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委副主任 柳斌

面向 21 世纪的基础教育究竟怎么办?基础教育向何处去?很多同志提出了这一问题。对这一问题,一些人试图给以解答,提出了好几种答案。一种提法是:要与国际教育接轨。这种提法已见诸报端杂志。对于这一提法, 我个人是有看法的。第一是这种提法盲目性很大,不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比如美国 1993 年人均教育经费为 1900 美元,我国 1994 年人均教育经费约

15 美元。两者差距这么大,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第二是这种提法忽视了教育性质任务的不同,各个国家的教育都有自己的性质和任务,国家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不同。我们强调集体主义,而西方强调个人主义,这是很难“接轨”的。具体到各个学科情况也千差万别,很难“接轨”。另一种意见认为面向 21 世纪的基础教育应该是培养英才和尖子,中国教育问题是没有出尖子,没有出几个大科学家,当务之急是出英才。当前英才教育的舆论思潮还是比较大的。现在很多学校搞超常儿童试点班。搞超常班进行研究实验是可以的,但不要“刮风”,要扎扎实实地搞一点研究,如果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作为奋斗目标是不可取的。

面向 21 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走向素质教育。要从现在起步, 走向素质教育。对于基础教育来讲,走向素质教育是一项大政。也可以说, 提高国民素质是在 21 世纪即将到来之时,在 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在拥有

12 亿人口的中国的一项大政。如果讲大事,这是头等大事;如果讲重要,这是重中之重;如果讲紧迫性,这是当务之急。走向素质教育,这是经济发展、富国强民的需要,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昌盛的需要,这是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需要,这也是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不会被开除球籍,永远立于先进民族之林的需要。

素质教育问题作为一门科学,其科学内涵如何表述,是要请专家们进行研究论述的。但是作为一种改革思路,必须确定下来,要刻不容缓地从现在起就为走向素质教育进行努力。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贪污腐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偷盗扒窃、卖淫嫖娼以及拐卖妇女儿童等,是决不能任其发展的,是不能带到 21 世纪去的。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当然不能从国民素质不高一个方面来概括,还有其他复杂的原因,如经济条件是否具备、法制建设是否完善、管理是否科学等。但不可否认,从根本上讲还有一个国民素质问题。

关于提高国民素质问题,中央多次作出过专门指示。1985 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 年的《义务教育法》、1986 年的《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2 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 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以及最近几年颁布的《教师法》、《教育法》等一系列法规中都明确提出了提高国民素质问题,确认了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功能、任务和职责。所以我们提出进行素质教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向这一方向努力,应该是正

确的。

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目前大家正在讨论。这次天津举行的研讨会是很好的一次会议。在此之前,江苏、辽宁、上海、河北、四川等省市也都进行了讨论,许多城市召开了研讨会。有相当一批学校走素质教育的路子,进行了“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等等实验,这些教改模式都以各自的方式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有益探索,并提供了许多经验。

我们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正确回答基础教育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当前,通过对素质教育的讨论、实施,应解决回答好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还是面向全体学生;是仅仅为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服务,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是办成选拔教育,还是办成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搞英才教育,还是搞国民素质教育?

毫无疑问,振兴中华是需要许多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的,但是只靠天才、英才肯定不行。解决我国目前当务之急的问题还是要靠提高 12 亿人口的素质。“应试教育”是天才教育体系中的一种模式,“应试教育”的机制是一种选拔机制,是仅仅为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服务的。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需要高层次人才的,我国目前的高层次人才并不是太多了,而是还要继续培养更多高层次的人才。我们还要继续派遣留学生, 而且数量还要增加。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既需要有广大劳动者素质的保证,又要有各种类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所以,即使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以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以远大的眼光,制定了“支持留学,按需派遣, 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对于学成回国的留学生,我们要爱护,要发挥他们的作用。对于不回来的,我们也对他们寄予希望,希望他们能以赤子之心和爱国之心,在异国他乡做一些对祖国有益的事,起码不做损害祖国利益的事。我们高兴地看到有一批爱国的留学生,他们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 毅然回来报效祖国。

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的教育,而不能形成“应试教育”的体系、选拔的体系和淘汰的体系。

第二个问题 基础教育是让学生片面发展,还是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除了选拔的特征外,还表现为教师是“考什么就教什么,

不考就不教”,学生是“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同时,“应试教育”只侧重智育,而轻德、体、美的培养。即使在智育方面,也不是全面的, 而是只重视考试课程,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有的地方做了一个调查,初中学生学了物理后,仍有 70%的学生不会装卡口灯泡,说明忽视了能力培养。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轻德、体、美,不重视“如何做人”的教育。当然, 这些年来中小学在加强德育方面还是有成效的,在市场经济大潮对学校的影响下,中小学坚持“升国旗、唱国歌”制度,许多学生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所以人们评价中小学说:不论社会上有什么污染,学校还是一方净土。但是, 我们还必须看到,由于轻视德育,在中小学生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缺乏劳动习惯,不爱惜劳动成果,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缺乏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等。还有一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法律意识淡漠,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这些都说明需要大力加强德育。

加强德育一是要大力加强文明礼貌教育,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必须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小学起就要解决文明礼貌问题。二是要加强爱国意识的培养。三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教育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要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制观念,要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忠于自己的职守。此外,还有加强美育的问题,培养学生具有分辨健康与腐朽、美与丑、善与恶、香与臭、真与伪的能力和免疫能力。还要具有群体意识,培养集体主义思想。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体育。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品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体育还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 如竞争的意识、合作的精神、取胜的信心和勇气、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等等,通过体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果我们只讲考试、升学,忽视了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培养,会给一个人的发展造成极不良的影响。

美育对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素质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最近,李岚清同志到音乐学院视察时说:音乐素质对一个人的素质的影响是很大的,音乐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也是民族友谊的桥梁,音乐素质对人的成才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个问题 基础教育是让学生机械发展,还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是一刀切还是多样化;是一个模子塑造人才,还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如果都是一个模子的人才,是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用考试去选拔人,其弊端是统一用一个分数去衡量人,这种方法对培养多种层次、多种规格、多种类型的人才来讲,有很大的束缚作用。分数可以选拔人才,也可以埋没人才。如果不加以改革,不知会埋没多少人才。所以,基础教育究竟是重分数还是重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很好进行研究。

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真正走向素质教育,我们的基础教育就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就可以载入史册,树立起一座丰碑。

今后 5—15 年,我们教育战线的同志们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作为教育工作者,希望大家共同研究走向素质教育的问题,为我们国家的昌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