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端与号召

访问人:不管是五、六十年代,还是 70 年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当年他们选择的这个行动是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而去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毛泽东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关系。实际情况怎样?张化: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我有一个总的想法,就是要把在我国社会主

义建设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事物,与“文化大革命”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区别开来。基于这种考虑,我看最好不要对这 20

多年的历史笼统地冠以“运动”二字。另外,在这 20 多年中,毛泽东确实先后不断地有过号召,但是从其影响程度来说,还是有差别的。我们还是分阶段地谈比较好。

访问人: 1955 年下半年,毛泽东在他编辑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有过这样的指示:“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段话曾经成为 50 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是吗?

张化: 1955 年毛泽东的这一号召对于全国城镇知青开始上山下乡确实起了推动作用。不过,从当时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状况看,毛泽东的认识也反映了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于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这样,我更倾向于把毛泽东的指示看作是他代表党中央发出的号召,也就是说,这个时期毛泽东个人对于这一事物出现的影响并不突出。

访问人:你是否能详细地谈一下。

张化:这要从知青上山下乡出现在 50 年代的基本原因谈起。1956 年 1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956—1967 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提出了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当时,国家发出知青上山下乡的号召,是

以新中国成立不久的社会状况为背景的。这时,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经济刚刚恢复,国家还不可能马上就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因此,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思路就是把城市里容纳不了的、闲散在社会上的中小学毕业生组织起来支援农业和边疆建设。1957 年 4 月,由刘少奇主持写成的《人民日报》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讲得很明确:“就全国说来,最能够容纳人的地方是农村,容纳人最多的方面是农业。所以,从事农业是今后安排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方向,也是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途径。”可以说, 知青上山下乡这一事物在 50 年代中期出现的基本原因,在于经济方面。

当然,根据我国当时农业合作化的需要,根据开发、建设边疆的需要, 组织知青上山下乡这一作法也显出了它的必要性。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中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全国合作化,需要几百万人当会计,到哪里去找呢?”接着,他便写道:“其实人是有的,可以动员大批的高小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在同一年,团中央开始组织知识青年支援边疆建设。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在一次报告中列举了我国国土辽阔,但是可耕地面积有限,有一半还没有开垦的情况。他情绪激昂地号召青年人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向困难进军。在党中央的号召下, 1955 年 8 月,由北京青年杨华等 5 人发起组成了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在黑龙江萝北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知青垦荒点。随后,团中央先后在京、津、沪等 10 多个省、市组织了远征垦荒队。仅在 1956 年这一年,全国就有近 20 万名青年参加志愿垦荒。由城市下乡、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青年更多。

访问人:这么看, 50 年代中期毛泽东的号召虽然对动员知青上山下乡起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基本的原因。

张化:是的。50 年代知青上山下乡的出现是与我国当时的历史条件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经济落后,人口众多,城市就业困难,与此同时,农业合作化需要能写会算的人才,广阔的边疆地区也需要开发建设,这样就产生了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还是比较好的作法。

访问人:为什么说是“比较好的作法”?

张化:“比较”,是相对于 80 年代我们找到的更好作法而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确实有社会的客观需要以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好的, 着眼于中国实际,试图把解决城镇剩余劳动力问题和改变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结合起来,在农村、边疆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路子。另外,当时的组织工作也做得不错,强调自愿,政策稳妥,大多数知青的思想是安定的。因此,我不主张把这一事物的出现简单地归结为毛泽东号召的结果。当时,许多国家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都有过号召,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我觉得毛泽东的号召代表了这一时期党中央的认识,不应过分强调这时他个人的作用。

访问人:这一事物的出现,恐怕还同那时的经济体制有关。50 年代中期, 我国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就业的门路就更窄了。

张化:有这个原因。准确他说,这是知青上山下乡延续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关系过于简单化。在劳动制度上,所有城镇劳动力都由国家统包统配,这就使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人口众多的国家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了。这可以说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的一个重要表现。怎么解决问题呢?当时不可能有我们今天这样的认识,于是就想到要

分流就业压力。流到哪里去?城市容纳不下,只有流向农村。当然。这一作法延续下去的原因还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忽视计划生育,城市每年出现的大量新生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二是 60 年代调整国民经济,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的需要。

访问人:我们再回到 50 年代毛泽东与知青上山下乡的关系上来,尽管知青上山下乡的基本原因是一个就业问题,但是毛泽东的号召很有浪漫色彩, “广阔天地”一词是很有感染力、号召力的,不是吗?

张化:我不主张在谈到知青上山下乡的起因时,过于突出毛泽东个人的影响,并不等于否认这种影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固然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农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性的认识,但也表现出他对一代青年在农村、边疆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这与他个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就十分重视农村和农民的地位、作用。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开创了一条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新中国建立后,如何改变中华民族贫穷落后的面貌,使广大的农民走上富裕之路,是他长期考虑的问题。农村和农民,在毛泽东的思想上占有重要位置。教育子女时,毛泽东也是这样,要求他们一定要了解农村,了解农民。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毛泽东把他送到农民中去进行再学习,已是广为传颂的佳话。毛泽东的思想、精神对于五、六十年代的青年是很有影响的。所以,在他的号召下,一大批志向远大、抱负不凡的青年主动要求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曾经形成一种风尚。应该提到,在五、六十年代志愿到农村、边疆去的青年中,有些人并不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是主动放弃了升学、就业的机会,立志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而去当农民的;还有一些人是学有所长的大学、中专毕业生,为了开发、建设边疆而奔赴边疆的。从这一点说,这一代知青身上体现的“好儿女志在四方”的精神,与毛泽东那种“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呢呢儿女语”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的精神境界是一脉相承的。从总体上讲,“好儿女志在四方”;或许是毛泽东时代的青年的一种精神特征吧!刚才我们

谈到在这几年的“知青热”中人们所追寻的或许正是这种精神。

访问人:在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时,有人提出对于知青上山下乡也要予以否定。

张化:这种说法不仅不科学,也难以让人接受。首先,它否认了 50 年代知青上山下乡这一事物出现的客观社会原因,把这一事物与“文化大革命” 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混为一谈了。其次,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一大批知青那种不避艰难,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献身精神和奋斗业绩。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中,不管出现过怎样的问题和失误,对于一大批知青的献身精神和奋斗业绩始终应予肯定。事实也是如此,这一代青年以他们的青春,热血,以至生命,已经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