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高潮

德国十一月革命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它拥有集中的工业和人数众多的工业无产阶级,但是也存在着容克地主经济和半专制君主制度这种形式的封建残余。容克地主同垄断资产阶级共掌政权,使德国的内外政策尤其具有反动性和侵略性。

德国人民因帝国主义战争而付出高昂的代价。近二百万人葬身战场,连同被俘和受伤的大约共达七百万人。国内经济凋敝,饿殍载道。1918 年秋, 德国败局已定。10 月底,德国海军司令部命令舰队出海同英国人决战。这种让八万水兵去白白送死的冒险行径,引起人们极大愤慨。11 月 3 日,基尔的水兵起义成了十一月革命的信号。几天之内,革命浪潮席卷全德。汉堡、不来梅、卢卑克、莱比锡、慕尼黑等城市都爆发了起义,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许多地方的苏维埃成了真正的政权机构,它们赶走了反动官吏,解除了反革命军队的武装,对一些企业实行了生产监督。德国垄断资本的政权动摇了。

  1. 月 8 日,斯巴达克团和 11 月初成立的柏林工人苏维埃号召首都工人总罢工,要求废除帝制,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9 日,柏林数十万工人和卫戍部队士兵在斯巴达克团的号召下举行起义,粉碎了反动近卫军的反抗, 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的统治,德皇威廉二世逃亡荷兰。

在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中,右派社会民主党头子艾伯特(1871—1925 年)、谢德曼(1865—1939 年)等人攫取了政权。他们勾结独立社会民主党的右派首领组成了所谓“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它以“纯粹社会主义政府” 的招牌骗取了许多工人、士兵的信任,11 月 10 日召开的柏林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作出决定:把权力移交给艾伯特的“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

艾伯特政府保留了全部旧国家机构,留任了德意志帝国的全部官员和将军。艾伯特和德皇军队的总司令、陆军元帅兴登堡签订了秘密合作协定,共同“反对布尔什维主义”。他们计划调集十个师,全副武装开进柏林,以消灭工人士兵苏维埃。艾伯特政府甚至还纵容反动军官,搜罗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游民和堕落分子,组织了所谓“志愿部队”的反革命武装,以对付革命的工人和士兵。

  1. 月 6 日,“志愿部队”聚集在帝国宰相官邸面前宣布艾伯特为共和国总统,并以“反对艾伯特和谢德曼”为借口试图逮捕柏林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暴徒们还对和平游行的队伍开枪射击,打死十六人,打伤三十人。可是,由于陆军司令部用于包围柏林的“可靠部队”的耽搁,反革命叛乱被驻在柏林的倾向于革命的人民海军师和柏林工人粉碎了。

12 月 16 日,举行全德苏维埃代表大会。社会民主党提出了“和平和秩序”、“召开立宪的国民会议”的口号;独立社会民主党在其右派首领操纵下,采取了实际上支持立宪会议的立场;斯巴达克派正确地把立宪会议看作资产阶级政权,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同它对抗。但是,代表的构成状况决定了大会的结果。到会的四百八十五名代表中,社会民主党人有二百八十八名之多,独立社会民主党人有八十七名,其中斯巴达克派只有十名。代表大会在右派社会民主党人操纵下通过了关于召开立宪的国民会议的决议,还通过了在国民会议召开之前,把全部立法权、行政权交给艾伯特政府的决议。

代表大会闭幕后,艾伯特政府加紧剥夺工人的武装。它下令将具有革命倾向的人民海军师调离柏林。当革命水兵拒不服从时,政府便停发军饷。12月 23 日到 24 日,政府派部队袭击水兵和前往援救的工人,酿成流血事件。政府公然执行反革命政策,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独立社会民主

党不得不让自己的代表退出政府。革命的进程使越来越多的斯巴达克派成员认清了独立社会民主党的反革命作用,认识到在组织上同它决裂的必要性。1918 年 12 月底,斯巴达克同盟召开了自己的代表大会,宣布在组织上脱离独立社会民主党,成立“德国共产党(斯巴达克同盟)”。

