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禹治水和先民征服自然的传说

洪水茫茫,敷下土方。(诗商颂长发) 平水土,主名山川。(尚书吕刑)

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之治水无状,万殉鲧羽山以死。天下皆以之诛为是。于是之子,而使绩之业。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之功。” 曰:“嗟,然!”命:“女平水土,维是勉之!”拜稽首,让于后稷皋陶曰:“女其往视尔事矣!”⋯⋯乃遂与后稷奉帝命,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①,定高山大川。伤先人父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②于沟洫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④,山行乘搽⑤。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济,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庐得之食;食少,调有馀相给,以均诸侯。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行自冀州始。(史记卷二夏未纪)

之时,天下猶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 五穀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遗迹之道交于中国独忧之,举而敷治焉。使掌火,烈山济而焚之,禽兽逃匿。疏九河⑥,瀹⑦而注诸海; 决⑧,排⑨而注之。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之,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昔者之洇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⑩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新自操橐(11)耜,而九杂(12)天下之川。腓(13)无胈(14),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15),置万国。(庄子天下)昔上古龙门①未开,吕梁②未发, 河出孟门③,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于是疏河决江,为鼓蠡④之障。乾东土,所活者千八百国。此之功也。(吕氏春秋爱类)

① “行山”,行于山上。“表木”,砍伐树木,立为表记。

② 费,功。

③ 沟減即沟洫,田间水道。

④ 撬音 qiao。正义曰:“橇形如船而短小,两头微起”。

⑤ 撪一作梮,音 jú。如淳曰:“以铁如锥头,长半寸,施之履下,以上山,不蹉跌也。”

⑥ 黄河下流分九河入海,九河指此。早已洇塞。

⑦ 漯音 tá,水名,古黄河的支流,自河南省武陟县分出,东行入渤海。济,古水名,源出河南省济源县, 入渤海,今黄河下游大体上是古济水故道。

⑧ 汝,水名,源出河南省嵩县,东南流入淮。汉,水名,源出陕西省宁强县,东南流入江。

⑨ 淮,水名,源出河南省桐柏山,东行入黄河。泗,水名,源出山东省泗水县,南入淮,今入运河。孟子说淮泗入江,不知何据。

⑩ 山是川的错字,名川即大川。

① 龙门山在山西河津县与陕西韩城县之间,黄河自其中穿过,两山如门,名为龙门。

② 吕梁山,山西西部大山脉。龙门山即吕梁山的最南端。

③ 孟门在山西吉县与陕西宜川县之间,黄河自其中穿,两山亦成门形,即龙门的北口。

④ 彭蠡,今江西鄱阳湖。

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⑤通漻⑥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吕氏春秋古乐)

子曰:“,吾无间然⑦矣。菲⑧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⑨衣服而致美乎黻冕⑩;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

天王使刘定公赵孟,馆于雒汭刘子(11)曰:“美哉功,明德远矣。微(12)禹,吾其鱼(13)乎!吾与子(14)弁冕端委(15)以治民临诸侯, 之力也。”(左传昭公元年)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16)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卢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览冥训)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国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上枝, 一日居下枝。(山海经海外东经)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淮南子览冥训)

淮南言,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鸟皆死,堕其羽翼。(楚辞天问注)

逮至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①,皆为民害。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淮南子本经训)

⑤ 相傅禹治水,先开山,后排水,自山下到平地,所以叫降。

⑥ 漻同潦,音 lǎo,大雨积水。

⑦ 间音 jiàn ,缝隙。“无间然”即找不出空隙或毛病来批评他的意思。

⑧ 菲音 fēi,薄,不好。

⑨ 恶音 è,壤。

⑩ 黻冕,人君在祭祀或上朝时穿的衣服和戴的帽子。

① 猰 、凿齿、封豨,皆兽名。修蛇,大蛇。九婴,水火之怪。大风,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