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宁都会议,毛泽东为自己的不公正提出“申诉”,又被否定

访问人:据说还有个第二次宁都会议,是吗?

黄允升:是的。第二次宁都会议是在 1933 年 6 月上旬开的,会议由临时中央主要负责人博古主持,总结了前段工作。毛泽东出席会议,仍然坚持积极防御路线,认为第一次宁都会议确定红军主力北上、击破敌军一面、粉碎敌军于“进剿”合围之前的进攻任务并未实现,而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采用的仍然是“诱敌深入”、运用大兵团伏击战的办法取得的,于是对上次宁都会议提出批评,对自己受到不正确的批评提出申诉。这里可以看到毛泽东不怕压力、坚持原则的韧劲,为当时好多人所折服。但是,博古在作结论中重申前次宁都会议是正确的,说没有前次宁都会议就没有第四次反“围剿”

的胜利。这样,毛泽东有根有据的批评和正确的申诉又被否定,仍处在挨批的位置上,心情沉重。

好在毛泽东能不断平衡自己,把那些所谓“山沟里没有马列主义”、“狭隘经验论”的观点,当作自己看书学习的“兴奋剂”,下决心看了很多马列著作,比如《反杜林论》、《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和《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等等。他联系中国革命实践读,很有心得, 找到了反对教条主义的思想武器,并把《两个策略》一书转给前线指挥作战的彭德怀同志,在书皮上写着:此书要在大革命时读着,就不会犯错误。不久,又把《“左”派幼稚病》一书寄给彭德怀,在书面上写着:你看了以前送去的那一本书,叫做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你看了《“左”派幼稚病》才会知道“左”与右同样有危险性。

访问人:毛泽东在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几年,做了大量工作?

黄允升:是的,他相忍为党,在王明“左”倾路线下做了力所能及的大量工作。比如:中央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和文化建设等,使错误路线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稳定群众生活, 大力支援了前线指战员的战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领导的查田运动。尽管有“左”倾路线的干扰和影响,用博古后来认识的话说,干扰得使毛泽东无法做“查田运动”的领导,但终究还是基本上战胜了“左”的一套。 1933 年 10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和他写的《怎样分析阶级》两个文件,对怎样划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作出明确规定;对劳动与附带劳动的区别、地主与富农的区别、富农与富裕中农的区别、富裕中农与其他中农的区别、贫农问题及地主富农兼商人的问题,都作出了明确的政策规定;纠正了土地斗争中因“左”倾而造成阶级阵线混乱的偏向。这两个文件的贯彻执行,分清了阶级阵线,“查田运动” 健康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更加发挥起来,有力地支援了前线的军事斗争。这两个文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政策的重要文献。

但是,王明“左”倾路线领导者博古等,对毛泽东的作为更加不满,又要采取组织措施了。博古等主持中共六届五中全会,把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推进到顶点,同时把毛泽东等整到了最低谷,仅有一点实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也给搞掉了,由洛甫来代替。毛泽东没有出席这次会议。到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时,毛泽东仅剩下一个挂名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