艾伯特政府为了扑灭革命力量,蓄意挑起工人采取反政府行动。它宣布解除在群众中颇有威望的独立社会民主党左翼分子埃赫戈伦的警察总监职 务。1919 年 1 月 5 日,愤怒的柏林工人举行抗议示威游行,6 日柏林爆发总罢工,走上街头的工人达五十万。11 日,调兵遣将完毕的政府开始进行疯狂镇压。政府宣布共产党员不受法律保护,许多革命工人被就地枪杀。德共领袖卡尔·李卜克内西(1870—1919 年)和罗莎·卢森堡(1871—1919 年)被捕后遭到反动军官的杀害。

柏林无产阶级的一月战斗引起德国许多地区的广泛响应。4 月 13 日,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的工人在以欧根·莱威奈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下,击败了反革命势力,宣告成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工人监督企业的制度,将银行收归国有,没收存粮分配给工人,成立肃反委员会,建立赤卫队和红军。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5 月 1 日,慕尼黑被反革命军队攻占。红军逐街防守,英勇抗击敌人好几天。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被淹没在血泊中。德国十一月革命就此结束了。

1919 年 1 月 19 日,在白色恐怖的气氛中进行了国民会议的选举。社会民主党和独立社会民主党在三千万选票中只得了近一千四百万票,占百分之四十五点五的席位;资产阶级政党得了一千六百多万票,取得百分之五十四点五的席位。2 月 6 日,立宪的国民会议在图林根的一个小城市魏玛开幕。2 月 11 日,国民会议选举艾伯特为共和国总统,2 月 13 日,谢德曼组织政府, 右派社会民主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联合政府开始执政。

1919 年 7 月底,国民会议完成了制宪工作。8 月 11 日,魏玛宪法生效。德国被宣布为共和国。宪法宣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这意味着垄断资本受到国家保护。宪法规定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言论自由、通讯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规定实行平等、直接、秘密的选举制度,宣布妇女与男子在公民资格上处于平等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但是,宪法中的许多条款严格限制了人民表达意志的机会。宪法规定,政府总理由总统任命, 政府对国会负责。共和国总统由普选产生,任期七年,他有权任命总理和部长,担任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特别是宪法第四十八条赋予德国总统独裁大权。根据这一条,“如果在德国境内公共治安和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或威胁时”,总统有权动用武力,并宣告宪法规定的民主自由的权利“暂行失效”。德国仍划分为十八个自治邦。宪法规定“国家权利打破地方权利”, 规定只有国会及中央政府有对外建交、建立军队、管理财政等权,但各邦权力之大仍足以影响德国之统一。魏玛宪法虽然给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提供了更多的条件,但它再次确认了垄断资产阶级与容克地主的联盟对德国的统治。不同的是:在德皇专制制度时期容克地主居支配地位;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垄断资产阶级居支配地位。

德国 1923 年的革命形势和汉堡工人起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从 1921 年起向战胜国支付赔款。在 1921 年伦敦会议上,战胜国确定德国赔偿总额为一千三百二十亿金马克。德国财政破产,要求缓期偿付各种赔款。英国同意,因为它力图利用德国牵制法国,反对苏俄;但法国力图削弱德国,称霸欧洲,坚持要求德国按期如数支付赔偿。在 1923 年初的巴黎会议上,英国建议把德国赔偿数减少到五百亿金马克,并准许德国缓期四年偿付,法国坚决反对,会议不欢而散。德国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拒绝支付赔款。1923 年 1 月 11 日,法国和比利时军队十万人占领德国的鲁尔地区。占领区的人口占全德的 10%,但煤产量占全德的 88%,生铁产量占 70%。德国古诺政府宣布“消极抵抗”政策,命令鲁尔的企业一律停工。鲁尔被占和煤铁矿藏停采严重地破坏了德国的经济。全国各地工厂纷纷倒闭,失业工人猛增到五百万。为了把灾难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德国政府实行无限制的通货膨胀政策,造成了马克暴跌。1923 年 1 月 3 日,一美元值七千二百六十

