新经济政策也带来另一方面的后果。由于自由贸易,出现了一批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耐普曼),他们同社会主义力量展开激烈的斗争。针对这种情况,列宁提出“谁战胜谁”的问题。他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特别是国营和合作社商业,同时要找出国家对资本主义成份进行监督和控制的适当方法。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1925 年,谷物的总产量几乎与战前水平相等,达到四十六亿普特。畜牧业还低于革命前的最高水平。工业总产量为战前的 73%,其中社会主义成份占 81%。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国内商品流转总额约为战前的 70%,其中一半左右掌握在国营和合作社商业手中。到 1925 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了。

苏联的建立 沙皇俄国是有名的民族监狱,内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十月革命后,根据列宁的民族自决权的思想,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或自治共和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巴什基尔、鞑靼等民族成立自治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在中亚,则出现了布哈拉和花剌子模人民共和国。至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经过反复较量,最后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内战争期间,各苏维埃共和国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于 1919 年 6 月建立了军事政治同盟,成立了统一的军事指挥部,合并了各共和国的国民经济委员会、交通运

输管理机构、财政人民委员部和劳动人民委员部。1920 年秋到 1921 初,俄罗斯联邦先后同其他苏维埃共和国签订条约,又将对外贸易、邮电等部合并, 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彼此之间的联系。

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了顺利恢复经济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把各苏维埃共和国合成为统一的经济整体,以便充分利用各国的经济财政资源。1922 年,各苏维埃共和国的共产党先后提出联合的问题。为了具体研究这一问题, 俄共(布)中央在 1922 年 8 月成立了一个由斯大林主持的专门委员会。不久, 斯大林提出“自治化”方案,规定乌克兰、白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俄罗斯联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这个方案得到一些民族共和国党中央的支持, 但遭到格鲁吉亚党中央的激烈反对。列宁因为生病没有直接参加这项工作。当他了解到双方争执的内容后,写信给党中央政治局,明确表示反对自治化计划,认为它缩小了各共和国的权利,威胁着各族人民的友谊。根据列宁的建议,俄共(布)中央在 1922 年 10 月通过决议,规定各苏维埃共和国在平等的基础上成立联盟。随后,各共和国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一致拥护俄共

(布)中央的意见,赞成建立共和国联盟。同时,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三国决定统一为南高加索苏维埃联邦共和国。

1922 年 12 月 30 日,在莫斯科召开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会上,斯大林作了关于成立苏联的报告。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四个共和国。中亚的布哈拉和花剌子模人民共和国由于国家制度不同, 没有加入苏联,但它们同俄罗斯联邦订有联盟条约。1924 年以后,中亚的乌兹别克、土库曼、塔吉克分别组成苏维埃加盟共和国,成为苏联的一员。哈萨克和吉尔吉斯则分别以自治共和国身份加入俄罗斯共和国。

列宁的建设社会主义计划 1918 年的遇刺受伤和长期的过度劳累,严重

地损害了列宁的健康。1922 年 3 月底到 4 月初,列宁带病主持了俄共(布) 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会后,中央全会选举斯大林为总书记,主持党务工作。

1922 年 12 月,列宁的病情恶化。1923 年初,在病情稍有好转的情况下, 列宁口授了《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文章以及各种信件。列宁在这最后的几篇文章和几封信件中,阐述了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

列宁在最后一篇文章中,提出革命的前途问题。因为布尔什维克党原来坚信很快会爆发世界革命。但是,这个预计没能变成现实。因此,列宁说: “在我国这种小农和最小农生产的情况下,在我国这种经济破坏的情况下, 我们能不能支持到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那一天呢?”列宁从根本战略前景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斗争的结局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一点: 俄国、印度、中国等等构成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正是这大多数的人口,最近几年来也非常迅速地卷入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中,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来,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是完全和绝对有保证的。”列宁的这段论述不仅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胜利信心,而且天才地预见到东方革命的兴起。

列宁接着又论述了党在世界革命到来之前应采取的政策。列宁说:“我们应当努力建成的国家,是要工人能够保持他们对农民的领导⋯⋯我们应当使我们的国家机关尽量节约⋯⋯把任何一点积蓄都保存起来,以发展我们的大机器工业⋯⋯我们的希望就在这里,而且仅仅在这里”。

列宁特别重视同农民的关系问题,认为坚持工农联盟,保证农民跟工人走,不跟资产阶级走,是关系苏维埃政权命运的大事。如何作到这点呢?列宁提出合作化计划。他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里,合作社可以把“私人利益、私人买卖的利益与国家对这种利益的检查监督”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合作化又是农民能够理解和容易接受的办法。因此,合作化计划是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好办法。为了发展合作社,党不仅要大力支持这个事业,而且要“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没有整个的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

列宁还提出要改造国家机关,建设大工业。他认为,当时除外交人民委员部外,其他机关只是在外表上作了些粉饰,实际仍是最典型的旧式国家机关。因此,列宁提议改组工农检查院,把它同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结合起来, 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模范机构,并依靠它改造国家机关,反对官僚主义。只有机关真正是新型的,是精简的,有效率的,它才能赢得人民信任,才能节约资金,实现工业化。

列宁最后提到防止党的分裂问题。他认为造成党分裂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工农之间出现严重阶级分歧;一个是党的主要领导人之间发生冲突。列宁在《给代表大会的信》中,着重分析了党的领导人的品质。列宁说:“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另一方面,托洛茨基同志⋯⋯过分自负,过分热衷于事情的纯粹行政方面。现时中央两位卓越领袖的这两种品质会无意中造成分裂,如果我们党不采取措施防止,那分裂是会突然来临的”。列宁要求补选工人参加中央委员会,以提高中央的威望,加强党的团结。

列宁的这些思想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可惜,列宁没能进一步详细阐述这些观点。1923 年 3 月,列宁的病情再度恶化,丧失了说话的能力。1924 年 1 月 21 日,列宁因患脑溢血引起呼吸器官的麻痹而与世长辞了。列宁的逝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损失。安葬列宁的那一天,各国劳动者同苏联人民一起,用各种形式沉痛地哀悼各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导师。

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共产党周围,艰苦奋斗,发展生产,加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此同时,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1922 年,苏俄同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建立了外交关系。1924—1925 年,英、意、法、日、中等国也先后承认了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