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之间有着患难之交

访问人:叶剑英同毛泽东的关系之所以不同寻常,可以说他们之间是患难之交,这个问题您是怎样看的?

范硕:我想是可以这样说的。1935 年遵义会议后,中央和军委机关在遵义附近进进出出兜圈子。一天路过一个小山谷,突然遭到敌军的袭击,那时毛、朱、周都在伏袭圈里,敌军喊着活捉“朱毛”,就冲下山来,情况非常危急。在这千钧一发时刻,叶剑英带领通讯排从后面赶来,很快占领对面山头,从上面往下打,赶跑了敌人。事后人们说,这次没有叶“参座”来,我们的命就没了。

还有一次,1935 年 3 月在打鼓新场附近的一个地方开军委会,讨论成立指挥小组问题。这次会议三军团的领导人杨尚昆、彭德怀、叶剑英(任三军团参谋长)、刘少奇等都参加了。会议期间蒋介石的飞机突然来了,当时他什么都顾不得了,眼疾手快,大喊“主席跟我来!”拉着毛主席就跑,跑到一个山沟,和毛泽东藏在草丛中,直到敌机离去,才安全走出。这一次虽然说不上是救毛泽东,但通过这件小事也可以看出,他很看重和爱护毛泽东, 觉得中国革命是少不了他的。不然他就不会那样护卫着毛泽东跑了。

访问人: 1935 年 9 月 9 日的事应该算一件大事了。

范硕:你们指的是 9 月 9 日张国焘发密电给陈昌浩的事吧? 访问人:是的。

范硕:那封密电主要内容是要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企图分裂和危害中央。是叶剑英设法将这个电报及时送给毛泽东,才避免了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

访问人:能谈一谈当时的具体情形吗?

范硕:关于这件事我们访问过许多当事人,包括一些中央领导同志。他们有许多回忆和著述,叶帅本人也有回忆。在已出版的《叶剑英传略》和我在 1986 年 10 月 5 日叶帅逝世前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壮丽史诗的一个篇

章》中都有过记述,即将出版的 50 余万字的《叶剑英传》中将有更多详细的披露,这里不多说了。总之,叶帅几次回忆都一再肯定有这封电报。他说, 我设法把电报飞快送给毛主席。毛主席看了电报很紧张,立刻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很短的铅笔和一张卷烟纸,迅速地把电报记下来,然后还对我说,你赶紧回去,不要让他们发现你到这儿来过。于是我赶忙跑回来,若无其事地把电报交给陈昌浩,还好没有出漏子。叶帅回忆,他不但把电报送给毛泽东, 回到驻地以后,还考虑怎样把军委纵队带走。他说,当时我一直没有想好, 忽然我想起了张国焘南下的电报,决定在这个电报上作文章。我先和总指挥徐向前讲,说总政委来电报要南下,我们应该积极准备,首先是粮食准备, 先发个通知给各部队,让他们自己找地方打粮,限 10 天内把粮食准备好。徐向前说,好。得到徐帅的同意后,我写了个通知,准备发给各伙食单位,通知上说,今天晚上 2 点出发,自己找地方打粮。通知写好后,又给陈昌浩看, 他认为很对,应先准备粮食。接着我就找各直属队负责人开会,叫大家按规定时间行动,并严格保密,就这样夜里 2 点钟把直属队带出来了。

访问人:这几年关于有无密电问题有些争论,请问到底有没有密电? 范硕:9 月 9 日这一夭有好几封电报。关于叶帅拿到的这一封,当时的

作战科副科长,后任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吕黎平、译电员陈茂生可以作证, 这份电报是他们两人译出的。电报内容虽然不一定有“武力解决”字样,但提出要右路军南下,有“彻底解决”,“彻底开展党内斗争”这类字样,这是毛主席说的。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和武力解决实质上是一个意思。现在这个电报查不到了,想想也是自然的。陈昌浩南下后,这个电报肯定到了张国焘

手里,到了张国焘那里自然也就保存不下来了。再说,战争时期电报散失的也不止这一份,这是人所共知的。

访问人:请问,9 月 9 日张国焘那封密电,毛泽东是怎样看的呢?

范硕:毛泽东曾多次谈到它,并充分肯定的。毛泽东谈到这件事较早的时间是 1935 年 9 月,据杨成武回忆,毛泽东在哈达铺曾向陕甘支队的干部说过,这次一、四方面军分家,在关键时刻是叶剑英送了一份电报给我,他立了一大功。

1937 年 3 月 30 日在延安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谈到长征左右路军时,说张国焘一到毛儿盖就反了,他就在那里大开督军会议,用枪杆子来审查党中央路线⋯⋯。叶剑英将那份秘密命令偷来给我们看,我们便不得不单独北上了。因为电报上说:“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当时如果稍有不慎,那么就会打起来的。这是毛泽东的原话,是有案可查的,原件就存在中央档案馆。这可以说是张国焘制造的“密电”事件的可靠证据。毛主席不仅讲了叶帅“偷”电报的经过,红一方面军单独北上的理由,还讲了那封电报的主要内容:“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当时,张国焘出席了那次会议,并没有提出异议。直到毛泽东去世以前,也没有人向毛泽东公开提出不同看法。

1967 年夏,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会见杨成武时,还摸着自己的脑袋, 很风趣他说,叶剑英在关键时刻立了大功,如果没有他,我们就没有这个了。他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这件事杨成武和我们谈过多次。

1971 年 8 月 28 日,事隔 36 年,毛泽东仍然记得这件事,他在湖南和高级干部谈话时说,张国焘搞分裂,发电报给陈昌浩,要坚决南下,否则就要彻底解决。当时叶剑英当参谋长,他把这个电报给了我,没有给陈昌浩,我们才走了的。不然我们就当了俘虏啦!叶剑英在这个关键时刻是有功劳的。所以,你们应当尊重他。那时我们的路线是正确的。军队如果不到西北,怎么能到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呢?怎么能在抗日战争时期搞那么多根据地呢?到了陕北张国焘又跑了。他是很怕胡宗南的,后来又跑到胡宗南那里去。我说张国焘如果不跑,要给他当政治局委员,你们信不信?