马克,到同年 12 月,已值四万二千亿马克。中产阶层存在银行的储蓄因货币

贬值而化为乌有。人民都储藏货物,“马克如潮水似地变成货物了”。到 1923年的秋天,德国人民实际上废弃了马克。农民拒绝把农产品运往城市,商人关闭商店,工资的增加远远追不上物价的飞涨。饥饿和贫困笼罩着全国,到处发生反饥饿的暴动,德国出现了革命形势。

人民运动风起云涌。5 月,鲁尔四十万采矿业和冶金业工人举行罢工。6 月,西里西亚十万工人罢工。7 月 29 日,在共产党倡议下,全国举行反法西斯运动日,数百万人参加示威游行。农业工人也投入斗争,西里西亚有十二万农业工人坚持了四星期的斗争。8 月 12 日至 14 日,全国三百万工人举行为期三天的总罢工。总罢工的第一天,古诺政府垮台。新上台的斯特莱斯曼

(1878—1929 年)政府于 9 月 27 日撤销“消极抵抗”政策,并下令禁止罢工,实行戒严,让军队进入备战状态。

反动派的进攻使萨克森和图林根这两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地区政治局势十分紧张。1923 年 10 月中旬,在这里建立了由共产党人和左派社会民主党人组成的两个工人政府。参加政府的共产党人本来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把无产阶级进一步武装起来,并改善劳动者的物质状况。然而,他们却执行了把持党中央领导的布兰德勒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把自己的活动局限在议会制的范围内,窒息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斯特莱斯曼政府迅速调遣军队开进萨克森和图林根。为了支援工人政府,德共中央决定号召无产阶级举行总罢工,然后使总罢工发展成为武装起义;并要求汉堡工人在 10 月 23 日率先发动。10 月 23 日拂晓,汉堡工人在以台尔曼(1886—1944 年)为首的汉堡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下,投入斗争,袭击警察所,夺取了武器,开始构筑街垒。汉堡工人与政府军英勇激战三天。由于布兰德勒临时取消了各地区武装起义的计划,汉堡无产阶级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寡不敌众,起义遭到失败。

汉堡无产阶级的失败成了反动派在全国各地发动进攻的信号。萨克森和图林根工人政府先后被解散。11 月 23 日,德国共产党遭到禁止,被迫转入地下。

奥匈帝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世界大战和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加剧了奥匈帝国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1918 年,帝国境内的社会解放和民族独立的革命斗争达到高潮。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府宣布所有民族都享

有自决权,对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匈牙利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波兰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他们知道,如果德、奥在大战中获胜,他们将继续受奥地利人的统治;他们的唯一出路,是指望德、奥在战争中失败,从而摆脱奥地利的统治。

1918 年 1 月 14 日,当奥匈帝国政府宣布进一步缩减粮食配给量时,全国展开了抗议性的示威游行,然后发展为总罢工。罢工中产生了工人代表苏维埃。一月总罢工影响了军队:兵工厂工人举行罢工,舰队水兵爆发起义。6 月份,全国再度爆发总罢工。当时,奥军在特兰托以南发动的攻势又遭惨败, 伤亡和被俘士兵共达十万人,这更加激发了革命运动的开展。9 月中旬,协约国军队突破了巴尔干战线。10 月,意大利军队突破防线,以致奥匈帝国的西南面门户洞开。人民群众的革命情绪高涨,除工人罢工外,士兵拒绝执行任务,扔下武器,逃散回家。8 月,已有十万名士兵逃亡,到 10 月增至二十五万名。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起来夺取土地,掌握政权。奥匈帝国统治集团陷于绝境。

1918 年 10 月 14 日,捷克爆发了政治总罢工。10 月 28 日,捷克资产阶级与地主政党领导的布拉格民族委员会宣布建立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两天之后,斯洛伐克民族会议通过宣言,宣布斯洛伐克加入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已经破产的奥匈帝国,再也无力镇压。布拉格民族委员会没有经过武装斗争就接收了全部政权。1918 年 11 月 14 日召开的国民大会,宣布哈布斯堡王朝已被推翻,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马萨里克(1850—1937 年) 当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新国家的领导职务都落到了资产阶级和地主手中。

