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泽东“吊罗荣桓同志”

访问人:罗帅从参加秋收起义一直到他去世,从没有因为工作和毛泽东产生过不同意见,也就是说从没有发生过正面冲突,也不无关系。请问您对毛泽东吊罗荣桓这首诗是怎么看的?

黄瑶:这首诗表明了毛泽东对罗荣桓怀有很深的情谊,对罗荣桓的逝世十分痛惜和悲伤。具体诗的内容,首先要弄清它的时间,才能说明它的含义。现在把它定为 1963 年,是根据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定的,但从字体上看不像 1963 年的。1963 年毛泽东的书法相当潇洒漂亮,而这首诗的字迹手有些抖。王力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毛泽东每天睡前要吃三遍安眠药,吃完第二遍安眠药后,他写字手就抖了。因此仅从字体也不能证明这不是 1963 年写的,现在找不到其他根据,所以只能以毛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为准。比如“战锦方为大问题”一句,很多人理解为是打锦州中林彪动摇。其实打锦州中,林彪一度犹豫,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如果是别的老帅的事,可能就不公布,确实也有很多没有公布。因为毛泽东批评其他老帅的电报也不少, 有的批评得更严厉。为什么打锦州中林彪一度犹豫不是个什么事呢?林彪率大部队南下后,听说敌人在葫芦岛增兵,他有个思想活动,像《辽沈战役》影片中说:做了一桌菜来了两桌客,他有些犹豫怕打不下来,因为 1947 年打四平没打下来,后来我们撤了,打长春试了一下,后来决定长困久围,现在打锦州,敌人在葫芦岛增兵,我们的机械化部队都开来了,用汽车拉着大炮, 锦州打下来就可以补充汽油,那就好办了;如果打不下来汽车开不走怎么办, 没有回程的汽油。出于这些考虑,林彪给中央发电报,提出两个方案一个是打锦州,一个是回去打长春。这只是他的一种设想,并没有变成行动。就在他发电报的同时,部队也没有停下来,还在继续往锦州开。当然,如果变成行动,那就糟了。因为唯有打下锦州,才能把蒋介石的军队封闭在东北予以歼灭。如果回去打长春,可能把东北敌人驱赶入关,就会增加下一步作战的困难,所以毛泽东着急了,一连两封电报要林坚持攻锦。在毛泽东批评电报尚未到的时候,罗荣桓劝他还是打锦州,于是,他又发一个电报,下决心打锦州。这对林彪来讲,前一封电报只是向毛反映他的一种思想活动。他把这种设想报给军委,从组织原则上讲并不错,当然他这个想法本身是错误的。可是并未成为事实,几个小时就纠正了,因此也不是个了不得的事。为什么成了问题呢?这是林彪折朝沉沙后揭发出来的。对林彪叛逃,人们当时都很气愤。而在那个时代,翻老帐是经常可以见到的。林彪集团整人时也常用这个方法。林彪垮台了,人们“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这件事就公布出来了。

访问人:那么毛泽东“战锦方为大问题”怎么理解呢?

黄瑶:我为什么说打锦州中林彪犹豫不是什么大问题呢?还有两件事可以说明问题。第一件事是就在罗帅逝世的同一天,毛泽东给林彪、贺龙、聂荣臻等写了一封信,指出:“解放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经林彪同志提出四个第一。三八作风之后,比较过去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更具体化又理论化了。”毛不可能在同一天又表扬林又斥责他是“斥鹦”和“昆鸡”。另一件事是就在毛泽东写怀念罗帅诗的先后,毛泽东还为林彪写了一首《龟虽寿》,书法特漂亮。按当时的情况推理,毛一方面为罗去世很悲伤,一方

面希望林保持健康。由此可见当时毛泽东对林彪还是很信任的。如果“战锦方为大问题”是指打锦州中林彪犹豫,把林说成了“斥■”和“昆鸡”,那么这首诗就不是 1963 年写的,起码得在“九大”以后;如果是 1963 年写的, 就不会是批评林彪。在当时,毛正信任林的条件下,不可能用写诗的方式算林这个老帐。因为林当时动摇的时间并不长,关于“战锦方为大问题”这句诗,如果确认是 1963 年写的,似应放在当时国际国内历史大背景下来理解。“战锦”当然是打锦州,这是三大战役中第一个战役的关键一仗。“战锦”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即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及巩固这个胜利的象征。诗无达话,对不对,仅供参考。

访问人:毛泽东在诗中谈到“国有疑难可问谁”,这个话表明罗荣桓在毛泽东心里的位置是很重要的,评价相当高。罗荣桓生前是否起到了一种这样的作用呢?

黄瑶:这可能和毛泽东当时的心境有关。1963 年中苏论战白热化,毛泽东对赫鲁晓夫深恶痛绝。在国内他和党的第一线领导人如刘少奇等有着意见分歧,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心情可能比较复杂。也正是在这种时候,罗荣桓去世了,当他想到罗帅的老实、本分、能干,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当然并不是说处在一线的刘少奇等当时有何不对。历史也证明当时是毛泽东已开始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而他自己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反而认为别人不对,所以才产生一种孤独感,对第一线领导人的不信任感。当然,人类的历史是不可重复的,不可能“例如”。例如我们“例如”一下,罗帅 60 年代如果没有病, 也处在中央工作的第一线,由于他非常实事求是,他也会引起已经脱离实际的毛泽东的不信任感的,罗未在第一线,而且逝世了。有些事物失去了往往才会感到更珍贵,这也许是毛泽东写下“国有疑难可问谁”的缘故。

1993 年 5 月 9 日于北京羊坊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