访问人:看来 9 月 9 日的事情叶剑英给毛泽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致一生部不能忘记。毛泽东评价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是否由此发出的感慨呢?

范硕:应该说与这个事情有很大关系。这两句话,毛主席讲过多次,许多中央领导同志都亲自听说过,也讲过,像周恩来、薄一波等都听过,他们自己也讲过。陈毅元帅于 1964 年 12 月 18 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还把这两句话写在叶剑英开会使用的笔记本上:“剑英道兄正之: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陈毅题赠。”这个笔记本和陈毅的题赠手迹至今还珍藏着。徐向前元帅在叶剑英 80 寿辰之际,也曾写过一首相赠,以示祝贺。诗的开头两句也是用的这个典故:“吕端当愧公一筹,军师评编早有定。”当然,毛主席讲的这两句古语,不仅仅指密电事件。因为叶剑英的一生的确做了很多漂亮的事情。

比如巧设“空城计”,也就是打败第三次反共高潮,智退国民党军队进攻,就是一件。 1943 年夏,国民党借共产国际解散之机,妄图发动第三次

反共高潮,调动 50 万大军进攻陕甘宁边区。这时八路军主力大多在抗日前线,延安只有三、四万留守部队。大兵压境情况之下,叶剑英提了一个建议,

一方面加紧军事防卫,部署部队准备反击;一方面用我们侦察到的敌军动态, 公开揭露国民党。毛泽东、朱德很感兴趣,表示可以一试。他找到当时负责情报工作的戴镜之同志,问能不能把我们掌握的敌人情况公布一下,会不会给我们今后的工作带来困难等等。戴镜之说,问题不大。这样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公布了胡宗南调兵围攻陕甘宁边区的情况,毛泽东亲自给《解放日报》写了社论《质问国民党》,警告蒋介石必须立即撤退进犯边区的军队, 纠正一切错误。社会各界闻此情况,一下子热闹起来,纷纷发表通电、声明, 责问国民党为什么不打日本打自己的同胞,弄得蒋介石狼狈不堪,最后胡宗南出来讲话,表示这是一场误会。

当然,打退第三次反共高潮也还有其他诸多因素,但叶剑英摆出的“空城计”确也立了一大功劳。

访问人:“舌战群儒”是否也是叶剑英的闪光之处?

范硕:这件事非常精采。1940 年 3 月,蒋介石在重庆召开全国参谋长会议,策划在会议上围攻我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叶剑英带病出席。当时的会场紧张极了,谁先发言,谁后发言,讲些什么内容都是蒋介石事先安排好的。会议一开始,蒋介石就把共产党、第十八集团军训斥一顿,说冬季攻势打得不好,没有完成任务,是第十八集团军造成的;第十八集团军“游而不击”,制造摩擦,袭击友军,包庇叛军,破坏抗战等等一大串罪名,并且声言,一定要彻查此事,以整肃军纪军令。蒋介石讲完后,各军参谋长一齐响应,纷纷向我军发难。我军参谋长只有叶剑英一个人坐在那里,应该说是很孤立的。可以说是“单刀赴会”。会议开到第三天叶剑英发言,他不卑不亢、不慌不忙地逐条回答和反驳。关于发生在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摩擦问题,他当场拿出这些省国民党军官制造摩擦的一道道命令和证据念给大家听,使在座军官无不为之惊愕。后来军委会参谋次长刘斐按铃说,一人讲半小时,警告到时间了,不让他再讲话。叶剑英把脸朝向蒋介石,说,我还没有讲完!蒋无奈只好让他再讲下去,结果叶剑英一口气讲了一个半小时。弄得蒋介石很狼狈,他本想围攻第十八集团军,动员反共,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会后叶剑英将会议的情况连同他的发言稿,一同报给党中央。毛泽东看后很高兴,在上面批了话:此报告得到了大多数的同情。并请在延安的中央领导同志传阅。董必武称赞叶剑英这次讲话是“舌战群儒”。后来毛泽东又提到这件事,他在中共七大上讲,叶剑英在长征中获取张国焘的密电立了一功,挽救了中央,避免了损失。在重庆与国民党斗争舌战群儒又立了一功,有这两件事是完全可以信赖的。

访问人:当时有人说,国民党也有这样一个参谋长就好了。

范硕:听有人说过这样的评语。蒋介石很欣赏他。传闻较多的是叶剑英被称为中共外交三骑士之一。另两位是周恩来和董必武。据说蒋介石说过共产党有两个人抓到不要杀,一个是周恩来,一个是叶剑英。叶帅自己说,他那时如果不跟共产党走,跟蒋介石干,他在国民党的地位不会低于某某。因为 1926 年打下南昌后,蒋介石就让他当师长,他没有干,后来又委任他当二师代理师长等,他是看中叶帅的才干和在广东的威望,想拉他去解决两广(广东、广西)问题。“四·一二”事变后,叶帅发表声明反蒋,彻底决裂,从此走上了与蒋对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