在奥匈帝国的南方斯拉夫人地区,工农革命运动同时兴起。武装的农民队伍夺取了地主的田地,试图用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资产阶级,于 1918 年 10 月初在萨格勒布召开了人民议会,并着手组织自己的武装部队。但人民议会的军队不能镇压住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于是,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资产阶级就求助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独立的塞尔维亚国家,请它出兵来安定国内的“秩序”。为了防止劳动者夺取政权,萨格勒布的人民议会于 10 月 29 日宣布所有南方斯拉夫人地区脱离奥匈

帝国。同年 12 月,它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两个独立国家——塞尔维亚及门的内哥罗联合起来,组成独立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 年 10 月 3 日,王国正式改名为“南斯拉夫”。

1918 年 10 月,匈牙利人民革命风起云涌。10 月 29 日,布达佩斯发生大罢工。30 日,游行示威转变为武装起义,起义者占领了许多战略据点。11 月 16 日,哈布斯堡王朝政权正式被推翻,匈牙利宣布为共和国,卡罗利当选为总统。

革命运动席卷奥地利本土。10 月 30 日,维也纳工人举行总罢工,示威游行,要求建立共和国。实质上是奥地利议会的临时国民会议,为了缓和工人的情绪,急忙让资产阶级及社会民主党的代表组成了联合政府。奥地利统治集团原以为由新政府同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便可以保持哈布斯堡王朝,但是实际上等于彻底投降条件的停战协定使其处境更糟。在革命运动的压力下,国民会议不得不于 11 月 12 日宣布成立奥地利共和国。

在战争失败和革命运动打击下,腐朽的奥匈帝国瓦解了。在原奥匈帝国的范围内产生了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独立国家。奥匈帝国统治

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同塞尔维亚联合,组成塞尔维亚——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王国。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匈牙利共和国成立后,卡罗利资产阶级政府没有能力消除经济破坏现象和改善粮食供应情况。工人失业、通货膨胀、投机猖獗,劳动群众苦难重重,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1918 年 11 月,成立了匈牙利共产党。其核心是匈牙利第一批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人贝拉·库恩(1866—1939 年)、萨穆埃利·蒂波尔(1890—1919 年)等人。贝拉·库恩在大战期间被俘到俄国,与布尔什维克党一起战斗, 会见过列宁,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者。他领导下的匈牙利共产党采取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口号。在共产党领导下,工人和农民的革命斗争日益高涨,军队也受到了革命的影响。卡罗利政府采取镇压共产党的手段,于 1919 年 2 月 21 日,逮捕了共产党的四十名领导人。但是党的领导作用没有被中断。3 月中旬,匈牙利的革命形势成熟了,匈牙利十一个州的政府官员被驱逐。劳动群众纷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和罢工,要求释放共产党人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政府原来指望得到协约国列强的支持,但国际帝国主义不仅未满足匈牙利政府的欲望,反而向它提出更多的领土要求。1919 年 3 月 20 日, 协约国向匈牙利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匈牙利割让三分之二的领土给它的一些邻国。内外交困、四面楚歌的卡罗利政府被迫辞职。它把政权交给社会民主党人,指望由他们来扑灭革命。鉴于共产党在匈牙利国内的崇高威望, 迫于社会民主党内普通党员要求同共产党人联合行动的强烈愿望,社会民主党不敢一党组阁,被迫向共产党提出组成联合政府的建议。共产党提出参加政府的条件是:宣告匈牙利成立苏维埃共和国;解除资产阶级的武装;建立红军和人民警察;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工业国有化;同苏维埃俄国建立联盟等。社会民主党当时在群众中的威信很低,并且也不掌握能够镇压共产党人的武装力量,因此表示接受上述条件。1919 年 3 月 21 日,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正式诞生了。同时,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进行了合并。匈牙利革命是无产阶级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工矿、银行和交通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大地主的土地,将它交给当地组织起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使用;国家企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男女同工同酬,提高工人工资, 改善人民居住条件;消灭文盲,建立八年制的普通教育学校;公民拥有自由选举中央和地方政权机关代表的权利等。

