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德国

经济的发展和垄断组织的产生 1871 年完成统一后的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非常迅速。七十年代初,德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经过二十年,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871 年,在德国的主要工业中,生铁的产量为一百五十六万四千吨,钢为二十五万一千吨,煤为三千七百九十万吨(包括褐煤);到 1891 年,分别增长为四百六十四万一千吨,二百四十五万二千吨和九千四百二十万吨。九十年代,德国工业超过了除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成为资本主义的先进工业国。

德国经济发展迅速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国家的统一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环境和统一的国内市场;第二,从法国掠夺了五十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和阿尔萨斯、洛林两个重要矿区,大大增加了工业化的资金积累和矿产资源;第三,德国的工业发展较晚,没有过时的成套旧设备,迎头赶上不受拖累,便于利用科学和技术上的最新成就,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部门,如电气、光学和化学工业等等,使生产大幅度增长。

德国农业发展的特点是工业资本与农业大地产的紧密结合。1850 年普鲁士农业改革以后,容克地主获得了农奴的大量赎金和土地,改变经营方法, 办起了资本主义化的农场,采用先进生产工具和优质肥料从事生产,同时经营农产品加工业,如甜菜工业和酿酒工业。容克经营的农场遍布东普鲁士。全国大农场控制了德国总耕地面积的 54%。这种农场掌握在容克手里,仍旧保留着不少封建残余。在易北河以西地区,中小农户居多数。1882 年德国共有三百万小农户,占农户总数的五分之三,但仅占有总耕地的二十分之一。小农户的地位很不稳定,七十和八十年代在农业危机的打击下,不少农户破产,农民流入城市,加入工人阶级的行列。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形成垄断,这种垄断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在欧洲各国,德国的垄断组织建立得最早,发展得最快,而且组织得更为严密。容克资产阶级为了争夺国际和国内市场,实行保护关税和倾销政策,国家直接支持建立和发展垄断组织。德国垄断组织最普遍的形式是卡特尔。1875 年有八个,1890 年达一百三十七个,1900 年达三百个,1911 年达五百五十至六百个。银行资本也迅速集中。1909 年柏林九家银行集中了全德银行资本的 83%。银行控制着企业,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结合,形成金融寡头,著名的如基尔道夫、克虏伯、施梯纳、蒂森、汉泽曼和西门子等。他们操纵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并对德国政府的内外政策施加重大影响。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实际是普鲁士的扩大。在帝国里,普鲁士的容克握有实权,专制横暴,资产阶级从属他们。但在德国垄断资本发展的过程中,容克与资产阶级互相渗透,紧密结合。有的容克投资工业和银行,成了企业家; 有的资本家购买地产或获得爵位,成了容克地主。这就加强了容克贵族和垄断资本家的联合基础。同时,普鲁士的军国主义精神和侵略传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军人由于先后战胜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而气焰嚣张,崇拜暴力、颂扬战争的军国主义势力渗透到政治领域,并同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掠夺和扩张欲望结合起来,使德国帝国主义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因此列宁指出, 德国是一个“军阀的、容克的、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的国家”。

工人政党和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转移到

了德国。

统一的实现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工人队伍的团结。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围绕着德意志统一道路问题,工人队伍分裂为互相对立的两个派别,一个是爱森纳赫派,另一个是拉萨尔派。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后,关于统一道路问题的争论已失去了现实意义,两派开始相互靠拢,并于 1875 年哥达大会上实行联合,建立统一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但是,哥达大会讨论党纲的时候,以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为首的爱森纳赫派,在一系列原则问题上向拉萨尔派作了重大让步,基本上接受了拉萨尔主义的观点。对此, 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一书,逐条逐句地批判了党纲中的拉萨尔主义的错误,并且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原理,特别精辟地指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必须有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德国工人阶级政党的统一,使党的影响迅速扩大。1877 年举行国会选举,社会主义工人党获得五十万票和十二个议席,成了德国有影响的大党之一。

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反对俾斯麦政权的专横,争取民主与自由,争取民主共和国,也就是说要用“自下而上”的运动,给予德国从上面完成的统一以“必要的补充和改进”。同时,它将斗争矛头直指俾斯麦的对内对外政策, 提出了“不给政府一个兵、一文钱”的口号,反对俾斯麦政权提出的扩军计划和七年预算。工人阶级的斗争引起了容克资产阶级政府的无比恐惧。俾斯麦反动当局为了镇压工人运动,于 1878 年 10 月颁布了《反社会主义非常法》。

这个反动法令原定有效期限为二年半,后来几度延长,直到 1890 年才宣布停止。“非常法”实施期间,整个德国弥漫着一片白色恐怖气氛。当时有一千三百种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报刊被查禁,三百三十二个工会和工人文化团体被取缔,工人阶级活动家被驱逐的有九百人,被判刑的有一千五百人,总计刑期长达一千年。

