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孔子的思想

(甲)仁与礼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子曰:“夫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俏)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同上)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①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②。”曰:“礼后乎?”子曰:“起③者也,始可与言诗巳矣。”(同上)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④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亲,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神礼勿动。”(论语颜渊)

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⑤,尊贤之等,礼所生也。”(礼记中庸)

(乙)伦理思想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孟懿子⑥问孝,子曰:“无违。”樊迟⑦御,子告之曰:“孟孙问教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② 鲁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会诸侯于践土,召周襄王与会。

① 这是逸诗。倩音 qiàn ,笑貌;盼音 p àn ,美目看人貌;素,白色;绚,彩色。

② “绘事后素”,说绘书应当在白的质地之后,比喻人先有好的本质,然后再加教育。

③ 起同启,启发。

④ 克,制;己,指个人欲望。复,返。

⑤ 此处“杀”字读 shaì,等差,与下句的“等”字同义。

⑥ 孟懿子,即孟孙何忌,鲁国大夫。

⑦ 樊迟,孔子弟子。

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教矣。”(论语里仁)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

子曰:“泰伯⑧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认,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定公①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俏)

(丙)君子与小人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

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

(丁)政治思想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②,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 子曰:“道③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

耻有格④。”(同上)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

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同上)

季康子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同上)

季康子问政於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同上)

子路曰:“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巳矣。”(论语子路)

子适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同上)

子曰:“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论语八俏)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①执国命, 三世希不失矣。”(论语季氏)

子曰:“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同上)

⑧ 泰伯,一作太伯,周太王的长子,以王位认於弟季历,奔於吴,为吴国的始祖。

① 定公,鲁定公,名宋,昭公之弟。

② 北辰,北极星。

③ 道同导。

④ 格,正。

① 陪臣,大夫的家臣。

子曰:“道②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道,布在方策③,其人存则政举,其人亡则政息。⋯⋯”(礼记中庸)

晋赵鞅⋯⋯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仲尼曰:“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④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⑤之官, 为被庐⑥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之搜①也,晋国之乱制也, 若之何以为法?”(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戊)教育思想

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游於艺。”(论语述而)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同上)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同上)

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论语泰伯)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②;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③,思而不学则殆④。”(同上)

子曰:“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论语述而) 子曰:“自行束修⑤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同上)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同上)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同上)

子曰:“不愤⑥不启;不悱⑦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同上)子路曰:“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也惑,敢问。”子曰:“也退,故进之;也兼人①,故退之。”(论语子

② 道同导。

③ 方,版;策,简。方策指古人的典册。

④ 经纬是布的纵横线,此处作动词用,作治理解。

⑤ 秩,官的等级。

⑥ 被庐,地名。鲁僖公二十七年,晋文公作被庐之法。

① 夷,晋地名。夷之搜在鲁文公六年,一搜三次更换中军师,贾季、箕郑因而作乱,所以叔向说它是乱制。

② 兴,使人感愤兴起;观,观察风俗人情的美恶;群,增进对受害者的同情;怨,引起对为政者的怨恨。

③ 罔,罔然无所得。

④ 殆,精神疲殆。

⑤ 修,肉乾;十个为一束,束修是最薄的礼物。

⑥ 愤,忧虑着急的样子。朱熹注:“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⑦ 悱音 fei,朱熹注:“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① 兼人,言子路性格务在胜人。

罕)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②。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③其子而至矣, 焉用稼?”(论语子路)

(己)宗教思想

子曰:“⋯⋯获罪於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俏)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子畏於,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④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⑤其如命何?”

(论语宪问)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

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为政)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侑)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迅雷风烈,必变①。(论语乡党)

② 情通诚,忠实。

③ 襁,捆绑小儿的带子。襁负,用襁把小儿绑在背上。

④ 斯,此。文,文化,如礼乐、典章、制度等。

⑤ 公伯寮,鲁人,曾在季廉子面前说子路的坏话,以打击孔子。

① 变,面色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