匈牙利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引起了帝国主义世界的惊慌和不安。4 月中旬,按照协约国的指令,罗马尼亚军队开始向匈牙利发动武装干涉,接着, 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及法国军队相继发起进攻。5 月初,罗马尼亚军队进抵离布达佩斯八十公里的地区,情况危急。匈牙利共产党号召工农群众奋起保卫苏维埃共和国,几天之内就组成了一支十万名武装工人的队伍,挡住了敌人的进攻。匈牙利红军向北挺进,短期内解放了匈牙利的北部和斯洛伐克的许多地区。6 月 16 日,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协约国因红军的胜利而惊慌失措,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代表巴黎和会向匈牙利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匈牙利红军退出斯洛伐克,否则各国认为有权派兵干涉。克里孟梭许诺说,如果匈牙利接受最后通牒,罗马尼亚军队将撤出匈牙利,并邀请匈牙利苏维埃政府代表出席巴黎和会。匈牙利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讨论了

此项最后通牒。拥有多数席位的社会民主党人迫使大会在没有任何保证的条件下接受了协约国的通牒。6 月末,匈牙利红军开始撤兵。协约国根本无意履行诺言,既不撤退罗军,又不邀请匈牙利出席和会,相反,加紧了对匈牙利的外部干涉和内部颠覆活动。从斯洛伐克的撤退,使红军士气沮丧;一些地方爆发的反革命叛乱,使苏维埃政权处境更加困难;匈牙利红军决定先发制人的作战计划又由于总参谋长的叛变而泄露。7 月下旬,红军进攻失利。8 月 1 日,当罗马尼亚军队逼近布达佩斯的时候,右派社会民主党人利用多数迫使苏维埃政府辞职,而代之以纯粹由他们组成的所谓“工会政府”。这样, 生存了一百三十三天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被颠覆了。

不久,大资产阶级和地主的走狗霍尔蒂(1868—1957 年)在匈牙利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权。

意大利的革命和反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意大利带来了经济危机和革命危机。意大利为战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三年半的战争中它动员了五百二十三万人,伤亡和被俘人数近二百万,欠英、美两国的战债达四十亿美元。意大利是原料匮乏的国家,战后由于购买原料、燃料的外汇不足,工业生产急剧下降。战后归来的工人,陷于失业的境地。战后归来的农民,也没有得到曾被允诺的土地。通货膨胀和物价腾贵,使劳动群众痛苦不堪。

1919 年,罢工运动席卷了意大利,罢工人数达一百五十五万。6 月中旬, 罗马、米兰、都灵、热那亚及波伦亚等城市在“反对物价高涨”的口号下举行了总罢工。在许多城市还发生了群众捣毁粮店、同军警冲突的事件。农村劳动人民也卷进了革命斗争。他们要求政府履行战时对他们许下的分配土地的诺言。1919 年 6—7 月南意大利各地农民展开了夺取荒地的斗争。政府派来的军队往往拒绝向农民开枪。农民运动的压力迫使政府于 1919 年 9 月 2 日颁布法令,规定把荒地交给农民合作社暂时使用。

这一时期的运动带有很大的自发性。意大利社会党未能对运动实行革命领导。当时党内有两个主要派别,即改良主义派和最高纲领派。改良主义派虽是少数派,但把持着议会党团和一些工人群众组织,因此往往左右着社会党的政策。最高纲领派得到大多数党员的支持。它主张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谴责改良主义派的机会主义,但借口维护“党的统一”,而不肯与他们决裂。社会党内还有左派,主张同改良主义派一刀两断,但是力量薄弱,而且领导岗位被具有宗派主义的极左情绪的人把持,在群众运动中没有大的影响。

1919 年,意大利统治机构风雨飘摇,政府更换频繁。统治集团中的一部

分人于 1919 年 1 月建立了人民党。为了诱使农民脱离革命运动,人民党提出了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纲领,其中包括通过赎买地主领地的方法把土地分给农民。统治集团中的另一部分人主张使用暴力镇压革命运动,他们决心依靠墨索里尼建立的法西斯组织。