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面对俾斯麦反动政府的镇压和迫害,党内出现了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右的倾向以赫希伯格、施拉姆和伯恩斯坦等人组成的,“苏黎世三人团”为代表。他们被反动派嚣张气焰吓破了胆,在 1879年抛出一篇《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的专文,公开声明拥护非常法,反对党进行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与此同时,党内又出现莫斯特等人为代表的“左”倾盲动思想,主张立即起义,采取恐怖行动。1879 年 9 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向德国党的领导人发出《通告信》,严厉批判了这种右倾投降主义思想,并帮助社会主义工人党把合法斗争和秘密斗争结合起来,对抗俾斯麦的反社会主义非常法。开头表现张惶失措的党的领导人, 不久就放弃了被动的策略,顶住了逆流。党的力量得到了保存和发展,工会组织的会员也有增加。1889 年,全国各地罢工事件达一千起,参加罢工的产业工人达三十万以上。特别是这年 5 月,鲁尔十万工人举行了大罢工,给予“非常法”以沉重打击。德国党经受了反非常法斗争的锻炼,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威望,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先锋。九十年代德国社会民主党恢复公开活动以后,在 1897 年的议会选举中,获得了二百多万张选票、五十七个议席。但是,这些胜利却使党的某些领导人产生了对议会斗争的幻想,机会主义滋长起来。

俾斯麦去职 1888 年,威廉二世即皇帝位。他不愿受首相的控制,而要

亲自掌握实权。更重要的是,他和俾斯麦之间在一系列政策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在内政方面,俾斯麦拼命坚持用高压政策对付工人运动;但是威廉二世鉴于压迫愈重,工人运动愈加强大,认为继续推行这种政策是危险的,他主张用小恩小惠来麻痹工人阶级的反抗意志,其中包括颁布两项敕令,一是答应修改劳工立法,对工人的劳动时间加以限制,二是答应召开一次国际劳工保护问题的会议。在外交方面,俾斯麦一贯主张实行所谓“大陆政策”, 即以欧洲为主要的扩张对象,争夺欧洲霸权;威廉二世则主张实行所谓“世界政策”,即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德国扩张的范围,争夺世界霸权。俾斯麦的政策代表德国统一初期的容克资产阶级的利益,而野心勃勃的威廉二世更多地倾向重工业界垄断资本家的意见。俾斯麦由于在国内镇压工人运动的政策遭到失败,在国外争夺殖民地的斗争落在其他欧洲强国的后面,失去了容克资产阶级的欢心。威廉二世最后决定抛弃俾斯麦。

1890 年,德国议会拒绝延长“非常法”的有效期限。在新的议会的选举中,俾斯麦控制的政党集团又遭到严重的失败。1890 年 3 月,俾斯麦走投无路,只好辞职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 九十年代,威廉二世鉴于非常法的破产,对工人阶级作出了某些让步的姿态,1890 年 2 月,政府颁布“二月法令”,答应进行一系列社会改革,如规定工作日时间,发给工人补助金,限制童工和女工,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缓和工人的不满情绪,争取工人阶级拥护政府而孤立社会民主党。但是,工人阶级并没有理会这些让步,继续坚持罢工斗争,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权益。1894 年,政府丢开这种“自由主义”的做法。制定了“防止图谋推翻现行制度”的法律,以迫害工人阶级和它的政党。随后,德皇又背弃诺言,废除了保护工人的法律,垄断资本家任意延长工时, 对工人实行专横统治。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以及粮食和其它食品价格暴涨, 加重了劳动人民的灾难。

十九和二十世纪之交,德国帝国主义疯狂掠夺殖民地,扩张的矛头主要指向亚非地区。1897 年,德国首先强占中国的胶州湾,并攫取建筑胶济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1899 年,德国又利用美西战争和英布战争的时机,占领了太平洋上的马里亚纳群岛、加洛林群岛,以及萨摩亚群岛。1900 年,德国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派兵最多,并担任联军统帅。但是德国对于当时殖民地的占有状况感到不满。它感到它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已经超过英法两国,可是拥有殖民地的数量却远远落后于它们,而世界已被瓜分完毕了。因此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要求占有“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帝国主义同英、法、俄等帝国主义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它们的矛盾十分尖锐。尤其是英德矛盾逐步上升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德国加紧“向东方推进”。1899 年开始修建著名的巴格达铁路,起自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经小亚细亚、巴格达直抵伊朗波斯湾,再同柏林—伊斯坦布尔铁路联成一气。这个以“三 B 计划”著称(因柏林—拜占廷—巴格达三城以英文字母 B 开头而得名)的筑路计划,严重威胁英国在中东的殖民利益。为了压倒英国,称霸世界,德国又拼命发展海军。威廉二世宣称:“德国的未来在海上”,发誓要把“三叉戟”——即海上霸权夺到德国手里。1898 年,德国议会通过庞大的海军法案,以后又几度补充海军扩军预算,追加造舰数字,到大战之前,拥有军舰共达三百一十九艘,成为世界上仅次于英国的第二个海军强国。1905 年,在总参谋长施里芬的主持下,德国拟订了在东西两线对俄对法作战的“施里芬

计划”。为了加速扩军,军事开支年年增加,1914 年达二十亿马克以上,占国家预算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