本尼托·墨索里尼(1883—1945 年)本是意大利社会党人,作过社会党报纸《前进报》的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他变成了一个狂热的帝国主义者和沙文主义者,鼓吹意大利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他被社会党开除党籍以后,接受法国资助,办报纸宣传他的参战主张,还纠合徒众,组织“参战同盟”。1919 年 3 月,墨索里尼由大企业主资助经费,纠集游民和退伍官兵,组织了第一个“战斗的法西斯”。墨索里尼和法西斯党徒经常进行欺骗宣传,如在法西斯运动纲领中提出了建立共和国、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口号,但法西斯势力在 1919 年没有赢得多少支持者,因而在这一年的竞选

活动中遭到惨败,法西斯的侯选人一个也没有当选。

1920 年革命运动进一步高涨。4 月,都灵爆发了总罢工。8 月,五金工人要求提高工资,企业主宣布同盟歇业,这激起了意大利无产阶级声势浩大的占领工厂运动。在北意大利的工业地区运动规模很大,都灵、米兰成了运动的中心。不久,占领工厂运动扩展到意大利中部和南部。数百个工厂处在工人管理之下达三、四周之久。工人们还建立赤卫队、制造武器,以防止政府和企业主的袭击。工人阶级的战斗行动使农村也活跃起来,西西里的农民开始夺取地主的庄园。

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但是由于缺乏革命政党的领导,运动趋于失败。面对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1920 年 6 月上台的乔里蒂政府不敢动用武力,答应实行工人监督企业的法律,并提高工资 10—20%。社会党的改良主义派把这些诺言说成是工人们的胜利;最高纲领派也不去揭露乔里蒂的欺骗活动。受骗上当的工人放弃了工厂。从 1920 年 9 月起,革命的工人运动进入低潮。

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使意大利的先进工人认识到:必须建立真正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1921 年 1 月,社会党在里窝那举行代表大会,左派提出的加入共产国际及把改良主义派开除出党的决议案被否决后,他们当即退出会场,宣布脱离社会党。同一天,他们举行了意大利共产党成立大会。

占领工厂运动结束后,法西斯势力有了大发展。意大利垄断资产阶级怯于人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决定把资产阶级极右的政治势力——法西斯分子推上政治舞台,实行极权政治以巩固统治。法西斯党取得了大资本家的钱财资助,又吸收了大批地富及资产阶级子弟、失业退伍军人和反动大学生等人, 开始了所谓“集团行动”的恐怖运动。法西斯党徒身穿黑衫,用蓖麻油、大头棒和手枪屠杀革命人士,袭击工人集会和示威队伍。工人进行反击,意大利处于内战状态。政府对此表面上不加干涉地一旁观看,实际上纵容法西斯党徒对付社会党、共产党。

在 1921 年 5 月的选举中,法西斯党徒赢得三十五个席位,于是墨索里尼

进入议会。同年 11 月,他组成全国法西斯党,党徒达十五万之多。法西斯党积极进行夺取政权的准备。

1922 年 8 月,由社会党、总工会等组成的“劳动联盟”宣布政治总罢工, 要求建立能对法西斯武装匪徒加以制裁的政府。但是意大利统治阶级扶植法西斯势力反对革命运动的政策根本不想改变。法西斯分子在政府支持下残酷地镇压了罢工工人。趾高气扬的法西斯党徒在米兰开会作出决议:要求解散国会。成立了法西斯的最高军事司令部,准备用武力确立极权统治。9 月至10 月间,法西斯分子一个省接一个省地解散按法律选举产生的政府,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10 月 24 日在那不勒斯举行了法西斯代表大会,除了代表以外,从各地还来了四万名法西斯分子。当天下午,墨索里尼在检阅队伍时,对其喽啰说: “我郑重宣告,目前的形势要求是:或是把政权交给我们,或是我们向罗马进军,夺取它。”法西斯分子以“向罗马进军!向罗马进军!”的狂叫回答他。这时,政府如欲制止法西斯分子夺取政权,是完全有能力的,当时的意军总司令声称:“如果法西斯分子越轨,我保证立即恢复秩序。五分钟的炮火,一切将平安无事。”但是统治阶级不想这样做。10 月 29 日,国王邀请墨索里尼到罗马,请他组织内阁。极端反动的法西斯专制在意大利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